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条件下连续颈丛阻滞52例报告郭学智我院地处高原,海拔3000m,大气压70.5kPa,空气氧分压15.5kPa,正常人动脉血氧饱和度仅90%,常为安全施行麻醉造成一定的困难。在颈部手术时,我们常采用连续法颈丛阻滞。5年中共52例,男28,女24例...  相似文献   

2.
作者采用一针法C3深丛与颈浅分别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100例。方法:仰卧、头转向对侧,取乳突与锁骨中点连线之中点为C4横突,乳突下1~1.5cm处为C2横突,在C2与C4之间穿刺,找到C3横突后,若回抽无血及脑脊液,注入1%利多卡因与0.125%丁卡因...  相似文献   

3.
我院采用小切口行甲状腺结节摘除术14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美容效果满意。 一般资料:14例均为女性。19~56岁,平均32.5岁。均为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直径0.8~3.0cm,平均2.6cm。位于左侧叶者9例,右侧叶者4例,峡部1例。 手术方法:颈丛阻滞麻醉或局麻。颈根后加垫呈颈后伸位。取结节水平处顺皮纹横切口,长2~3cm。切开皮肤,电刀切开浅筋膜颈阔肌。以手指在颈深筋膜浅层的浅面钝性上下分离。沿胸锁乳突肌前缘(结节在侧叶)或颈白线(结节在峡部)切开颈深筋膜浅层、如遇颈前静脉则切断、结扎。钝性…  相似文献   

4.
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张兴尧,刘彬轶,陈久明我院从1989年10月至1992年10月在颈丛神经阻滞下施行锁骨手术18例,现将麻醉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20~45岁,锁骨骨折软组织嵌入6例,伴血管、神经压迫...  相似文献   

5.
舌根会厌巨大囊肿经鼻盲探插管一例陈连贵,段宏军患者,女,31岁,因舌根会厌部囊肿术后复发再次住院。查舌根部粘膜表面隆起,面积2·5cm×1·5cm,会厌照影囊肿3cm×4cm。手术取颈外进路,吸人全麻。术前30分肌注安定10mg、东莨菪碱0.3mg。...  相似文献   

6.
例1女,41岁。颈部无痛性肿块2年入院。查体:颈前左下方扪及4cm×4cm肿块,质中,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活动。B超检查示甲状腺左侧腺叶下极5cm×5cm囊性包块。行囊肿摘除术,术中见左甲状腺下极6cm×4cm×3cm囊性肿块,壁薄而光滑,囊液透...  相似文献   

7.
甲氧乙心安治疗颈丛阻滞患者心动过速林丽娜*8例甲状腺瘤成人患者,术前均无甲状腺机能亢进或高血压症,以0.375%布比卡因每侧10ml行颈丛阻滞,3~5min后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或伴有血压升高,用甲氧乙心安注射液(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实验厂生产)5mg...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8岁,因左颈部包块伴声音嘶哑约2月入院。查:左颈部约85cm×6cm×5cm大小椭圆形包块,下极达胸骨上窝,稍硬,不活动,有压痛。气管右侧移位约1cm,食道钡餐检查示食道气管向右后侧移位,拟全麻下行包块切除术。快速诱导插管,声门暴露良好,...  相似文献   

9.
赵兴隆 《中国骨伤》1998,11(1):72-73
我院从1986年开始,利用缝匠肌肌骨瓣移植加压螺纹钉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2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0~60岁;骨折类型:头下折5例,颈中折12例,基底折3例;新鲜骨折18例,陈旧性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天~10个月。治疗方法 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患者取平卧位,患臀垫高。取髋关节改良Smith—Peterson前外侧切口,自骼前上棘取下带缝匠肌肌蒂的1.5cm×4.5cm的全板骨棘,并游离缝匠肌约3~5cm保护备用。显露关节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跨区颈胸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1983年-1995年,应用双侧颈胸跨区供血皮瓣66个,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33例,皮瓣面积最小5cm×6cm,最大8.5cm×15cm。皮瓣转移后的供区中厚皮片覆盖。  相似文献   

11.
C_4横突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6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_4横突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60例体会黄路辉60例中男14、女46例,年龄18~69岁。行甲瘤单纯切除术37例,甲亢双侧次全切除术14例,单侧次全切除术5例,甲癌根治术和其他各2例。操作方法:病人取平卧位,取胸锁乳突肌与颈外静脉交叉处外侧缘作为穿刺点...  相似文献   

12.
腰大肌间隙注药致高平面阻滞一例张卫患者,男,33岁,患右股骨上段陈旧性骨折,于1991年9月23日在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下行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取L3~4棘间隙旁开3.5cm处,用18号硬膜外穿刺针垂直进针抵达L4横突,滑过横突上缘再进针约0.5c...  相似文献   

13.
带血管蒂颏下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推广带血管蒂的颏下皮瓣在面部和口腔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应用。方法:在30侧成人头颈部标本上解剖观察了颏下皮瓣的血供及神经支配。结果:颏下动脉距颈外动脉起点5.7±0.6cm处起自面动脉,起始处外径为1.6±0.4mm,蒂长5.6±0.5cm,该瓣的感觉神经为颈皮神经,皮瓣宽度最大可达7cm×12cm。结论:此瓣具有颜色与面部一致,可设计为多种复合瓣,其旋转弧度大,可到达除少部额区以外的整个面部和口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资料与方法本组 40例 ,男 2 5例 ,女 15例 ,年龄 14~ 74岁。手术种类有锁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 31例 ,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内固定术 4例 ,锁骨骨折术后取内固定物 5例。定位 :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 ,按颈丛阻滞法找到C4 横突的体表标志 ,再向下1~ 2cm颈静脉外侧缘处或扪及C6横突  相似文献   

15.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偏头痛等疾患有显著疗效,本文总结了用五组不同药液对2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介绍如下。资料和方法20例均为女性,年龄17~56岁。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以五组不同药物配伍对每例患者行5次星状神经节阻滞,每组用药总量10ml,维生素、激素用量相同,利多卡因浓度各异(Ⅰ组1%,Ⅱ组0.5%,Ⅲ组0.5%;Ⅳ组0.25%,V组0.25%),其中Ⅱ、Ⅳ组加入5mmol/L氯化钾,药物由专人配制。固定专人阻滞,在胸锁关节上2.5cm,距正中线1.5cm外侧,推离气管与颈总动脉直入法穿…  相似文献   

16.
传统颈浅神经丛阻滞法用于颈部手术镇痛效果满意。但因穿刺经常会出现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Homer综合征等并发症。2002年以来,临床麻醉学相继登载了两种新的颈浅神经丛阻滞法,麻醉效果满意,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为验证二者的临床效果,笔者同时应用两种颈浅神经丛阻滞法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阻滞,以评价两种改良颈浅神经丛阻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5岁。因颈前肿物迅速增大4个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无甲亢表现。双侧甲状腺肿大,左侧约8cm×8cm×7cm、右侧约5cm×4cm×4cm,质中随吞咽上下移动,无触痛,肿物表面无血管杂音,颈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手术前后查血钙、磷、T...  相似文献   

18.
颈丛阻滞复合针刺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手术当前主要选用颈丛阻滞麻醉,以往也常选用针刺麻醉,镇痛效果也比较确切。本文拟将针刺与颈丛阻滞复合应用于甲状腺手术,观察其麻醉效果及术中心血管反应,并与单纯颈丛阻滞麻醉相比较。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口服可乐定对颈丛阻滞前后甲状腺手术的徨和儿荷酚胺的反应。方法:3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病人,随机分对照组和用药组,均2一针法颈浅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375%布比卡因。用药组于阻滞前2h口服可乐定3μg/kg,观察它对颈丛阻滞前后循环和儿茶酚胺反应的抑制效应,结果:对照组颈丛阻一血浆儿茶酚胺(PCA)浓度增加,尤以阻滞后30min增加明显,心率变化显著;而用药组颈丛阻滞后PCA水平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0.
颈部或颌下部感染性病竈施行手术治疗,如果选用颈丛阻滞麻醉,有可能引起感染病竈播散。因此,有人主张列为禁忌症,但作者仍选用“一针注射法”颈丛阻滞完成该类手术468例。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