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药灌肠加盒灸治疗慢性结肠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加盒灸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中药灌肠结合盒灸腹部神阙穴治疗慢性结肠炎,治疗前后各做一次粪便培养及镜检、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中药灌肠加盒灸对慢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药内服、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9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洁玲 《新中医》2004,36(9):59-6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98例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内服.配合自拟灌肠Ⅰ号保留灌肠,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肠黏膜变化情况。结果:痊愈63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内服、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服中药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内服中药并配合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20 d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2.1%、91.7%;对照组为34.8%、7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王立恒 《中医药学刊》2005,23(8):1527-1528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结合治疗脾虚型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方及外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56例,同时设对照组3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1%,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法确切。且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结合治疗脾虚型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方及外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56例,同时设对照组3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1%,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法确切,且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是胃肠病中的疑难病之一.笔者自1995年来采用自拟中药结肠炎散灌肠为主,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62例均为消化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26例,女36例;年龄18~65岁,平均39岁;病程1年~13年,平均3年.所有病例均符合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究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患者以持续或反复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肠粘膜有溃疡及慢性炎症.大便涂片培养排除溶组织阿米巴及其它病原体.  相似文献   

7.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结肠炎是内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治疗上至今尚无特效药物。近两年来,我应用中药煎剂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慢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治疗不同类型慢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0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中药内服加灌肠)56例。对照组(SASP)44例。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96.42%和88.63%(P〈0.05),复发率分别10.2%和40.3%(P〈0.05),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结论:说明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王云光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1004-1004
自1999年2月—2001年12月,本科共收住慢性结肠炎病人28例,采用自拟中药汤剂内服加灌肠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28例均为住院患者,年龄最小17岁,最大56岁;病史最短半年,最长20年;肠镜检查:慢性结肠炎19例,溃疡性结肠炎7例,2例未行肠镜检查。临床症见腹痛、腹泻、肠鸣、畏  相似文献   

10.
缪敏  张玮  毛毅 《四川中医》2008,26(7):73-74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止泻饮内服、芪萸散外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16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予止泻饮内服、芪萸散外贴肚脐(神厥穴)治疗,对照组用丽珠肠乐治疗。结论:止泻饮内服、芪萸散外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采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方法;对照组37例,采用西药灌肠治疗方法,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总有效率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慢性结肠炎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简称.笔者对60例脾阳虚的慢性结肠炎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另对26例脾阳虚的慢性结肠炎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中西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收集病例48例,采取内服中药、中西药联合运用灌肠为主要治疗方法。结果本组病例在治疗期间,结果显效33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治愈率95.8%。结论中药内服、中西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协同作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或持续腹泻粘液便,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特征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几年来,我们用本院自制结肠康片内服,并结合中药灌肠治疗1 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临床以腹泻、粘液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为主要表现 ,病程迁延 ,反复发作 ,属中医下利范畴。笔者临床运用中药内服并配合灌肠治疗本病 3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 2例中男性 2 2例 ,女性 1 0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97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治疗组100例,采用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97例,采用西药灌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对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使用中药复方通灌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同时加用微波理疗,通过对3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和乙状结肠镜检查,疗效满意.认为这种方法具有中药组成简单,药源充足,无付作用,疗效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内服结合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中药健脾止泻汤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法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82例。结果显效52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结论用中药健脾止泻汤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满意,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炎症性肠病(IBD)范畴[1],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归属于泄泻、痢疾、肠风、脏毒范畴,是一种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以结肠的溃疡性炎症为特点的慢性疾病。我院于2006年5月~2011年6月采用中西医与灌肠联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内服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用参苓白术散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30例用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配合西药保留灌肠。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9%,对照组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内服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脾虚型慢性结肠炎较西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