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评估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择10个精神科病区(6个普通病区、4个老年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指标.[结果]两组自杀、暴力行为、外走、跌倒、噎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丁冯喆 《全科护理》2016,(28):2990-2992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病人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手术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在日常护理质量管理中增加病人追踪环节后对护理质量和安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上半年入住内科、外科、妇产科病区18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质量管理后进行分级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检查及病人满意度测评;随机选择2015年下半年入住内科、外科、妇产科病区18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在传统质量管理基础上增加病人追踪环节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统计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分级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结果]两组分级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满意度98.30%高于对照组95.56%(P0.01)。[结论]将追踪法运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的新入职护士22名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5月的新入职护士19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医院新入职护士临床带教中,评价两组临床教学效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患者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行之有效,能提高带教老师临床带教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移动输液系统在急诊输液患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急诊科接受输液的500例上呼吸道感染伴腹泻患儿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急诊接受输液的500例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管理,观察组采用移动输液系统管理,比较2组护理工作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接药时间、平均配药时间、平均注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急诊输液护理服务调查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应用于急诊输液患儿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院共40个普通病区收住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40个病区收治的109 623例住院病人,观察组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40个病区收治的123 020例住院病人。对照组按医院质量控制要求的相关制度进行不良事件管理,主要是鼓励主动上报;观察组则是运用国家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编制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相关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不良事件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漏报率、月度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住院病人跌倒、院内压力性损伤、非计划性拔管、危重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重病人导尿管相关性感染(CAUTI)、不良事件漏报率、病人满意度和月度护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应用于不良事件管理中,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漏报率,有利于不良事件管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柔性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儿科患儿,20名护理人员,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各30例,护理人员各1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柔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护理质量和业务知识考核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好于对照组,业务知识考核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柔性管理,可较好地提升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业务知识考核水平,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方案对产科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实施柔性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风险事件及时上报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差错率、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柔性管理方案后本组30名护士在护士护理文书书写、护理安全制度、护理差错事故管理、仪器及抢救药品、急诊抢救护理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柔性管理方案实施前(P0.05),SCL-90量表的评分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柔性管理运用于临床妇产科的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培养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于本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规律透析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流程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长期在血液透析室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进行流程管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对血透室的护理工作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6月于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62例作为对照组,对其采用传统护理质量控制法进行管理;另选取2016年1-6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57例作为观察组,对其采用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手术室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护士专科技能、分级护理落实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率、规范化服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环境、基础护理质量、护士专业技能、护士服务态度及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构建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数字化护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2月实施医院数字化护理管理前的护士50例、患者2000例以及2018年4月~2018年9月实施医院数字化护理管理后的护士50例、患者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护理质量、护士对护理质控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医疗纠纷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基础护理、病区管理、专科护理评分高于实施前(P0.01),护士对护理质控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医院数字化护理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降低不良事件与医疗纠纷发生风险,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理念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20例患者作为对象,将患者分为数量相同的两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6%(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精细化理念,对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8月收治的100例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本院2015年1月~2月收治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基础护理、无菌情况、安全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操作、护理安全、业务水平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强化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实施强化安全管理前产科住院孕产妇114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2月~2016年7月实施强化安全管理后产科住院孕产妇114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孕产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1%,同对照组14.0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操作、护理态度、沟通能力及处理问题能力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74%,同对照组82.4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安全管理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孕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护理安全标识在病区细节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0例腹部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科室责任分组分为两大组,第一大组为观察组,第二大组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安全标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肿瘤专科护理安全标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专科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满意度、护士交接班所需时间、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程度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专科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及对病人病情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床前交接所需时间、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少于(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专科护理安全标识的应用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控制或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提升急诊科与住院病区双方交接质量的研究。[方法]搜集并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2月于我院急诊诊疗并转入住院病区的病人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急诊科与住院病区双方交接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依据常规流程开展急诊科与住院病区的交接,观察组采取品管圈活动进行急诊科与住院病区的交接。统计并比较两组病人满意度及交接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与住院病区双方交接过程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明显提高交接质量,同时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出院病人回访意见原因分析对特需病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医院特需病房住院病人24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特需病房住院病人24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回访模式,观察组对出院病人进行回访,收集反馈意见并汇总,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分析、整改、观察、再循环,以质量持续改进,比较两组病区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受表扬护士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而护理满意度、受表扬护士的人次则显著提高,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特需病房收集出院病人的意见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通过汇总、分析、反思和改进,能有效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吉超男 《当代护士》2017,(12):185-187
目的探讨分级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护理工作人员150例,按照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分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护理状态、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CTDI-CV评分为(326.88±20.89)分,对照组的为(288.47±17.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士倦怠评分为(126.84±36.96)分,对照组的为(166.44±24.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4.41%,对照组为8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护理工作质量,对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科实施高危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对患者护理安全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12月选取4个精神科男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高危风险标准化管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暴力、自伤自杀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外走、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精神科实施高危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从而全面提升精神科专科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护士的管理和考核,探讨一种新型的护士管理考核绩效分配方案,充分调动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选择本院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的护士作为观察组,非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的护士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观察组采取把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护士的管理和考核的新型护士管理考核绩效分配方案,对照组则继续使用原护士管理考核绩效分配方案,观察对比2组护士的工作质量和对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工作质量的优良率为85.0%,较对照组护士工作质量的优良率高6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年资护士的夜班数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工作的满意程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护士管理考核这种新型的护士管理考核绩效分配方案,可以充分调动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医院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