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分析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并探讨价值。方法:分析38例经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肠镜或手术证实的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结合临床表现、病变的分布等方面,对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进行总结。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在不同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X线表现特征。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是目前X线检查方法之一,安全性好,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气钡双对比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07年10月~2011年10月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对以上患者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溃疡性结肠炎在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中的影像学特点。结果:经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溃疡性结肠炎侵犯黏膜下层最多,占66.67%。其病变侵犯的程度不同,X线的表现也各不相同。结论: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能够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以及对其病情判断的检查手段之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气钡双重造影的X线表现乔泮芹(徐州市财贸职工医院放射科221005)本文总结了16例溃疡性结肠炎气钡双重造影的X线表现特点,并对其诊断价值、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52.1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X线表现。方法对我院经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诊断为结肠癌的56例患者的X线征象进行分析。结果X线表现显示肿瘤部位准确率100%,X线诊断与手术病理证实符合率96.6%,主要X线表现为充盈缺损,肠管狭窄,边缘僵硬,不规则龛影和环堤,黏膜破坏。结论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诊断符合率高,它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在小儿消化性溃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经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儿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儿中,胃溃疡6例(16.7%),十二指肠溃疡30例(83.3%),龛影是溃疡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形态改变、龛影周围粘膜纠集、胃液增多、蠕动改变、局部压痛等;结论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方法简单,检查范围全面,诊断结论可靠,患儿容易接受,是小儿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累及范围和数字化双对比结肠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病理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数字化双对比结肠造影X线表现。结果点片状的不规则的钡斑影30例,针刺状龛影30例,锯齿样龛影19例,不规则的多发的充盈缺损影12例,铅管征4例,直肠后壁和骶骨前方的间隙增宽3例。结论数字化双对比结肠造影能很好地显示结肠黏膜的小溃疡和累及的范围,能对溃疡性结肠炎准确诊断,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立国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183-183
目的:探讨并评价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造影表现。X线表现为:肠腔狭窄、肠壁僵硬、黏膜破坏、充盈缺损、龛影、肠腔大小及蠕动的改变。结论: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目前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孙永康 《中外医疗》2009,28(31):188-189
目的研究分析贲门癌的气钡双对比连影的X线表现,提高对贲门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本文对39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贲门癌的胃双对比钡餐造影X线表现分析。结果贲门部软组织肿块(35例),表现为结节状、分叶状、半球形;贲门区龛影(5例),多数为浅龛影;食道下段浸润(32例),呈索条状粘膜下浸润;胃体小弯侧僵硬(9倒),小弯侧胃壁僵硬,与正常胃壁闯形成小切迹或凹陷,粘膜变平.消失。结论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贲门癌的首选方法。良好的双对比钡餐造影,取多体位、不同角度,全方位观察,可以提高贲门癌的X线捡出率。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结肠炎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结肠炎最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上较少见,对我院收治并经结肠气钡对比造影检查确诊的7例进行X线征象分析。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1985~1998年收治的腹痛或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通过结肠气钡对比造影,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7例。男∶女比为3∶4.年龄42~68y。方法。温生理盐水作清洁灌肠,然后作气钡双重造影。X线表现:①管壁措压征象7例(100%)。②管壁呈锯齿状改变4例(57%)。③管壁向心性狭窄3例(4%)。④多发性龛影4例(57%)。⑤横脊征2例(28%)。病变范围:10~15cm2例,15~25cml例,25cm以上4例。所有病例均表现…  相似文献   

10.
早期食管癌气钡双重对比和低张气钡双重对比的X线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 18例怀疑早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法检查 ,并对其中 6例食管轻度扩张不良者进行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对用上述两种 X线检查初步判断为早期癌的病例行食管镜组织活检 ,确诊后手术切除 ,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 :单独采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法 ,基本可以观察到早期溃疡型癌病变的以小而多的龛影为特征的 X线征象及早期增生型癌病变的以充盈缺损为特征的 X线特征。而采用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可以观察早期浸润型癌病变的局限性管壁僵硬、内凹的 X线特征。若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可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 ,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球后溃疡的 X线诊断。方法 :对 34例球后溃疡的 X线表现作出分析。结果 :经过 34例比较典型的球后溃疡的 X线诊断 ,体会到在进行气钡双重造影时 ,适当的体位能较好地显示病灶部位。而龛影和局部肠管狭窄为球后溃疡的主要X线表现 ,另外还表现为黏膜改变和局部激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窦变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例胃窦变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120例患者为胃内疾病,80例患者为胃外疾病。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在诊断患者胃窦炎、胃窦癌中具有很高的确诊诊断率。结论: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窦变形患者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不同的疾病中诊断效果各具差异。  相似文献   

13.
早期食管癌气钡双重对比和低张力钡双重对比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8例怀疑早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法检查,并对其中6例食管轻度扩张不良者进行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对用上述两种X线检查初步判断为早期癌的病例行食管镜组织活检,确诊后手术切除,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单独采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法,基本可以观察到早期溃疡型癌病变的以小而多的龛影为特征的X线征象及早期增生型癌病变的以充盈缺损为特征的X线特征,而采用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可以观察早期浸润型癌病变的局限性管壁僵硬,内凹的X线特征,若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减少癌诊。  相似文献   

14.
邓松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9,22(3):179-180,182
目的:探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结肠癌病例X线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肠腔显示面好,病变的形态、大小及范围显示清楚,完全达到结肠癌影像诊断要求。结论: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结肠癌的安全、有效、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线诊断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表现。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5例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进行X线图像及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15例中,共发现病灶31个,其中食管-食管型6例,病灶13个;食管-胃型5例,病灶10个;胃-胃型4例,病灶8个。X线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龛影,黏膜中断、破坏、钡剂通过受阻。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诊断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食管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在食管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三年来在我院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69例X线钡餐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结果食管中上段病变15例,中段38例,下段16例。癌灶长度〈1cm8例,1-3cm51例,〉3cm10例。髓质型25例,蕈伞型17例,硬化型12例、溃疡型15例。与正常图片比较,X线钡透下病变:充盈缺损31例,管腔狭窄17例,龛影10例,黏膜皱襞改变11例。结论应用食管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能够在疾病早期既能发现食管黏膜层的变化,同时还是诊断食管癌术后常规及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并评价小肠双重对比造影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造影表现。结果 小肠腺癌7例,平滑肌瘤及平滑肌肉瘤5例,淋巴瘤4例,腺瘤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1例,血管瘤1例。主要X线表现为:充盈缺损;龛影;肠腔狭窄;肠壁僵硬、黏膜破坏;肠腔大小及蠕动的改变。结论 小肠双重对比造影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目前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杜松楠 《黑龙江医学》2006,30(11):854-855
目的分析评价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经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的200例病例。重点研究79例有阳性改变的病例,尤其是着重研讨了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的X线表现。结果通过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的病例均能清晰地显示胃的轮廓,胃的微细结构,有的病例可以显示出腔壁线和胃的微小变化。结论气钡双重造影是上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早期胃癌的不可取代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X线表现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总结了经胃肠气钡双重造影及手术证实的17例早期胃癌X线表现,并与其浸润深度作对照分析。结果经手术证实的17例,黏膜内癌主要表现为胃壁舒张度减低,轮廓线模糊,胃小区增大,出现大小不等颗粒样阴影,胃小沟模糊紊乱。黏膜下癌主要表现胃壁僵直,局部密度增高,有小的充盈缺损,不规则龛影,局部粘膜皱壁粗大僵直,中断,胃小区,小沟破坏。早期胃癌有功能性改变:异常收缩,滞留液增多。结论胃肠气钡双重造影对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有一条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造影在十二指肠球部微小溃疡(溃疡直径小于4 mm)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1月—6月间经X线气钡双重造影明确诊断的50例十二指肠球部微小溃疡患者,对其X线表现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十二指肠球部微小溃疡患者中,溃疡发生在后壁31例、前壁19例;溃疡直径2 mm 25例,3 mm 25例;6例经内镜验证,全部患者均经内科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消失;其中有8例患者疗程结束后经X线气钡双重造影复查溃疡愈合消失。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十二指肠球部微小溃疡首选而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