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强  李向东  彭焱  曾艺 《现代医药卫生》2014,(5):679-680,683
目的对重庆市渝中区流行性感冒(流感)哨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流感防控工作策略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2所流感哨点监测医院对重庆市渝中区2011~2012年流感样病例(ILI)进行监测,对部分ILI采集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结果2所哨点监测医院监测ILl分别占监测诊室病例总数的0.45%(2193/491231)、2.44%(12742/521876)。监测的ILI比例儿童高于成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岁以下ILI占85.53%(12774/14935)。2个监测年度A、B型标本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1年和2012年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40%(106/855)和19.22%(248/1290),2012年阳性栓出率高于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和青少年是重点防控人群,优势毒株会交替出现,特别是每年2—3月份是毒株更替时期。应对学校、幼儿园的疫情进行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崇明县流感监测结果,预测流感流行特征和发现崇明县流感病毒变异情况,为做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崇明县流感样病例监测和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ILI)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百分比(ILI%)的变化规律,以及流感毒株的活动规律。结果崇明县流感样病例1356例中,男性672例,女性684例;在年龄构成中,15~组的比例最低,为11.58%,25~组的最高,为33.70%;1~2月和7~8月ILI%最大,10~12月ILI%最小;网络实验室共检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标本435份,阳性率为35.76%,其中季节性H3型占58.97%,B(Victoria)亚型占39.749/6,B(Yamagata)亚型占1.28%。结论在冬季和夏季尤其要做好流感防控工作,关键是做好疫情监测、疫苗接种、生活起居预防、饮食预防和药物预防。  相似文献   

3.
孙诚  操基玉 《安徽医药》2017,21(12):2253-2256
目的 掌握该市2012-2015年流感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市流感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统计2012-2015年该市两家哨点医院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和网络实验室对两家哨点医院采集咽拭子标本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分析.结果 该市两家哨点医院2012-2015年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为789 229例,流感样病例数为29 005例(3.68%);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实验室2012-2015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5 793份,阳性率8.15%,其中季节性H3型占58.26%,Yamagata型占31.57%,新甲H1N1型占5.72%,B型占4.45%;不同年龄组阳性检出率,0~5岁组为6.26%,>5 ~10岁组为11.16%,>10 ~ 35岁组为8.87%,>35~40岁组为4.23%,>40岁组(10.66%);不同职业之间阳性检出率比较发现,学生组为10.04%,散居儿童组为6.03%;全年各月份均有检出,其中1月份和2月份检出数最高,7月份检出次之,5、6和11月份检出数较低;B型、Yamagata型和新甲H1N1型检出数主要集中在1-3月,季节性H3型在7、8、9和1月份检出数较高.结论 2012-2015年四种流感监测年度该市流感一般在冬季和夏季流行,病毒以B型、Yamagata型、季节性H3型和新甲H1N1型相互交替流行,在不同的月份流感优势毒株型别存在变化,在不同的年龄组和不同的职业中发病率有所区别,应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和数据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安徽省淮南市2012-2013年流感病毒细胞培养分离结果,研究淮南市流感流行特征,为该市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哨点医院送检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快速分型后采用狗肾( MDCK)传代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红细胞凝集试验( HA)鉴定病毒滴度,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HI)进行型和亚型的鉴定。结果从148份流感网络实验室实时定量PCR阳性标本中,分离出流感毒株68株,总分离率45.9%,其中 A1(H1N1)型26株,分离成功率56.5%,A3(H3N2)型25株,分离成功率33.3%;BY型4株,BV型13株,B型毒株分离成功率为63.0%;各型毒株的分离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淮南市流行株为BV型流感病毒,于3月份达到流行高峰;2013年流行株为A(H1N1)型流感病毒,流行高峰期则是12月份。结论淮南市2012-2013年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的变异性强;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对流感流行的病原鉴定起决定性作用;流感病毒B型毒株和新A(H1N1)型毒株分离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蚌埠市某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019—2022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了解ILI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流感病毒病原学变化特征。方法:收集国家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2019—2022年蚌埠市某哨点医院所报告的ILI信息,分析ILI年份、年龄、性别、季节分布及病原学阳性率、分型等特征。结果:2019—2022年,该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11 506例,报告率为2.29%;各年度间ILI报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I主要患病人群为0~<15岁儿童(占88.8%),不同年龄组ILI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行高峰为每年第6~12周;流感标本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为7.01%,不同监测年度、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间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株分离结果显示,优势毒株为Victoria型和季H3型,明显高于B-Yamagata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该哨点医院2019—2022年流感流行高峰为冬、春季节,发病年龄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流行型别以Victoria型和季H3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德州市某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流行特征,为流感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0-2016年度该院发热门诊上报的流感样病例及其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和流感病毒构成情况.结果 2010-2016年度,本哨点医院共采集流感样病例3228例,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样本为291例,占9.01%.发病人群以儿童为主,主要集中在3~6岁.甲型H1N1病毒在2010-2011、20132014年度占主导;B型病毒在2011-2012、2014-2015及2015-2016年度均占主导;2012-2013年度以甲型H1N1和H3N2两种病毒为主流.结论 流感流行存在较强的年龄性和周期性,应加强对流感的监测工作,提高居民预防意识,避免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上饶市2009~2012年流感监测结果,探讨研究本地区流感发病的特征及趋势,为本市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上饶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定期采集咽拭子标本,对每份标本均采用~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收集整理相关检测数据,总结本市2009~2012年度流感的流行性趋势.结果 采集检测标本1248份,其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者146份,阳性检出率11.7%.检测出的流感病毒分别为新甲型H1N1、季节性H1N1、季节性H3N2和B型四种,以季节性H3N2型居多;流感的高发期为1~3月.结论 对流感样病例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定期分析掌握流感病毒的特征与流行趋势,是控制流感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制定有效的流感防控措施提供分析资料。方法收集本市2005-2010年流感样病例发病资料及其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及病毒学检测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9年ILI百分比为0.22%,分离出153株季A(H1N1)、季A(H3N2)和B型流感病毒,高峰在每年12月或次年的1月;2009-2010年ILI百分比1.44%,分离出甲型H1N1、季A(H1N1)、季A(H3N2)、和B型,高峰在11月;流感暴发疫情以中小学校为主(占74.19%)。结论本市流感流行高峰在每年的12月或次年的1月份,应加强中小学为主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上饶市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流感监测结果,探讨研究本地区流感发病的特征及趋势,为本市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上饶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定期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收集并统计各项监测资料,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本市2009年.2013年度流感的流行性趋势。结果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木1长1712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70份,阳性率为15.8%。流感病毒包括新甲型H1N1、季节性H1N1、季节性H3N2和B型四种,2009年以新甲型H1N1为主,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以季节性H3N2型居多,流感发病率有较明显的季节规律性,以1月-2月最高发。结论对流感样病例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定期分析总结本地区流感病毒的特征及其流行趋势,对流感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2001年-2004年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天津市流感病毒流行特点以及发生禽流感疫情时的情况。方法:2001年10月-2004年3月3个冬春季的类流感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和鸡胚双腔法分离流感病毒,用鸡红细胞和豚鼠红细胞凝集试验(HA)证实是否存在病毒,再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进行型和亚型的鉴定。2004年用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疫情区发热患者咽拭子标本。结果:3个监测周期共采集类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953份.分离出流感毒株285株,总检出率为29、9%,男女比例为1.06:1,其中A(H1Nl)亚型4.6%(13/285株),A(H3N2)亚型59.6%(170/285株),B型35.8%(102/285株)。285株流感病毒都能适应MDCK细胞,但阳性标本液直接接种鸡胚阳性率极低,仅为2.1%(6/285)。21份禽流感监测咽拭子标本H5亚型RT—PCR结果为阴性。结论:天津地区同时存在A(H1N1)、A(H3N2)和B型流感病毒,12月为发病高峰。天津市2004年发生禽流感时未发现人感染H5亚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六安市2010~2015年流感监测数据,探讨六安市近6年流感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提供的15 435流感样病例资料,对其中3 890份采样标本进行流感病原学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并进行亚型鉴定,同时收集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相关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采集ILI咽拭子标本3 890份,检出流感核酸阳性422份,总阳性率为10.85%。分析流感病毒亚型,季H3 229份(54.27%),新甲H1 53份(12.56%),A未分型29份(6.87%),B型109份(25.83%)。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随季节呈明显双峰,高峰分别为7~9月和12月至次年3月。0~5岁和25~60岁年龄组阳性率占比均为23.70%。男女阳性率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0~2015年,六安市流感流行以季H3为主,B型流感年度分布比较均匀。流感流行时间呈双峰,分别在7~9月和12月至次年3月。5岁以下和25~60岁年龄组患病人数较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流感的流行特征及流感流行优势毒株的变化,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至2009年度黑龙江省流感监测系统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和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至2008年度黑龙江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占门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平均为3.4%,2008年至2009年度ILI%平均为2.1%,整体水平低于去年同期;黑龙江省的季节性流感高峰出现在每年的12月份和次年的1月份,2007年至2008年度和2008年至2009年度12月份、1月份的ILI%分别为4.85%、3.66%和2.46%、2.37%。2007年至2008年度全省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共从924份流感样病例的咽拭标本中分离到144份毒株,其中乙型(B)70株,占48.6%;甲3(H3N2)72株,占50%,甲1(H1N1)2株,占1.4%;2008年至2009年度从995份标本中分离到130份毒株,甲1(H1N1)121份,占93.08%;甲3(H3N2)9份,占6.92%。结论黑龙江省的季节性流感高峰为每年的12月份和次年的1月份,2007年至2008年度黑龙江省流感流行以甲3(H3N2)和乙型为主,2008年至2009年度则以甲1(H1N1)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流感病毒变异、流行趋势和规律,为控制流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4个监测年度流感监测结果。结果 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4个监测年度,哨点医院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为250508例,其中ILI就诊总数为11729例,ILI就诊比例为4.68%;ILI就诊病例主要集中在0~和5~这2个年龄组,共11042例,占ILI就诊病例总数的94.14%;共采集ILI鼻咽拭子2231份,检出流感病毒125株,阳性率为5.60%。结论对哨点医院监测的ILI资料和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进行分析,对流感防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9~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流感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009-2010年长宁区的流感流行特征.方法:对辖区内开展的流感样病例(简称ILI病例)监测情况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0年报告流感病例355例,2009年和2010年的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发生比例有明显差异(χ2 =77.02,P<0.00).2009-2010年共监测2840例ILI病例,平均就诊百分比为0.30%,ILI病例发生呈时间分布,高峰在2009年5~8周、34~40周和49周至2010年第8周.病原学监测阳性率为37.56%,2009年8-9月甲型H3型为主要流行株,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以甲型H1N1型为主导毒株,2010年2-6月,B型毒株替代甲型H1N1型成为主要流行株,7-10月甲型H3型再次成为流行株,11-12月甲型H1N1、甲型H3和B型毒株混合流行.结论:病原学监测阳性检出率与ILI病例流行高峰基本一致,加强ILI病例监测可有效预防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湛江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及掌握病毒毒株变异情况,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湛江市流感监测网络系统,对流感作流行病学、病原学监测,并严密监控湛江市各地流感暴发情况.结果 2004-2006年监测医院上报流感样病例21 875例,占监测医院内科门诊(或儿科门诊、发热门诊)病例的7.6%,病例以少年儿童为主,占92.0%,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冬春季病例较多;3年共分离到106株流感病毒毒株,有甲3(H3N2)、甲1(HINI)亚型和B型,病毒毒株以甲1(H1N1)为优势株;暴发疫情20宗,均发生在中、小学校.4起由甲3(H3N2)亚型病毒毒株引起,4起由B型毒株引起.结论 流感监测工作对控制流感流行与预测有重要意义,需加强湛江市各学校及农村地区的流感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度南昌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分布规律,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南昌市2010—2020年度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南昌市第三医院3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监测数据、病原学监测数据和暴发疫情资料,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 南昌市2010—2020年度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illness,ILI)各年度总体趋势先降后升,≤4岁年龄组构成比占比最高,占49.04%(155 064/316 223);共检测ILI样本25 813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检出4 045份,阳性检出率为15.7%,不同年度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44,P<0.001),且各年度流感优势毒株不同;共报告54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绝大部分发生在托幼机构和中小学,其中26起是由B型流感导致。结论 2010—2020年度南昌市流行性感冒疫情冬春季高发,每年的流行毒株各不相同,呈交替或混合流行,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是较易发生流感疫情的场所,应加强流行性感冒监测和防控并提高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0月至2002年2月,全球分离到的甲型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流感(H3N2)病毒,与乙型流感病毒共同传播,在一些国家也分离到甲型流感(H1N1)和甲型流感(H1N2)病毒。对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分析表明,甲型流感(H3N2)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与A/莫斯科/10/99/和A/巴拿马/2007/99参考病毒密切相关;甲型流感(H1N1)病毒和甲型流感(H1N2)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与A/新喀里多尼亚/20/99密切相关;乙型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与B/四川/379/99和B/香港/330/2001参考病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罗雪梅  陈家图  廖国东  黄耀云  彭淑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1):1407-1408,F0003,F0004
目的 了解茂名市2009-2010年流感流行状况及毒株的型别分布,分析流感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茂名市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资料、流感疫情资料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报告ILI3693例,ILI%为4.44%.2010年报告ILI1078例,ILI%为0.81%;2009...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0月至2001年2月,全球分离到的甲型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流感(H1N1)病原,而在一些国家则与乙型流感病毒一起传播,对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分析表明,甲型流感(H1N1)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与A/新 里多尼亚/20/99密切相关;甲型流感H3N2)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与A/莫斯科/10/99和A/巴拿马/2007/99密切相关;乙型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与B/四川/379/99和B/山东/7/97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5~2008年河北省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用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型和亚型的鉴定。结果2005年10月至2008年3月共采集流感样患儿咽试子标本2 071份,分离出205株流感病毒,检出率为9.90%。2005~2006年流行期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0.05%,H1N1优势株;2006~2007年流行期分离阳性率为11.85%,以H3N2占优势;2007~2008年流行期分离阳性率为8.08%,B型流感病毒替代了A型流感病毒占据优势地位,B型yamagata系成了优势株。按月统计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高峰在每个流行期的1月或3月;3岁以上儿童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高于3岁以下儿童。结论近年来河北省儿童中同时流行着H1N1、H3N2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然而,不同年份优势株不一样。儿童流感病毒阳性率3岁以上是高峰年龄段,冬春季是发病高峰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