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各种颅内血肿。方法202例各种颅内血肿的患者通过术前定位,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选用适合长度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碎吸针在电钻驱动下于标记点钻颅进入血肿中心,抽吸血肿并注入液化剂,待血肿清除后拔除穿刺针。结果除个别患者外血肿均达到满意清除,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再出血占15%,但多数能够有效止血。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更宽的适应证,是颅内血肿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姚红瑞 《河北医药》2004,26(2):179-179
我院自2001年9月至2003年5月共对63例硬膜外血肿应用YH-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6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影响术后继发血肿发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继发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发生率为19.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机、血浆凝血酶时间、颅骨骨折为术后继发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浆凝血酶时间、手术时机、颅骨骨折是影响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康复期间的治疗效果,降低继发颅内血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患者于某,男,14岁,学生。因骑自行车摔伤头部1小时入院。入院时患者头痛、头晕,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有逆行性健忘及短暂昏迷病史。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右额颞头皮挫伤,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 mm,对光反应灵敏,颈软,无抵抗,脑神经检查无异常发现,四肢活动好。颅脑CT示右额颞梭形高密度影,大小约2.3 cm×6.5 cm×4.0 cm,中线居中,右额骨线形骨折。据多田计算公式计算血肿量约30 ml。因中线无移位,给予甘露醇等脱水药物治疗后无明显头痛头晕,,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住院10天带药回家治疗。1个月后复查颅脑CT,发现右额颞部血肿密度降低,囊肿壁形成并钙化。入院行血肿清除并囊壁切除术.术中见右额颞骨瓣内侧椭圆形粗线样骨性隆起,质硬,色白。硬脑膜外见椭圆形囊肿,外侧壁表层灰黄,质韧,厚度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8年来 ,应用贾保祥发明的 ,北京万福特公司生产的YL -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完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84例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外伤性颅内血肿60例 ,男48例 ,女12例 ,年龄4~72岁 ,其中急性颅内血肿30例 ,亚急性颅内出血18例 ,慢性颅内血肿12例 ,出血量 :急性、亚急性颅内血肿25~110ml;慢性颅内血肿60~120ml。高血压脑出血24例 ,男14例 ,女10例 ,年龄36~85岁 ,出血量25~60ml。1.2临床表现及体征 :GCS计分5~8分16例 ,9~15分44例 ,单侧瞳孔散大12例 ,偏瘫32例。2手术方法2 .1工具 :A.适当长度的YL -1型颅内…  相似文献   

7.
项朝晖  吴平 《江苏医药》2002,28(5):380-381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同侧或对侧迟发性血肿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但不容易被及时发现 ,从而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本院自 1991年 7月至 2 0 0 1年7月共收治 2 1例 ,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 16例 ,女 5例 ,年龄 17~ 6 5岁。临床表现 :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入院时GCS评分≤ 8分 12例 ,有一侧定位体征 15例、其中发生急性血肿侧小脑幕切迹疝 10例 ,双侧小脑幕切迹疝 2例 ;急性血肿清除后 ,清除侧瞳孔缩小 11例。首次CT显示急性硬膜外血肿合并同侧脑挫裂伤 (散在点状出血灶或小血肿 ) 3例 ,均为加速伤 ;…  相似文献   

8.
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多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以锥颅引流为主。我科 2 0 0 0年以来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15例CSDH病人 ,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5例均为“脑血栓形成”收住我科的病例 ,均有一侧偏瘫、头昏头痛症状 ,生活不能自理。男 14例 ,女1例 ;年龄 6 6~ 81岁 ,平均 72岁。头颅CT诊断 :单侧血肿14例、双侧血肿 1例。单侧血肿量 12 0~ 2 6 0ml。平均住院日 9d。1 2 手术器械 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YL 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1 3 手术方法 根据头颅CT定位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50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感觉异常除3例恢复不明显外其余均明显恢复,各组病例2周后复查气颅及残余积液均消失,2个月后随访亦无复发迹象。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显著,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徐东 《首都医药》2013,20(2):35-36
目的阐述血肿微创清除术在临床治疗颅内血肿的体会。方法结合我院外科2010年3月~2012年4月应用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各型颅内血肿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阐述应用该方法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体会。结果血肿微创清除术临床治疗颅内血肿收到较好疗效。结论颅内血肿是神经系统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病变,其有较高的致死率和重残率。对于60mL以上的颅内血肿,内科保守治疗的病人存活率接近零,而开颅血肿清除术损伤较大,临床疗效差,但对于25mL以上的颅内血肿患者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创伤小且疗效较好,同时降低了附加风险。  相似文献   

11.
笔者将70例高血压性脑内血肿患者,根据首次清创血肿量不同随机分为极限量组(因只能抽吸出血肿液态,半固态成分.其量相当血肿总量的1/3~1/2,故以此量抽吸的血肿称之为极限量)38例和常规量组(2003年微刨规范指南规定首次清除血肿量为≤1/3血肿总量,故称为常规量)32例,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栋才  姚颖波  杨向东 《天津医药》2000,28(12):737-737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42岁。无明显原因间断性抽搐,进行性加重3年于1999年4月19日入院。1996年初发病,抽搐前出现左下肢麻木,继而同侧肢体抽搐,每次持续2~3分,多时2~3次/日。1年后加重,有时是全身抽搐并意识丧失,伴流涎。1997年2月于我院行头颅CT检查提示:右岛盖区皮层下有1.4cm×1.3cm×1.3cm的钙化,界线清楚,密度均匀,与颅骨密度相同,病变周围无低密度环。强化后影像无变化。发病后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精神情感异常,无幻觉,无发烧史。否认结核、外伤及高血压史。否认酗酒及中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84年7月~2001年12月 ,共收治硬膜外血肿36例 ,经治疗与护理 ,36例均康复出院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中 ,男27例 ,女9例 ,年龄6~72岁 ,平均38 7岁 ,发病到入院时间0 5小时~1个月。1 2辅助检查 :36例患者全部经CT检查而确诊 ,出血量7 2~108ml,平均56 4ml。1 3临床表现 :36例中 ,头痛26例 ,呕吐35例 ,昏迷12例 ,瞳孔改变11例。1 436例患者中35例行血肿清除术 ,并放置引流 ,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保守治疗。2护理密切观察神志瞳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间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4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各27例,分别对患者采取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对于开颅组,微创组中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P<0.05).结论 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治疗时均有一定的疗效,而其中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更为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再发颅内血肿的预防和治疗有效手段。方法对9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2例,脑内血肿2例。结果4例再发颅内血肿中2例硬膜外血肿行血肿清除术,术后均痊愈。1例脑内血肿放弃治疗死亡,另1例脑内血肿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治疗,定位要准确,置管方向正确,放液缓慢,止血彻底,避免术后再发颅内血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增大及术后血肿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2012年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230例,所有病例均经过头颅CT检查确诊,其中128例患者发生早期血肿增大或(和)术后血肿复发,记为观察组,另102例患者未发生血肿增大或术后血肿复发,记为对照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血肿扩大和血肿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影响血肿增大及术后复发的因素有:高血压、术前凝血功能障碍、血肿中线移位>5mm、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双侧血肿、服用抗凝剂、起病至入院时间>6h。结论影响脑出血血肿增大及术后复发的因素较复杂,综合控制血压、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避免损伤血肿包膜是防止血肿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6例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其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 36例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2例出现穿刺点感染,应用抗生素后治愈。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硬膜下血肿操作安全简便,疗程短,费用低,治疗效果理想,适合有CT的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梁枫  高宏杰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264-3264
对我院31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并发或迟发硬膜外血肿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邵柏  马连官 《江苏医药》1995,21(7):472-472
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较为少见,文献报道占同期硬膜外血肿的17~20%。因不具有典型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易延误诊治。现就我院1988~1994年收治ZI例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个月至14岁,平均7岁;坠落伤12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应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术对患有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8例患有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硬膜外血肿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开始改善时间和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术对患有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