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黄芩甙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NF-κ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蛋白(IκB)在百日咳菌液所致的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中的变化及黄芩甙对感染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抑制NF-κB活化和IκB降解有关。方法健康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三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百日咳菌感染性脑水肿模型组(PB组);黄芩甙治疗组(BC组)。BC组动物从注菌后 1h起每4 h腹腔注射黄芩甙一次。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法(EMSA)检测各组动物脑组织的 NF-κB与靶基因 DNA的结合活性,用Western印迹分析法检测各组动物脑组织的 IκBα表达。结果在 NS组、BP1h组 NF- κB活性较弱,BP 2 h组 NF- κB活性增加,以后持续升高,并以 PB 24 h组活性最强;PB 2 h组 IκBα表达开始减少,24 h降到最低。 BC 2 h,4 h,8 h,24 h组 NF- κB活性低于相应 PB组。黄芩甙组IκBα表达比相应 PB组增多。结论百日咳菌所致的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中NF-κB的活性明显增强,NF-κB活化可能参与了感染性脑水肿发病机制。黄芩甙对感染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异常活化和IκBα降解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32只 7日龄Wistar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HIBD组、 bFGF治疗组(分大剂量组17.5 μg/kg和小剂量组10 μg/kg),每组 8只。后3组动物制成 HIBD模型,给予治疗组大鼠连续 7 d腹腔注射 bFGF, HIBD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全部大鼠于术后14 d处死,对脑纹状体、皮质的光镜下结构、乙酰胆碱酯酶(AchE)、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新生大鼠 HIBD后皮质、纹状体有选择性神经元坏死及胶质细胞增生, bFGF治疗组上述病变明显减轻; HIBD后纹状体、皮质神经元 AchE活性明显下降(-~+), bFGF组 AchE活性(+~++)较HIBD组恢复快; HIBD后纹状体神经元 ACP活性明显增高(+++), bFGF组 ACP活性(++)变化程度小于HIBD组。但大、小剂量bFGF治疗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bFGF能通过影响受损神经元的酶物质代谢而加快HIBD新生大鼠神经元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活性与新生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12例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TNF-α、信使核糖核酸(mRNA)、IFN-γ及其mRNA和IL-12p40mRNA表达水平,并用电泳迁移率转换试验(EMSA)检测8例新生儿CBMC的NF-AT活性。结果:新生儿CBMC中TNF-α、mRNA、IFN-γ及其mRNA、IL-12p40mR-NA表达水平均较成人低下,NF-AT活性也较成人明显低下。提示:缺乏IFN-γ、IL-12调节作用可能是新生儿CBMC产生TNF-α不足的重要原因;NF-AT活性低下可能与新生儿T细胞转录TNF-α及mRNA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维生素A(VA)对造血调控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和造血祖细胞,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全反式视黄酸(ATRA)体外诱导小鼠BMSC后视黄酸受体(RARs)和GM-CSF蛋白的表达以及生物因子活性检测。结果 1.ATRA处理的小鼠BMSC上清淮能显著促进红系祖细胞的增殖(P〈0.01)。2.RARs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持续表达,ATRA对其表达无影响。3.ATRA诱导小鼠  相似文献   

5.
CD40L在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CD40L在儿童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用流式细胞技术及ELISA法检测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表达CD40L水平、细胞凋亡率及可生CD40L(sCD40L)对单核细胞株THP-1产生TNF-α的影响。结果:KD表达CD40L明显增高;存在淋巴细胞凋亡延迟;患儿PBMC培养上清(可能含有sCD40L)可诱导THP-1产生高浓度TNF-α。抗CD40L单抗可纠正  相似文献   

6.
早搏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儿早搏对心功能的影响,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40例早搏患儿的单个早搏射血分数(PBEF)、心脏指数(PBCI);单个非早搏的射血分数(NPBEF)、心脏指数(NPBCI)及实际的射血分数(AEF)、心脏指数(ACI)。同时研究这些指标与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关系。结果显示:(1)早搏患儿PBEF、PBCI均小于NPBEF、NPBCI;病程长者PBEF、AEF及ACI均下降;室性早搏者的ACI减少;早搏>10次/分者的AEF及ACI下降;R-R′/R-R比值小者的PBEF、AEF及PBCI亦小;早搏QRS-T综合波长者的PBEF及PBCI减少。(2)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者的PBEF、AEF、PBCI、ACI均值的下降比CK-MB不升高者显著。研究提示,早搏>10次/分、R-R′/R-R<0.6、QRS-T综合波>0.4秒和CK-MB>16IU/L者的心功能多受到影响,应予以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7.
探讨人白细胞介素-4基因修饰对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的体外生物学特性,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结论外源性IL-4基因表达产物可能和于瘤细胞和PBMC,通过诱导IL-2,IFN-γ等细胞因子促进CTL反应,并增强其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8.
黄芪对哮喘患儿IFN-γ、IL-4及IgG亚类体外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探讨中药黄芪对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检测了在体外培养系统中加入黄芪水提剂后,13例哮喘患儿及1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FN-γ、IL-4及IgG亚类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黄芪明显促进PHA诱导的PBMC产生IFN-γ及PWM诱导的PBMC产生IgG1、IgG2和IgG3;但对PBMC产生IL-4及IgG4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黄芪可调节TH1及TH2细胞的部分功能,具有预防哮喘的感染诱因及调节患儿免疫功能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生物素-亲合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ABC-ELISA)检测了24例哮喘患儿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显示:患儿血浆IFN-γ水平极低(1.33±0.08μg/L),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PBMC诱生IFN-γ水平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明显升高。用麻疹疫苗治疗后IFN-γ诱生水平无明显变化。提示患儿体内细胞因子产生失衡,IFN-γ产生减少与哮喘的发病、病程和易诱发病毒反复感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应用外源性重组人多种造血生长因子(rhHGFs)处理人HSC/SCID小鼠模型,以体外半固体培养法及FCAS检测CFU-GM、CFU-GEMM及CD34^+细胞,从而评价HGFs对受鼠体内人造血干细胞的扩增作用。结果:人脐血及骨髓MNC经孵育24小时后CD34^+细胞含量,CFU-GM、CFU-GEMM产率皆得到明显扩增(P〈0.01);且脐血组优于骨髓组(P〈0.01)。输脐血MNC+HG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NF-κB) 在百日咳菌液致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中的活性变化及热休克反应对其影响。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NS) ,②感染性脑水肿组(PB),③热休克处理组(HS+ PB)。取左大脑半球全层脑组织分别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干脑组织钠、钾离子含量;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核内NF-κBDNA- 蛋白结合物活性的变化并做密度扫描定量分析。结果 HS+ PB各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PB组( P<0 .01),HS+ PB 各组Na+ 含量明显低于PB组(P< 0.01 或P< 0.05) ,K+ 含量除24 h 之外,均明显高于PB组( P<0 .0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 h 感染性脑水肿组NF-κB活性开始增加,并逐渐增高,以24 h 为最明显。热休克处理组各时相NF- κB 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减低。结论 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时NF- κB活性增加,热休克反应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癫痫患儿细胞内外钙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密度离心法分离血细胞及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批测定24例癫痫患儿血清、红细胞(RBC)和单个核细胞(MBC)内钙含量;应用钙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检测28例癫痫患儿脑脊液(CSF)-Ca2+和全血Ca2+。结果表明:癫痫患儿发作后3天内MBC-Ca明显增高(P<0.05),CSF-Ca2+明显降低(P<0.01),血清钙、RBC-Ca和全血Ca2+无显著变化。提示癫痫发作时可能存在钙内流。MBC-Ca增高于发作后3小时内最明显(P<0.05),与病因及每日发作次数无关,进一步提示MBC-Ca增高与癫痫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多药耐药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内逆转耐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研究多药耐药(MDR)基因mdr1反义寡核苷酸体内逆转肿瘤耐药的作用。方法 采用白血病耐药细胞株细胞移植于胸腺缺陷裸小鼠(BALB/C)皮下,建立肿瘤耐药模型,局部或腹腔注射mdr1反义DNA,或以脂质体Lipofectin为载体,腹腔注射mdr1反义DNA,经柔红霉素(DNR)和鬼臼乙叉甙(VP-16)联合化疗。结果 实验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从用药后的第5 ̄6天开始,实验组肿瘤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肝炎T细胞亚群和几种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雯  董永绥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12):641-644
为了探讨小儿病毒性肝炎发病的细胞免疫机制,应用不标记抗体桥联酶标技术(APAAP法)检测了56例病毒性肝炎患儿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膜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表达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了49例病毒性肝炎患儿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PBMCs)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和8(IL-6、IL-8)及α干扰素(IFN-α)浓度。结果显示: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急性期、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及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组与正常对照比较,CD4细胞降低,CD8细胞升高。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前,甲肝急性期患儿mIL-2R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用PHA刺激后,各组mIL-2R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刺激前,但乙肝及丙肝组mIL-2R表达率与正常对照比较则明显降低。甲肝急性期、乙肝及丙肝患儿PBMCsTNFα、IL-6、IL-8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α干扰素(IFN-α)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甲肝恢复期CD4、CD8和PHA刺激前PBMC上mIL-2R表达率以及上述各细胞因子水平均恢复正常。提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小儿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及肝损害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感染情况及感染后细胞免疫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8例RSV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PBMC内RSV及其A、B亚型抗原进行了检测;采用APAAP法、MTT比色法和ELISA法对T细胞亚群及T细胞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PBMC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和可溶性IL-2受体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8例RSV感染患儿中7例PBMC内可检测到RSV抗原;11例RSVA亚型感染者5例PBMC内均为RSVA亚型阳性,7例RSVB型感染者2例B亚型阳性;7例恢复期和10例对照组患儿均为阴性;发病3天以内PBMC中RSV抗原阳性者多于3天以后(P<0.05)。RSV感染组PBMC内RSV抗原阳性者,CD4细胞比率和IL-2水平均低于阴性者(t=2.38,2.40,P值均<0.05)。提示:RSV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PBMC可被RSV感染,可能由此加重免疫活性细胞损害,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6.
肾病综合征患儿骨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66例不同病期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血清钙离子(ICa)、骨钙素(BGP)、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骨密度(BMC)及腕骨X线变化。结果表明:①NS患儿存在骨代谢异常;②在反映骨代谢变化时,BGP及NTX较BMC、X线摄片敏感,可作为肾性骨病早期改变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窒息新生儿的血浆前列腺素,血栓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窒息新生儿的血浆前列腺素、血栓素变化闵晓华,江澜本组测定28例出生时有窒息的新生儿血浆前列腺素及血栓素(TXA_2)的最终产物6-酮-前列腺素F_(1α)(6-K-PGF_(1α))、TXB_2,旨在了解其变化及与窒息程度的关系。1.研究对象:窒息组...  相似文献   

18.
生长发育迟缓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提高由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轴异常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别收集门诊68例生长发育迟缓儿童运动激发试验前后2次血清和14例住院患儿药物激发试验10次血标本,用免疫放射计量(IRMA)方法测定IGF-1,IGF-2和IGFBP-3,放免方法(RIA)测定GH。结果药物激发试验GH水平与IGF-1,IGF-2和IGFBP-3测定一致。运动激发试验根据运动后GH水平及身高百分位的情况将68例分为3组:GH<50μg/L,50~100μg/L,>100μg/L。GH<50μg/L组14例,其中10例身高小于第3百分位,其IGF-1,IGF-2和IGFBP-3水平分别是(39±20),(274±122),(420±210)nmol/L,低于正常值(P<001),GH水平与IGF-1,IGF-2和IGFBP-3相符。结论用运动激发试验联合测定GH、IGF-1和IGFBP-3三项指标可以提高由于GH-IGF轴异常所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对发育期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质(SPs)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孕19天早产大鼠肺组织块及肺Ⅱ型细胞培养,检测SPs(SP-A、SP-B和SP-C)基因表达。结果:单纯使用TGF-β3对SP-A、SP-B、SP-C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但TGF-β3可明显抑制100nmol/ml地塞米松增加SP-B、SP-C基因表达的效应,随TGF-β3浓度增加抑制显著。TGF-β3并非直接作用于肺Ⅱ型上皮细胞,而是以成纤维细胞为介导产生抑制效应。TGF-β3对地塞米松增加SP-A基因表达无影响。提示:TGF-β3对肺发育期SPs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不理想可能与TGF-β3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诊断儿童膀胱出口梗阻的方法。对方法:对31例下尿路功能障碍儿童进行排尿期压力-流率测定。采用骨上膀胱穿刺管法测定膀胱压力,同步测定直肠压,尿流率及外插约肌肌电图,按A-G列线图及P-Q图诊断BOO,应用直线PURR及Schafer列线图将BOO争为7度;应用压力-流率-EMA测定将逼尿肌-尿道外插约肌协同失调分为Ⅰ型,Ⅱ型,Ⅲ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