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将ICU收治的ARDS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2组患者均予控制原发病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每日1~2剂口服或鼻饲。治疗3周对2组患者基本情况评分及应用抗生素时间,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DDDS)以及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Marshall评分治疗组为(5.23±2.25)分,与对照组(6.10±1.42)分比较P<0.05;APACHEⅡ评分治疗组为(10.36±4.78)分,与对照组(14.31±2.13)分比较P<0.05;PaO2/FiO2治疗组为(342.00±56.34)mmHg,与对照组(296.00±42.63)mmHg比较(P<0.05);2组应用抗生素时间、抗生素使用率、DDDS、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ICU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ARD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王海平 《中医药研究》2011,(11):1390-1391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更年期女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单一治疗设计方案。共入选更年期女性患者35例,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的轻中度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给予比索洛尔5mg,每天一次,治疗4周,如血压大于140/90mmHg,则服用比索洛尔10mg,每天一次,共8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记录血压、心率、空腹血糖(FBG)、血脂、血清雌二醇(E2)。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时收缩压/舒张压分别降低14.2/9.0mmHg(P〈0.01),治疗8周时收缩压/舒张压分别降低27.9/15.8mmHg(P〈0.01)。治疗前平均心率86.8/min,治疗4周后降至76/min(P〈0.01),治疗8周时继续下降至68/min(P〈0.01)。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血脂、血清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结论比索洛尔治疗更年期女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明显,对心率有良好控制,对血糖、血脂、血清雌二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按时开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57例诊为Ⅰ或Ⅱ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灵龟八法治疗组28例,按照灵龟八法按时开穴治疗,药物对照组29例,使用开搏通治疗;观察两组实验前后降压效果、临床疗效、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并将这两组分别与29例正常参照组(健康人)治疗前的血浆内皮素水平比较。结果:正常参照组平均血浆内皮素值为131.16±25.28ng/l。灵龟八法组治疗前平均血浆内皮素值为174.81±49.76ng/l,平均收缩压值为155.71±13.14mmHg,平均舒张压值为93.11±7.01mmHg;治疗后平均血浆内皮素值为85.72±34.55ng/l,平均收缩压值为130.93±6.46mmHg,平均舒张压值为81.11±5.22mmHg。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平均血浆内皮素值为154.35±28.70ng/l,平均收缩压值为156.00±7.95mmHg,平均舒张压值为91.79±7.28mmHg;治疗后平均血浆内皮素值为86.28±42.53ng/l,平均收缩压值为129.24±7.41mmHg,平均舒张压值为79.72±5.39mmHg。临床疗效上,灵龟八法组治疗治愈15例,好转13例;药物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13例,无效5例。结论: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在血浆内皮素间存在显著差异。灵龟八法组及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的降低血浆内皮素的作用,两组降低血浆内皮素效果无显著差异,作用是相当的。灵龟八法组及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的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作用,有显著或非常显著降压意义;两组在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作用是相当的。临床上疗效的比较,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灵龟八法组在改善眩晕症状方面优于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疝气手术应用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疝气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气管插入导管,实验组实施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T1时心率为(113.21±12.67)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1.23±0.61)mmHg,对照组T1时心率为(136.25±0.58)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36.25±0.58) mmHg;实验组T3时心率为(127.36±0.53)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9.4±7.53) mmHg,对照组T3时心率为(140.26±1.68)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03.36±8.74)mmHg,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T1、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T2时心率为(112.26±10.32)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2.64±7.51) mmHg,对照组在T2时心率为(142.38±9.58)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01.21±7.21)mmHg,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T2时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气儿童应用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可使患几心率、动脉压明显降低,安全稳定,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动态血压参数与静息心率(RHR)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37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质量指数(MBI)、空腹血糖(FBG)、血脂的测量,同时行心电图、动态血压的检查。按RHR水平分为4组。RHR1组94例,RHR≤65次/min;RHR2纽90例,65次/min〈RHR≤75次/min;RHR3纽107例,75次/min〈RHR≤85次/min;RHR4组79例,RHR〉85次/min。此外,依据高血压合并不同代谢异常分为:单纯高血压为1组,高血压合并BMI、FBG、血脂三者中一项异常者为2组,高血压合并三者中的两项或以上异常者为3组。结果RHR增高的同时,BMI、FBG、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也升高。(P〈0.05或P〈0.01),且MBI、FBG、血脂三者的异常与高血压的聚集性也增加(P〈0.05);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h脉压(24hPP)、白昼脉压(dPP)、夜间脉压(nPP),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24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仅在RHR4与RHR1、RHR2、RHR3及RHR3与RHR1中升高明显(P〈0.05)。结论RHR的增加的同时,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程度与比例均增加,同时血压也呈进行性增加,故控制血压的同时应注重心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及二花冰块结合传统护理方法在腭裂术后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腭裂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在腭裂术后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0.9%盐水棉球擦洗、3%双氧水漱口,3次/d)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与自制白及二花冰块(5~6次/d,1粒/次)口含交替使用的方法进行护理,5~7天后观察2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肿胀消失时间、渗血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伤口感染率、复裂或腭瘘发生率情况。结果: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试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χ2=26.8304, P<0.001);肿胀消失时间试验组为(2.8±0.6)d明显短于对照组(3.1±0.5)d(t=3.4883,P<0.01);渗血消失时间试验组为(30.7±9.4)h明显短于对照组(35.1±10.3)h(t=2.8571,P<0.01);伤口愈合时间试验组(11.8±2.9)d明显短于对照组(13.5±3.2)d(t=3.617,P<0.01);试验组伤口感染率为2.44%(2/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9%(10/82)(χ2=4.4057,P<0.05);复裂或腭瘘发生率试验组为7.32%(6/82),与对照组的9.76%(8/82)比较χ2=0.3132,P>0.05。结论:口含白及二花冰块在减轻腭裂术后并发症,促使伤口愈合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门诊输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观察2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服务(技能操作、疼痛程度和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4.36±4.89)分和(43.80±4.29)分,低于对照组的(47.68±4.77)分和(47.04±4.09)分(P<0.05);观察组技能操作满意度、疼痛程度和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68±2.98)分、(92.28±3.31)分和(94.96±3.30)分,高于对照组的(89.56±3.06)分、(89.16±2.97)分和(92.32±2.88)分(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改善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SUA)与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30名、高血压1级62例、高血压2级110例、高血压3级135例,检测Hcy、SUA水平,采用动态血压测定收缩压、舒张压标准差以评估BPV,比较它们在不同组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病人Hcy、SUA、白昼收缩压变异随血压分级的升高而增大,SUA与24 h、白昼、夜间收缩压变异呈正相关(r分别为0.135、0.141、0.118,P均<0.05),Hcy与24 h、白昼收缩压变异及舒张压变异呈正相关(r分别为0.203、0.193、0.193 、0.206,P均<0.01).结论 Hcy、SUA、白昼收缩压变异是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不仅要关注血压水平,同时要重视Hcy、SUA、BPV的管理,从而为血压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 案例患者徐某,男,56岁.因胸痛3小时于2010年9月17日步行来诊.门诊查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拟行溶栓治疗收住院.查体:心率122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72/128mmHg,神清,表情自如,双肺无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入院诊断为:①急性心肌梗死(广泛前壁),②高血压病,③极高危组.入科后即予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化验及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扩管降压,但患者病情变化快,很快出现烦躁、气促、冷汗、面色紫绀并迅速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停止(仍有自主呼吸),心电监测示室颤.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呼吸囊加压给氧,予肾上腺素1mg静推,胺碘酮150mg静推,同时准备电除颤.予单向波360J除颤1次,失败.持续胸外按压,2min后心电监护仍显示室颤,再次360J除颤,转为窦性心律,心率15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00/60mmHg,血氧饱和度85%,患者稍烦躁,予吗啡5mg 静推镇静治疗,微泵,注射胺碘酮控制心律,速度为1mg/min.30min后患者神志清,可对答,心率11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85/56mmHg,血氧饱和度91%,患者血压较低,停硝酸甘油,予氯化钠500ml+10%氯化钾15ml静滴补液,氯化钠30ml+多巴胺200ml微泵注射速度为12ml/h,予拜阿司匹林、倍他洛克、氯吡格雷、立普妥口服,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观察2h患者未再出现心律失常,心率10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12/76mmhg,血氧饱和度95%,转上级医院行PCI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在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2例全麻择期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ASA Ⅰ~Ⅱ级.排除有既往心血管病史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诱导麻醉采用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5ug/kg,异丙酚1.5mg/kg,维库溴铵4mg静注.实验组在2min后采用艾司洛尔1.0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成10ml静注,对照组则采用生理盐水10ml静注.观察麻醉诱导前(安静状态时)、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1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管插管前收缩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1min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1min的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全麻诱导期使用一定量的艾司洛尔,可减少全麻气管插管造成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七花总皂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以SHR为研究对象,ACL—NIBP鼠尾无创血压测量分析系统录给药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三七花总皂苷对SHR收缩压、舒张压有一定降低作用(P〈0.05,P〈0.01),存在剂量相关性,但对心率影响小。结论:七花总皂苷对SHR大鼠具有降低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左心衰无创正压通气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43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丙泊酚组和对照组,3组抗心衰药物方案相同,在此基础上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右美托咪定组、丙泊酚组上机后30min、60min氧和指数、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30min、60min HR、RR较对照组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30min、60minHR、RR、SpO2、氧和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0 min3组生命体征、氧和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无创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P〈0.05),丙泊酚组和对照组无创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改有创通气率右美托咪定组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和对照组(P〈0.05),丙泊酚组和对照组无创改有创通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无创正压通气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能短期内改善氧和、稳定生命体征,缩短无创通气时间,提高治疗舒适度,未增加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率和病死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心力衰竭(acuteheartfailure,AHF)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诊断为AHF的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每组30例。西医对照组给予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抗感染等对症治疗;针刺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针刺相关经络穴位,每天1次,连续针刺5天。两组患者均通过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ulse—indicatedcontinuouscardiacoutput,PiCCO)监测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1)、每搏输出量指数(SI)、左心做功指数(LCWI),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lCU住院时间、再次住院率及28天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5天后,CI、Sl、LCW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HR、MAP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针刺治疗组CI、SI、LCWI升高更为明显(P〈0.05),而两组HIR、MAP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入院第1天相比较,针刺治疗组Cl、Sl、LCWl从第2天开始出现明显升高,HR从第4天出现下降,MAP从第5天出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医对照组中CJ、SI、LCWJ从第3天开始升高,HIR、MAP均从第5天出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医对照组比较,针刺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再次住院率及28天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结合针刺治疗可能增强A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许玲 《亚太传统医药》2013,(11):183-18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心脏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30例)加服银杏叶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的心脏功能参数和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差异不显著(P〉O.05),治疗后的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TC、TG、LDL—C水平差异显著(P〈O.05)。两组治疗前的EF、CO、EDD、CI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EF、CO、EDD水平均有所改善(P〈O.05),但其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EF、CO、EDD、CI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的EF、CO、EDD、CI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和血脂水平,值得I】盘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的疗效.方法:2010年0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无创通气.检测两组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呼吸频率,住院时间、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在PH、PaO2 PaCO2、心率、呼吸频率的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8例CABG术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治疗。2组均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及E/A值]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LVEDD、LAD、CO、LVEF、E峰、A峰、E/A及心功能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改善CABG术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颗粒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100例在此基础上予益气化瘀颗粒,对照组100例予安慰剂。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对2组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疗效进行比较,评价2组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后心功能Ⅰ级及Ⅲ级者所占比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Ⅰ级及Ⅲ级者所占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LVEF值<30%者、30%~40%者及>45%者所占比率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LVEF值30%~40%者、>45%者所占比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气虚血瘀证候总有效率91.7%,对照组53.2%,2组中医气虚血瘀证候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化瘀颗粒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女性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MH)的患病情况及血压与心率的关系。方法:收集就诊血压正常的232例肥胖组及241例健康对照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比分析两组的静息心率(RHR)及ABPM等各项监测指标。结果:肥胖组MH发生率为31.9%,对照组为13.7%(x2=21.35,P〈0.01);肥胖组24小时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24小时心率和日间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伴MH组(139例)24小时心率和日间心率高于单纯肥胖组(93例)(P〈0.05)。结论:心率增加可能参与了女性肥胖患者MH的发病过程,ABPM可作为诊断女性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将3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4例和对照组15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综合的健康教育,观察2组出院时、出院后12个月时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二级预防行为的掌握情况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二级预防行为掌握率出院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个月时2组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5)。收缩压、舒张压出院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个月时2组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二级预防行为掌握率,并可改善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