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科素来被称作“哑科”,由于患儿人群的特殊性,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之间容易产生纠纷,护患关系日趋紧张。有效的护患沟通有利于增加护患之间感情,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有利于获得患儿完整的病情资料,为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现将工作中积累的一些沟通技巧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找到更好的沟通方法,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消除矛盾隐患,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诊观察室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后的患者满意度。方法:于2009年2~7月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采用科学的管理加强护患沟通。结果:护患沟通流程管理实施前(2008年2~7月)患者满意度为80%,实施后(2009年2~7月)为95%。结论:针对急诊留观病人的特点,采用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加强护患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培养护理人员沟通和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可解决服务差错,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可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儿科门诊预分诊中的优化应用。方法:总结本院儿科门诊预分诊护士护患沟通的技巧及优化应用。结果:合理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够使护士更加准确可靠的判断病情,能够消除患儿及家属的不良情绪,有助于患儿的治疗。结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护患沟通,能够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对策,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分析医院城北急诊科近两年来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结果:通过开展护理人员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增强护士职业素养,提高病人及家属间的沟通,规范收费制度,有助于控制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护患纠纷防范对策可行,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沟通技巧由语言和非语言构成,护患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护士在与病人进行沟通时应熟练掌握各种交流形式的特点和效果,并有选择地加以灵活应用。另外,在沟通过程中,护士还应加强有效沟通,减少护患纠纷。本文通过对护患沟通技巧、方法的总结,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以营造和谐理想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对策。方法:通过病人对护理方面的投诉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原因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法律意识、业务素质、沟通障碍等。结论: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加强护患沟通是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必须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护理服务意识和自觉性,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学会怎样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不仅能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还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现将护患沟通技巧在普外科的几点运用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门诊补液室护理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实现护患之间零纠纷,解决那些由于语言使用不当、护患信息不足、技术不够专业、过多使用专业术语、解释不到位等原因而带来的护患误解或引起的病人及家属的不满,防止纠纷的产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在门诊补液室护理过程中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护患沟通,如:预防性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等;同时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沟通技巧进行护患沟通,如:安慰性语言、赞美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告知性语言、鼓励性语言、形体语言、询问性语言等达到护患问的沟通。结论:有效的护理沟通技巧可以为门诊补液室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可以促进护患合作、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防病能力。  相似文献   

9.
实践证明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护患沟通,能够密切护患关系、增加护患感情、提高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现代护理工作中护患的有效沟通起主导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可以防止发生护患纠纷,同时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护士专业知识的提高,必须适应医院工作及患者家属的要求,减少医疗纠纷并且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险认知防护网清单用于重症监护室探视管理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起ICU调整探视管理方案,实行风险认知防护网清单管理,成立由护士长牵头的管理小组,负责风险认知防护网清单的设计与配套管理制度的构建,内容包括ICU护理质量清单、ICU患者家属探视回答规范、ICU患者家属沟通常见问题应对等,囊括了ICU患者的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床位护理、导管护理等条目。将2019年1~9月设为实施后,2018年4~12月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家属对探视管理制度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家属的投诉率和护患纠纷率。结果:实施后ICU患者家属在探视时间安排、患者病情反馈、解释说明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ICU患者家属的护理投诉率和护患纠纷率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风险认知防护网清单应用于ICU的探视管理工作,能够显著提高管理质量,改善患者家属的探视满意度评价,控制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慨念也发生了巨走的转变,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转变护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护理服务意识和自党性,学会怎样与患者、家属、医师、同事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沟通,掌握护患关系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以达到护患有效交流的目的,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工作中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及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医院儿科病区所发生的护患纠纷88例,对纠纷发生的原因和家属关心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策。结果:儿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很多,可分为护士、家属、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结论: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应从提高护士认知度、提升服务理念、加强护患沟通、细化管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儿科护理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实现护患之间零纠纷,解决那些由于语言使用不当、护患信息不足、技术不够专业、过多使用专业术语、解释不到位等原因而带来的护患误解或引起的病人及家属的不满,防止纠纷的产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采取一下几种方式进行护患沟通,如:预防性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等;同时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沟通技巧进行护患沟通,如:安慰性语言、赞美性语言、解耠性语言、告知性语言、鼓励性语言、形体语言、询问性语吾等达到护患间的沟通.结论:有效的护理沟通技巧可以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可以维护患方知情同意权、可以促进护患合作、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防病能力.  相似文献   

15.
护患交谈是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举措之一,我们对护患交谈进行精心准备和周密实施,不但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或杜绝了护患纠纷,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探讨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我院急诊科2005年-2010年发生的护患纠纷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原因,服务态度差占35%;病人及家属对医疗过程的误解占25%;业务技术水平不够熟练占15%;医疗收费不明占15%;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占10%。结论护患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服务意识不强,换位思维不够;法律意识淡薄,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病人及家属对医疗过程的误解及期望值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临床护患关系纠纷发生的原因,探讨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护士自身休养,规范其职业行为,掌握语言沟通技巧,加强护患沟通,使护理工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结果通过学习提高了语言沟通能力,增加了护患关系,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灵活应用语言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及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护理工作直接面对患者和家属,因患者及家属认知上的偏差或沟通不畅等原因容易出现纠纷,本文分析了护患纠纷产出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避免护患纠纷的对策:1、增强护患沟通能力和技巧,加强护理工作中的服务意识;2、强化护理制度,遵守操作规范,保证护理质量;3、注重护理细节,消除纠纷隐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减少分娩室护患纠纷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分析2016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绍兴市柯桥区妇幼保健院分娩室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并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找出减少分娩室护患纠纷的解决办法。比较分析分娩室在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前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分娩室护患纠纷发生率在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后显著低于实施前;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提高分娩室医护人员工作素养和责任心,显著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服务补救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服务补救措施处理护患纠纷,分析服务补救措施对患者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应用服务补救措施后,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3.3%提高到95.6%,护患纠纷的发生率由0.03%下降到0.01%。结论:服务补救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使护理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