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龙晓悦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49-165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方法,以提高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方法: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500例早孕35 ̄49天行药物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0例,米非司酮75mg/d,(早25mg、晚50mg均空腹口服)连用3天,第三天最后1次服药后24小时服米索前列醇600!g;观察组250例米非司酮常规服药24小时后加服75mg(顿服),米索前列醇用法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8.4%和81.6%。胚囊排出时间分别为(2.84±1.24)小时和(6.35±1.76)小时。阴道流血时间分别为(7.62±3.22)天和(13.80±5.34)天。观察组完全流产率较高,胚囊排出时间和阴道流血时间较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不良反应及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常规服药24小时后加服75mg(顿服)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胚囊排出时间和阴道流血时间,不加重不良反应,不影响月经复潮。常规服药24小时后加服75mg(顿服)是药物流产的适宜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米非司酮分服和顿服抗早孕流产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同剂量分服和顿服法抗早孕的疗效。方法将420例患者分为分服组208例,顿服组212例。分服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12h后再服25mg,连服2d;顿服组第1天顿服米非司酮150mg;两组都在第3天上午服米索前列醇600ug。服药前后各禁食2h。结果米非司酮抗早孕的完全流产率分服组90.29%,顿服组86.57%,有效率分别为99.02%,96.75%;阴道出血天数顿服组为(11.3±5.5)d,分服组为(13.5±7.4)d,两组间经t检验,P〈0.05。结论米非司酮抗早孕同剂量(150mg)采用分服组和顿服组的效果相当,只要与医生配合密切,是安全有效的人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早孕药物流产中的效果.方法:480例采用药物终止妊娠的早孕孕妇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B两组,B组根据米非司酮剂量的不同细分为B1、B2、B3亚组.A组采用常规用药剂量治疗,即50mg米非司酮顿服,连用3d,d4口服600μg米索前列醇;B组第一天常规服用50mg米非司酮,第二天加服米非司酮,按总剂量分为三组:B1组(100mg)、B2组(125mg)、B3组(150mg),d3口服600μg米索前列醇.比较各组流产情况、胚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中各亚组药物流产情况均优于A组,胚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亚组比较,B2和B3组药物流产情况均优于B1组,胚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均短于B1组(P<0.05),B2和B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常规用药d2服用剂量增加至100~200mg有助于提高流产效果,安全性较好,以125m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10周内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米非司酮150mg顿服)及对照组(米非司酮150mg分次服用),米索前列醇均于服完米非司酮后第2天服用。比较胚胎排出情况、出血量、住院日数。结果:顿服米非司酮胚胎(或胎儿)排出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分次服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服用米非司酮治疗10周内稽留流产,具有效果显著、出血少、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快速流产法终止5~8周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46例妊娠5~8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132例,米非司酮15Omg分2天口服,第3天口服或阴道放置米索0.6mg;快速组114例,米非司酮150mg顿服,2h后或第2日清晨口服或阴道放置米索0.6mg。结果 口服米非司酮至妊娠囊排出时间,常规组平均47.54h,快速组平均22.75h,差异显著。两组流产成功率、用米索至妊娠囊流出时间、流产总出血量、出血天数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副作用相似。结论 两组均安全高效,但快速组更加简便快捷,明显缩短流产时间,易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孙丽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168-216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 016例早孕35~49 d行药物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4组:即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0例,米非司酮50mg每日顿服,连用3 d,第三次服药后24 h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观察1组150例,观察2组412例,观察3组304例,米非司酮常规服药24 h后分别加服50、75和100mg,米索前列醇用法同对照组.结果:照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及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0.67%、99.88%、99.51%和80.67%.胎囊排出时间分别为(5.06±1.56)h、(2.74+1.21)h、(2.69±1.19)h和(6.45±1.36)h.阴道流血时间分别为(10.80±4.23)d、(7.81±3.22)d、(7.90+2.91)d和(13.90±5.42)d.观察组完全流产率较高,胚囊排出时间和阴道流血时间较短,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观察1组分别与观察2组、3组比较,完全流产率较低,胚囊排出时间和阴道流血时间较长,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观察2组与观察3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不良反应及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常规用药24h后加服50~100mg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综短胚囊排出时间和阴道流血时间,不加重不良反应,不影响月经复潮.常规用药24h后加服75 mg是药物流产最适宜的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复方米非司酮和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停经49d内的正常或合并高危因素妊娠早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用复方米非司酮(米非司酮30mg+双炔失碳酯5mg)晨1片/d,连服2d,对照组100例用米非司酮晨2片晚1片/d,连服2d(共150mg),两组均首次服药后48h加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分析两组完全流产率、孕囊排出时间和流产后阴道出血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了解转经情况。结果复方米非司酮组完全流产率为95.8%,米非司酮组完全流产率为90%,孕囊自行排出时间前者为(2.61±1.68)h,后者为(3.73±1.97)h,出血时间分别(9.2±3.8)h,(14.6±5.8)h,两组比较复方米非司酮完全流产率高于米非司酮组,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明显低于米非司酮组,服药后不良反应前者稍轻,转经无明显差异。结论复方米非司酮可加速孕囊排出,提高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时间短,出血量少,且服药方法简单,剂量小,临床疗效优于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8.
米非司酮两种用法抗早孕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同剂量两种服法抗早孕的疗效.方法:将422例患者分为分服组206例,顿服组216例.分服组:服米非司酮50 mg,12 h后再服25 mg,连服2 d;顿服组:顿服米非司酮150 mg.两组都在第3天上午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服药前后各禁食2 h.结果:米非司酮抗早孕的完全流产率分服组90.29%,顿服组86.57%,有效率分别为99.02%,96.75%;阴道出血天数的均值,顿服组为(11.3±5.5) d,分服组为(13.5±7.4) d,两组间经t检验,P<0.05.结论:米非司酮抗早孕同剂量(150 mg)采用分服法的疗效优于顿服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3种给药间隔对早孕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 450例早孕要求行药物流产的健康孕妇随机分为组1、组2和组3(n=150)。3组孕妇顿服米非司酮200 mg后分别于12、24和48 h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观察并随访3组流产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组2和组3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1.33%和92.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完全流产率为82.00%,低于组2或3,组间差异显著(P〈0.01)。各组病例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药物终止早孕的用药方案中,顿服米非司酮200 mg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的给药间隔缩短至24 h不影响流产效果,也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Ru486)对终止12~18周妊娠的合适剂量。方法将150例12~18周妊娠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给予米非司酮75mg/d×2天,总量150mg,第3天给予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4h可加服1次共3次;B组予米非司酮第1次150mg/d×2天,,第3天服米索前列醇同A组,24小时后加服米非司酮75mg,米非司酮总量375mg。结果B组与A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完全流产率、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天数有显著性差异,而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适当加大米非司酮剂量可以增加完全流产率,减少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药物流产的新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药物流产时的新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100例,采用就诊顺序选择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研究组:妊娠物排出后即口服米索前列醇200μ g,每3小时1次,共3次;对照组:妊娠物排出后不再给予米索前列醇.结果研究组的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研究组所采用的药物流产方法,能明显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2-16周药物流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8月-2O13年8月收治的86例自愿终止妊娠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宫腔放管后钳刮术,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流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妊娠者疼痛情况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出血量、流产失败率与再孕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2-16周药物流产妊娠者具有更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51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观察组使用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结果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96.0%)比对照组(89.5%)高,失败率(1-3%)低于对照组(3.9%),孕囊排出时间[(3.7±1.2)h]也比对照组【(4.1±1.5)h]短,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流产出血时间[(12.3±3.6)h]明显短于对照组[(17.1±4.7)h](P〈0.01)。两组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效果好,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14.
丁小玲  王贤芳 《中国药房》2012,(36):3394-3395
目的:观察宫清方用于早孕药物流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符合药物流产适应证的240例妊娠者按入组编号奇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妊娠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人工流产,观察组在口服米非司酮同时加用宫清方。比较2组妊娠者流产的临床效果、胎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完全流产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胎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清方用于早孕药物流产安全、有效,可减少阴道出血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张琴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69-71
目的 比较分析米非司酮+依沙吖啶与单纯依沙吖啶两种不同方法终止瘢痕子宫14~20周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自愿接受引产的1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均为瘢痕子宫且妊娠均在14~20周,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行单纯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组孕产给予米非司酮口服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引产时间、宫缩发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流产总有效率高达100%,对照组流产总有效率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具有完全引产率高、并发症少、引产时间短等特点,可作为瘢痕子宫14~20周妊娠引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米非司酮在妊娠7~10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芳  胡红彦  项良春 《安徽医药》2011,15(8):1019-1020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妊娠7~10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孕周在7~10周,孕囊最大横径大于40 mm。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术前48 h口服米非司酮胶囊(Ⅱ)50 mg,然后行B超导视下无痛负压吸引术;对照组术前不服用米非司酮,行B超导视下无痛负压吸引术。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子宫复旧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子宫复旧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应用于孕周7~10周,孕囊最大横径≥40 mm的人工流产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子宫复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早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瘢痕子宫早孕引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沙吖啶(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治疗。观察2组引产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囊排出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胎膜残留、宫颈裂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早孕,可提高完全流产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安全性,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与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30例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在术前12h口服米非司酮50mg,服药前后2h禁食;对照组术前不服用米非司酮,只常规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2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软化及扩张情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和宫颈松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能充分改善宫颈松弛度,缩短手术时间,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钳刮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加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终止11~15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妊娠11~15周患者200例为观察组,行上述药物配合钳刮术;同期100例妊娠11~15周孕妇行宫旁神经阻滞麻醉人工流产钳刮术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宫颈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情况及不全流产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宫颈扩张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较少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钳刮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加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终止11~15周妊娠具有安全、有效及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