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先天性腭裂的手术修复及其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余波  罗锐  张萍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3):349-350
目的:探讨腭裂修复术手术方法及技巧对腭裂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97例先天性腭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腭裂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术式,对手术方法及技巧进行总结,探讨腭裂修复术式的选择和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结果:97例先天性腭裂患者,92例伤口Ⅰ期愈合,2例软腭穿孔,3例悬雍垂不全裂开。术后复诊的68位患者,语音恢复效果满意者26例,明显改善14例,语音不良28例。结论:手术方法以两瓣法为首选,软硬腭交界处鼻腔粘膜均应切断,手术操做应轻柔,不仅要关闭裂隙,还应使软腭达到足够的长度和动度,重建良好”腭咽闭合”,术中止血应彻底,术后应预防伤口感染和加强护理。出院后应积极进行语音训练。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腭裂是人类最常见的发育畸形之一,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语音功能。腭裂患者语音功能障碍,并不完全随着腭裂畸形的修复而消失,术后发音障碍仍然是一个普遍问题。导致腭裂术后语音障碍的因素很多,如:腭裂的严重程度、腭裂修复时机、腭裂修复方法及术后语音治疗等,本文就可能影响腭裂患者术后语音功能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咽扩约肌成形术对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腭裂修复术后1年以上,经语音训练仍有语音障碍,分别令其朗读《汉语腭裂字表》同时录音,然后7名听力语音正常的医护人员试听录音并计算正确率,正确率在70%以下患者20例,分别行咽扩约肌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前语音正常0人,基本正常0人,中度发音异常11人,明显发音异常14人,严重发音异常5人。术后语音正常16人,基本正常11人,中度发音异常2人,明显发音异常1人,严重发音异常0人。结论:咽扩约肌成形术能使腭裂术后仍有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语音明显改善,并对本法优点与作用,手术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大龄腭裂患者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及其语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对大龄(8岁以上)腭裂患者的特点,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并研究其对语音的影响,以提高修复效果。方法:对24例大龄腭裂患者行腭裂裂隙关闭手术以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评价患者鼻漏气及过重鼻音改善情况。结果:24例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Ⅰ期愈合,软腭后退良好,腭咽闭合改善明显,为发音创造了条件,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同时采用腭裂关闭术及咽成形术的方法修复,有利于改善软腭的形态和发音。  相似文献   

5.
腭裂患者术后语音矫治的临床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索腭裂患者的汉语语音训练方法,改善腭裂患者术后的语音功能。方法:对14名在我院行腭裂修复术的术后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进行语音训练。治疗前后均进行语音清晰度、测试音节频谱特性的评价。结果:经过语音训练,患者语音清晰度由32.14%提高到78.29%,经t检验,差异显著(P<0.01),测试音节辅音频谱特征性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该语音矫治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术后积极进行语音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语音状况,计算机频谱分析为我们评估语音矫治的疗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兰氏和双反Z法腭裂修复术后患儿的语音清晰度,寻找重建腭咽闭合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3年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先天性软腭裂患儿69例,其中行双反Z法腭裂修复术35例(双反Z法组),行兰氏法腭裂修复术34例(兰氏法组)。患儿3.5岁后随访,由3名语音师进行单盲性审听,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语音清晰度。结果语音测评结果显示,双反Z法组患儿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平均达到88.72%±6.05%,明显高于兰氏法组的71.31%±3.46%,语音改善明显。结论双反Z法能够充分缩小咽腔、延长软腭,重建软腭肌肉结构,更有利于恢复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单纯行裂隙关闭术和同期行咽后壁咽成形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研究,评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4例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和12例单纯行裂隙关闭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应用通用音频谱分析系统,对本组术后患者腭裂语音进行声学分析.结果 所有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临床Ⅰ期愈合,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的修复组,术后发音明显优于单纯行裂隙关闭组.结论 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是提高腭咽闭合和改善发音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单纯行裂隙关闭术和同期行咽后壁咽成形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研究,评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和12例单纯行裂隙关闭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应用通用音频谱分析系统,对本组术后患者腭裂语音进行声学分析.结果所有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临床Ⅰ期愈合,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的修复组,术后发音明显优于单纯行裂隙关闭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是提高腭咽闭合和改善发音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运用声学技术分析腭裂患者术后的辅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腭裂术后不同腭咽闭合状况患者的语音声学特征,为腭裂患者语音矫治过程中的语音评价提供新的方法。方法:运用语音分析软件Speech Analyzer1.5对健康人、腭裂术后VPI患者、腭裂术后VPC患者进行/pa/ /ka/ /si/ /xi/ /zi/ /qi/音的语图分析,比较各组空白间隙、冲直条、噪音乱纹的出现率。结果:术后VPI组患者与VPC组患者在塞音、塞擦音冲直条、空白间隙以及擦音乱纹出现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术后VPC患者与正常组在上述各指标方面也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计算机语音分析技术可以评估患者的腭咽闭合状况,腭咽闭合不是影响腭裂患者语音发育的唯一条件,腭裂术后语音矫治的重点应在辅音训练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腭裂术后患者的汉语语音清晰度。方法:对30例腭裂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语音训练,包括训练前后语音清晰度测试、吹气训练及序列语音训练(单音→音节→词组→短句→短文)。结果:患者语音清晰度从训练前的49.2%提高到训练后的平均95.4%,平均提高了46.2%,经t检验,具有极显著差异。结论:语音训练能纠正腭裂术后患者的代偿性发音习惯,使语音清晰度提高到与正常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