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艳会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3):165-16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32例重度颅脑损伤器官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采取相关呼吸道护理方法后,除10例患者由于颅脑严重损伤导致死亡外,其他22例患者均成功拔出气管,5例发生肺部感染。结论: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可提高抢救率,减少肺部感染率,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对69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69例中,52例神志恢复,7例为植物状态,10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精心采取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发生应激性溃疡2例、肺部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2例、中枢性高热2例,死亡1例,致残2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病患临床安全程度,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开展责任制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为患者提供全程、人文性、连续的护理。结果:优质服务的开展,加强护患沟通,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护士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后评价100名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服务能力,观察我院门诊300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服务培训后,各型护理人员服务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多元化的优质服务培训模式,能提高护士的优质服务能力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张晓菲 《新中医》2015,47(6):312-314
目的 :观察脑外科颅脑损伤病人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方法 :52例颅脑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给予综合护理,包括1心理护理;2常规护理;3呼吸道护理;4并发症的护理;5康复期护理。结果:护理后1组61.5%,2级28.8%,3级7.7%,无5级。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常满意48.1%,基本满意36.5%,满意15.4%,不满意3.8%,总满意度84.6%。结论:给予颅脑损伤患者全面细致精心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减少死亡率,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服务病房的有效方法,提高护理整体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改变服务理念,调整工作模式,拓展专科内涵,提供人性化服务,感受亲情护理.结果:通过创建优质服务病房,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3%上升到98%.结论: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房,可提高护理质量,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李瑾  张静 《光明中医》2013,28(1):180-181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模式病房的有效方法与效果。方法强化优质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倡导护士责任包干制,拓展专科护理内涵,夯实健康指导,完善绩效考核。结果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病房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夯实了基础护理,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护士的配合与护理的主意事项.方法:收集35例颅脑损伤患者,对患者的手术进行配合与护理.进而分析手术室颅脑损伤手术的注意事项.结果:抢救成功31例,死亡4例.结论:良好的手术配合与护理,能促进颅脑损伤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消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有效方法与效果.方法 培育优质服务理念、加强基础护理及健康指导、调整护理工作模式、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开展护理质量检查和满意度调查.结果 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病人满意度、对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可提高住院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ICU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我院ICU2006年-2007年收治的53例颅脑损伤病人在治疗、护理原发伤、保护和恢复脑功能的同时,加强了对氧疗的治疗及护理。结果:吸氧可以降低脑组织耗氧量、迅速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降低颅脑损伤病人病死率,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主要治疗措施。结论:氧疗准确、迅速、有效、安全的使用,可提高ICU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与术前及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并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生命体征、手术疗效以及护理质量。结果:患者经治疗后治愈率达77.5%,与护理前相比,患者生命体征、护理质量显著优于手术前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对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4):143-14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期间加强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康复出院53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严密观察病人,术前充分准备,制定完善护理计划实施,可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前提条件.术后进行多系统监护,术后严密细致观察作为预见性处理,同时尽早给予智能训练及康复护理,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结果:I期痊愈92例,II期为中残30例,III期为重残12例,植物人4例,死亡52例,死亡率27.4%.结论:术后严密细致观察作为预见性处理,同时尽早给予智能训练及康复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综合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后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用于门诊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6月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服务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服务,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服务模式用于门诊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万丽亚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7):170-171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意义。方法:对1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护理指导,让他们学会并掌握各种专科护理的方法及技术要领,并参与及单独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接受护理指导的家属能够对患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护理。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实施家属护理,这样既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周期,又节省了医疗资源,还可以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大大降低患者出院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颅脑损伤的护理效果,并加以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25例和个性化护理组(观察组)25例,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GCS评分量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比较研究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的护理中,采取个性化护理的方式对于患者尽早康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临床资料.结果: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66.9%.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抢救率,降低患者的伤残及致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免陪护护理服务在肛肠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混合痔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家属陪护组和免陪护组,通过对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问卷及护理质量考核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的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免陪护护理服务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较家属陪护组高。结论免陪护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深受患者及家属欢迎,并有效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