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PC)方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恪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收治的98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研究组采用PC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顺铂结合同步放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抗原(SCCAg)、糖抗原(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远期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缓解率为37.50%(18/48)、总有效率为81.25Voo(39/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53%(12/47)、65.96%(31/47),但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EA、SCCAg、CA125、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Ⅲ度、Ⅳ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皮疹、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5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0.3个月(P〈0.05)。【结论】PC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较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治疗二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二线晚期NSCLC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1d后,观察组疗效率为60.0%(36/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27/60),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进展时间(TTP)、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及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18,3%(11/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3%(23/60)(P〈0.05)。【结论】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相比较,二线晚期NSCLC患者采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 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CC1) Codon39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射性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 NSCLC患者60例,采用xTAG液相芯片技术检测XRCC1 Codon399的3种基因型:Arg/Arg纯合子、Arg/Gln杂合子、Gln/Gln纯合子。随访至放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急性放射性损伤与不同基因型的关系。【结果】Arg/Gln杂合子组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比例高于两组纯合子( P <0.05),Arg/Gln和Gln/Gln组患者在上消化道损伤方面要高于Arg/Arg纯合子组( P<0.05)。三种基因型在皮肤、咽和食管损伤以及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血液细胞学指标上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XRCC1 Codon39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 NSCLC患者肺部及上消化道的急性放射性损伤有关,其有望成为放射治疗副作用的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周方案并序贯化放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入选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既往未进行化疗和放疗,临床上有可测量病灶(根据WHO标准),ECOG评分为0分~2分,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均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的联合化疗并序贯化放疗方案。按照WHO的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生存期。【结果】共入组43例患者,其中39例可评价疗效,其中19例部分缓解(48.72%)、11例病情稳定(28.21%)和9例疾病进展(23.07%)。中位生存期为10.1个月,范围为3.7~21、4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表现为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和血红蛋白下降,其次为消化道症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周方案并序贯化放疗是晚期NSCLC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之一,患者可很好耐受。  相似文献   

5.
龚乐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92-93,96
【目的】比较单纯化疗与放化疗联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56例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化疗组31例(A组),放化疗联合组25例(B组),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1、3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38.7%、8.8个月、29%和0,B组分别为68%、13.5个月、56%和8%,B组较A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消化道反应A组发生率分别为48.4%、16.1%和71%,B组分别为72%、20%和80%,两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优于单纯化疗,且毒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诺唯本(N)加顺铂(P)方案失败后多帕菲(D)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2例经2~3周期NP方案一线治疗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给予DP二线治疗方案,多帕菲75mg/m^2,d1静滴,顺铂75mg/m^2,分3d(d1~3)静滴,3周为1周期,至少2周期。【结果】全组32例中无CR病例,PR12例,总有效率为37.5%。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率分别为87.5%和50.0%。【结论】NSCLC一线治疗方案失败后DP二线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大多数病人能耐受。  相似文献   

7.
周传意  朱红  张达人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3):430-431,435
【目的】探讨紫杉醇/顺铂同步化疗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64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化放组和单放组,每组32例。化放组采用化疗方案为紫杉醇顺铂同步化疗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Co体外照射在化疗开始时同步进行。单放组仅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2年生存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放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脱发发生率与单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放纽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与单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顺铂同期化疗合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NSCLC能提高近期疗效,患者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支持治疗下,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Ⅱa期直肠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257例患者全部行直肠癌根治术。单纯手术78例;术后行化疗66例,采用5-Fu/LF、DDP+5-Fu/LF或L-OHP+5-Fu/LF方案、化疗2周期以上;术后放疗54例,照射剂量45~50Gy/5~5.5周;术后放化疗59例,术后放疗在化疗2周期后进行。【结果】各组1、3、5年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无明显差别(P〉0.05),但术后放疗组与术后放化疗组的局部复发率下降(P〈0.05)。各组治疗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Ⅱa期直肠癌术后放疗及术后放化疗能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对患者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姣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967-6967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局部晚期NSCLC患者31例,实施胸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Gy/次、5次/周、计划照射剂量60~70Gy/6~7周。同步行GP方案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顺铂75mg/m2,第1、2、3天。3周1次,共2个周期,放疗结束后继续完成2~4个周期化疗。结果总有效率77.42%(24/31),1.2a生存率分别为77.49%、32.35%。中位生存期16.1个月。结论对局部晚期NSCLC采用同步放化疗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血清水平与心房颤动(房颤)血栓栓塞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对116例非瓣膜性房颤并发血栓栓塞患者及129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浆sP-selectin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非瓣膜性房颤并发血栓栓塞组sP-selectin血清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42.4±8.2)μg/mLVS(36.3±8.4)±g/mL(P〈0.01)]。[结论]sP-selectin水平的升高与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前梯度蛋白2(AGR2)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IGF-1和AGR2能否作为评估NSCLC化疗疗效及预后的指标。方法选取68例晚期NSCLC患者给予EGFR-TKI联合化疗为试验组,并以3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化疗前、化疗3周后血清IGF-1、AGR2水平。采用Kanplan-Meier法分析血清IGF-1、AGR2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EGFR-TKI联合化疗疾病控制率(DCR)为52.9%;(2)试验组治疗前血清IGF-1水平为(329.35±88.13)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46.36±41.27)μg/L(P0.01),试验组治疗前血清AGR2水平为(16.72±6.23)ng/m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38±2.17)ng/mL(P0.01);治疗后血清IGF-1为(211.53±52.31)μg/L、AGR2水平为(9.72±3.56)ng/mL,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NSCLC患者血清IGF-1与AGR2水平呈正相关(r=0.489,P0.01);(3)治疗有效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为(128.62±48.24)μg/L、AGR2水平为(7.22±4.27)ng/mL,分别较治疗前IGF-1[(334.23±82.11)μg/L]、AGR2[(18.43±6.17)ng/mL]明显下降(均P0.01)。Kanplan-Meier分析显示,治疗后血清IGF-1、AGR2水平的高低对预后有明显影响。结论 IGF-1、AGR2水平在评估EGFR-TKI联合化疗对晚期NSCLC的疗效及预后有着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素(VE‐cadherin)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59例脑胶质瘤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根据 VE‐cadherin 水平将脑胶质瘤患者分为 A 组(VE‐cadherin 水平<800 ng/mL ,n =23)、B组(VE‐cadherin 水平为800~1500 ng/mL ,n =25)、C 组(VE‐cadherin 水平>1500 ng/mL ,n =11),比较三组患者1年生存率。【结果】年龄、肿瘤部位、术前 KPS 评分、病理分级、肿瘤直径、术前癫痫、术前水肿、肿瘤囊变、VE‐cadherin 水平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具有显著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对有统计学意义的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 KPS 评分、病理分级、肿瘤直径、放疗剂量、VE‐cadherin 是影响颅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 A 组、B 组、C 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5.65%(22/23)、80.00%(20/25)、54.55%(6/11),A 组生存率显著高于 B 组、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76,P =0.015<0.05)。【结论】可溶性 VE‐cadherin 水平是影响颅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患者术后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军  谢玲 《医学临床研究》2016,(7):1322-1324
【目的】探讨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的疗效及组织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术前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对照组则直接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切除率及术后3年生存率。测定两组NSCLC组织中IFITM3、MMP‐9阳性表达率及其与患者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治疗有效率为529.4%(18/34)。两组手术切除率,完全切除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观察组IFITM3、MMP‐9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52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4.1%,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IFITM3阳性表达、M M P‐9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194.4%、235.3%显著低于各自阴性表达的656.2%、588.2%,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术前紫杉醇辅助化疗相比直接手术能明显提高NSCLC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降低FITM3、MMP‐9阳性表达率,且FITM3、MMP‐9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TCGA及GEO等数据库收录肿瘤高通量数据,分析钙稳态调节家族蛋白2(CAL-HM2)等CALHMs家族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利用Oncomine,GEPIA及UALCAN等在线工具分析和验证CALHMs(CALHM1-6)家族基因在NSCLC的表达水平;利用Human protein Atlas(HPA)分析CALHM2在NSCLC中的蛋白水平和定位;利用GEPIA和UALCAN分析CALHM2表达水平与NSCLC癌患者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p53突变和吸烟史的相关性;利用UALCAN分析CALHM2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CALHM2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总生存期(OS),首次进展生存期(FP)及进展后生存期(PPS)的相关性;利用LinkedOmics分析NSCLC中与CAL-HM2表达的显著相关的基因,并利用Metascape进行GO功能富集。【结果】CALHM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在NSCLC组织中CALHM2蛋白水平也显著降低。CALHM2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p53突变和吸烟史无显著相关性。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结果显示,CALHM2高表达的NSCLC患者的OS和FP均显著优于CALHM2低表达患者。LinckedOmics共筛查得到265个与CALHM2显著相关基因,且Metascape富集分析显示CALHM2相关基因显著富集于淋巴细胞活化和迁移,免疫激活相关;过程、细胞因子释放调控等过程。【结论】在NSCLC中CALHM2表达显著下调,其可作为NSCLC患者预后的判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及其基因表达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本科收治的32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2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入科后d1、d3、d7血浆sTREM-1水平,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TREM-1基因表达水平,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 APACHE Ⅱ与SOFA评分。【结果】MAP组入科后d1、d3、d7血浆sTREM-1浓度分别为(386.24±190.79)ng/L、(237.22±118.64)ng/L、(143.34±92.23)ng/L ;SAP组分别为(849.56±412.31)ng/L、(674.61±347.47)ng/L、(419.56±241.57)ng/L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血浆 sTREM-1水平与 APACHE Ⅱ评分和 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r =0.619,P <0.05和 r =0.610,P <0.05)。【结论】sTREM-1与 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但SAP组TREM-1mRNA基因表达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李婧 《医学临床研究》2013,(11):2091-2093,2096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血管病变数目及程度的预测价值,探讨血浆NT-proBNP在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年的浓度变化情况,并评估患者预后。[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467例,按血管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或闭塞组,依据支架植入情况分为单支、双支、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组,抽取其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血浆NT-proBNP与血管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的关系。同时将所有植入支架的患者随访一年,分别检测支架术前、术后24 h、6个月及一年的血浆NT-proBNP浓度,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与血管病变支数显著相关( P <0.05),与病变狭窄程度亦相关( P <0.01)。支架术后患者6个月血浆Log NT-proBNP浓度[(1.99±0.53) pg/mL]及一年的浓度值[(1.95±0.50) pg/mL]分别与术前[(2.41±0.50) pg/mL]相比显著降低( P <0.05)。[结论]血浆NT-proBNP可能是预测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数目、严重程度,及监测患者预后的新型生化标记物,可以指导临床医生更好地把握介入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早期妊娠流产(EPL)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PCOS患者123例,其中既往有一次或一次以上12周内流产的患者65例(PCOS流产组),有正常妊娠史的患者58例(PCOS非流产组),另外选取同期既往有一次或一次以上12周内流产并排除PCOS的患者147例(非PCOS流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三组 Hcy 水平并比较。结果 PCOS 流产组 Hcy 水平(14.69±3.91)明显高于PCOS非流产组(11.67±2.93)和非PCOS组流产组(13.14 ± 3.37),且非PCOS流产组显著高于PCOS非流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高Hcy水平是导致EPL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早期妊娠结局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的丘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选取2005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通过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的丘脑胶质瘤患者80例为观察组;其中单纯显微手术治疗32例,显微手术后辅助放化疗48例。选取同期传统手术治疗丘脑胶质瘤患者80例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FS)、术后随访情况和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多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术后1年 OS 、PFS 的预后影响因素是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法(均 P <0.05)。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 OS 分别为96%、90%和70%,PFS 分别为90%、80%和60%。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0%(44/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0%(7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丘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丘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联合奥沙利铂(NL方案)治疗中老年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3年收治的56例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化疗方案为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推注,d1,d8;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d2;21 d为1个周期,治疗最少2周期.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化疗的总有效率为32.1%,患者的1年存活率为35.7%.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白细胞减少、神经毒性、恶心呕吐等,但患者均可耐受.[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奥沙利铂对中老年晚期NSCLC疗效确切,且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余浪 《医学临床研究》2016,(6):1135-1137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2例,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27例)和对照组(n=25例),对照组采用顺铂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恩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及药物毒性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81.48%和52.D0%,生活质量评分总稳定率分别为74.07%和44.00%,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毒性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并发恶性胸腔积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恩度和顺铂联合治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药物毒性反应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