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目的对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行腰大池引流组(观察组)和非腰大池引流组(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并定期对引流出的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分析;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反复腰穿放出脑脊液和鞘内注射抗生素。综合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脑脊液的转归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FS显著改善,且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感染控制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可选择配合鞘内给予抗生素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在神经外科的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0例的治疗经验的总结,探寻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以减少颅内感染发生,提高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减少病死率。方法经验性选择敏感抗生素,联合、足够剂量静脉滴注并加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方法,根据感染情况,置换脑脊液,鞘内注射药物,必要时脑室外引流并脑室内注射药物,以更好控制颅内感染。结果治愈17例,行腰大池引流15例,其中,鞘内给药10例;脑室外引流并脑室内注射药物2例;死亡1例;2例自动出院。结论颅内感染发生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开放性颅脑损伤及2次及以上的手术,ICU的环境,原有基础疾病及相关部位感染等为最主要因素,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在治疗后颅窝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方法对19例后颅窝术后出现的发热、颅内感染、皮下积液、脑室内积血患者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观察手术疗效。结果1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得以控制,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对所有后颅窝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病例均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使用持续腰大池引流并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01年5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50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其中39例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的颅内感染,81例为外伤术后的颅内感染,30例为脑肿瘤术后的颅内感染。回顾性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对比实验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一组、对照二组与观察组,每组含50例。对照一组患者接受单纯的抗生素全身应用治疗,对照二组接受全身使用抗生素并腰大池引流并鞘内给药,观察组接受持续腰大池引流并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在治疗后,分析三组患者表现出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并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手段,相较单纯的抗生素全身应用治疗与全身使用抗生素并腰大池引流并鞘内给药这两种治疗方法,能够收到更好的临床效果,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的用药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的用药途径 ,以提高疗效。 方法  在静脉输注抗生素的同时根据患者情况 ,鞘内注射抗生素 2 1例 ,脑室滴注 腰大池引流 12例 ,鞘内注射 脑室滴注外引流 6例。 结果 临床治愈 35例 ,死亡 4例。 结论 本组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疗效显著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因素。方法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诊治的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感染单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术前GCS评分、手术时间、脑室外引流、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开放性伤口,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术后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为脑室外引流、脑脊液漏、手术时间。结论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因素众多,而脑脊液漏、手术时间、脑室外引流为其独立危险因素,需引起临床人员的重视,在开展颅脑外伤术过程中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义志 《江西医药》2014,(12):1425-1426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行颅脑手术治疗且术后出现颅内感染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颅脑手术治疗未出现颅内感染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对产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在脑脊液外漏、后颅窝手术、有创性机械通气、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及脑室外引流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脑脊液外漏、后颅窝手术及脑室外引流是颅脑手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脑脊液外漏、后颅窝手术及脑室外引流是颅脑手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联合鞘内注射在颅内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的100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47例(94%)痊愈出院,1例(2%)转院治疗,2例(4%)死亡,治愈率为94.0%,较对照组78.0%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联合鞘内注射用于颅内感染治疗可有效控制和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治愈率高,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患者疼痛较小,是临床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在颅脑损伤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总结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4例颅脑损伤患者,首先做好解释及心理护理,然后在床边协助医生、麻醉师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术中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向医生了解引流瓶的高度、引流量的控制和引流管的留置时间等,做好全方位护理.结果 64例急性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颅内感染、颅内肿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持续脑脊液耳鼻漏的患者,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后,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无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是通过腰穿将脑脊液经腰大池引出体外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可在短时间内缓慢、均匀、可控流速地降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是颅脑损伤后控制颅内压和清除血性脑脊液的措施.该方法以损伤小、操作简便、利于病情观察、疗效明显、并发症小等一系列优点,得到临床推广.护理上必须熟练掌握腰大池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避免各种并发症及危险情况的发生,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明  马世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219-220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对颅脑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就诊的21例颅脑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患者行腰大池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腰大池引流治疗颅脑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获得满意疗效,痊愈16例,积液减少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适宜的病例,腰大池引流治疗颅脑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简便、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邹振亮  胡志方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31-2134
目的:探究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间医院收治的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80例临床资料为研究组,术后未继发颅内感染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资料为对照组;收集统计其患者基本资料,分析其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策。结果:80例颅脑外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患者,其感染的因素与患者年龄≥60岁、手术时间>5 h、手术次数>2次、脑室外引流时≥2 d、切口脑脊液漏、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术前GCS评分值<8分具有相关性,经组内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经组内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手术时间>5 h、手术次数>2次、脑室外引流时≥2 d、切口脑脊液漏、术前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评分值<8分均是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患者的年龄≥60岁、手术时间>5 h、手术次数>2次、脑室外引流时≥2 d、切口脑脊液漏和术前GCS评分值<8分项目,均是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防治,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侧脑室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辅以脑室灌注高敏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疗效。方法将94例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实施侧脑室、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辅以鞘内灌注高敏抗生素治疗,对照组47例经腰大池持续引流结合脑室灌注高敏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引流时间、感染控制情况及颅内压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4.68%( P<0.05);观察组引流、感染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中蛋白质、白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而葡萄糖含量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侧脑室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可有效缩短引流时间,降低颅内压并改善脑脊液成分,为高敏抗生素发挥药效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腰大池持续引流技术在颅内感染病例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对48例大颅内感染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腰大池持续引流技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腰大池引流时间为4~18天,平均10天,其中1例患者因感染重于术后4天死亡,2例患者因脑室及椎管内粘连导致腰大池不通畅分别于第5天、第6天拔除改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其余均引流效果满意。5例患者术后穿刺点脑脊液漏,缝合5天拆线后愈合。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腰大池持续引流技术在颅内感染病例应用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抗菌药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9月在某院治疗的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64例,采用简单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美罗培南、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浓度)及炎症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少于对照组,蛋白质浓度、hs-CRP、PC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抗菌药治疗颅内感染有效率高,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对颅脑损伤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的颅脑损伤患者15例,协助临床医师行腰大池引流手术,术前对患者心理护理,术中床边协助、观察病情,术后控制引流袋高度、控制引流量等。结果经过全方位护理,15例患者引流术后临床疗效较好,未发现任何并发症,且SF-36评分在较实施护理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患者颅脑损伤后接受持续腰大池引流术能够清除血性脑脊髓和有效控制颅内压。围术期正确的护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有助于处理危急情况和避免并发症,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0例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和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15例患者行腰椎穿刺术送脑脊液常规检查,观察组15例患者予以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二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1观察组腰大池置管引流后患者体温最快1 d降至正常,平均(5.2±1.2)d,持续引流时间5.5~13 d,平均(7.3±1.5)d;对照组患者用药后体温最快2 d降至正常,平均(8.4±1.7)d,P<0.05。2观察组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率为86.67%,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治疗颅脑手术后中、重度颅内感染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包陆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197-198
目的探讨腰大池直观持续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颅内多重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颅脑手术后出现颅内多重细菌感染的患者22例,全部给予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鞘内注射罗氏芬和万古霉素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病原菌清除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全部患者治愈18例,有效2例,显效1例,无效1例。细菌学评价:治疗后20例患者细菌完全清除,2例未完全清除,感染菌种类无明显变化。脑脊液评价,治疗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质的含量减低,葡萄糖的含量增高,颅内压降低,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脑室铸型出血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在此引流术后第2天再行腰大池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7d脑室血肿清除、脑室引流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3、7d脑室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室外引流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肺部感染、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快速疏通脑脊液循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在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进行颅脑手术的3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引起颅内感染的主要因素。结果本组342例术后患者中共有30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周。颅内感染与患者的性别、手术季节以及围术期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性质无关,与手术时间的长短、是否出现脑脊液漏、是否有脑室外引流、有无放置外引流管等有关。结论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的住院患者术后容易发生颅内感染,且引起颅内感染的因素十分复杂,应在围术期养成无菌观念,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42例颅脑外伤后重症颅内感染的治疗经验,探讨侧脑室持续灌注加腰大池引流治疗外伤后重型颅内感染的应用与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自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42例颅脑外伤后重症颅内感染的病例,应用侧脑室持续灌注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颅脑外伤后重症颅内感染.结果 临床治愈33例;死亡4例;3例植物生存;2例出现脑积水,经脑室-腹腔分流术(V-P)后好转.结论 应用侧脑室持续灌注用药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颅脑外伤后重症颅内感染,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重症颅内感染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