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它通过呼吸道传播,曾多次引起全球大流行,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重大损失。流感病毒变异率高,传播速度快,控制其危害仍是医学界的一项艰巨的任务。目前治疗和预防流感的方法是药物治疗和接种疫苗,治疗药物多为口服药,疫苗接种多为肌肉注射。流感病毒主要吸附纤毛上皮细胞以及含α- 2,6半乳糖苷唾液酸丰富的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其一旦定植于呼吸道黏膜表面,经吞饮作用,黏附和穿入柱状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进行复制,可短期内导致大量呼吸道上皮细胞受染,受染细胞发生坏死、脱落及局部炎症反应。本文主要综述了流感的局部治疗和预防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90例在门诊行乳腺区段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局部浸润、乳腺后间隙局部区域阻滞、肋间神经阻滞3种方法的局部麻醉(各30例),比较其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实施时间最短;乳腺后间隙局部区域阻滞麻醉镇痛时间最长,注射麻醉药物量最大,优秀麻醉例数最多,为25例。说明3种局部麻醉方法在安全和效果方面各有优缺点,应依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褥疮是昏迷和截瘫及强制性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近年来,国内护理学者为治疗褥疮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由西药治疗转人中药治疗。通过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近两年收治了12例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褥疮患者,用中药治疗,现将治疗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低温盐水局部灌注对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温生理盐水脊髓灌注对兔主动脉阻断致脊髓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2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阻断肾动脉水平腹主动脉60min建立兔脊髓缺血损伤模型,随机分2组(n=10),A组:缺血对照;B组:缺血+脊髓低温盐水灌注。结果 (1)各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别;(2)B组兔下肢功能恢复良好,而A组瘫痪;(3)脊髓形态学显示A组中央灰质聚集性坏死,巨噬细胞浸润,尼氏体消失,核仁模糊,B组未见A组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临床吸脂膨胀浸润液中加入凝血药物对局部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脂肪抽吸中局部应用凝血药的作用。方法 观察临床吸脂患者膨胀浸润液中应用凝血药物和非应用凝血药物脂肪抽吸液血水中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浓度 ,比较两组的差别 ,以判断凝血药对局部出血的影响。结果 应用凝血药物后脂肪抽吸液血水中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浓度较非应用凝血药物后脂肪抽吸液血水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浓度均明显降低 (P <0 .0 1 )。结论 局部应用凝血药物后可以明显减轻吸脂局部出血程度  相似文献   

6.
伍景平 《华中医学杂志》2005,29(4):F004-F004
钙剂是一种高渗溶液,对局部血管有刺激,如果渗到血管外,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可致局部组织坏死。笔者采用单纯热敷和用硫酸镁外敷处理患儿应用葡萄糖酸钙后局部发红或液体渗出血管外不良反应40例,现总结如下。方法与结果一、一般资料2003年6月~2004年6月,在笔者曾工作过的  相似文献   

7.
综合治疗骨肉瘤保留肢体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四肢骨肉瘤保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四肢骨肉瘤病人,根据病变部位、范围、Enneking分期,分别进行了瘤骨灭活再植、在体灭活、局部扩大切除、骨水泥填充、瘤骨切除后自体骨移植关节重建,以及术前、术后局部化疗及放疗。结果 随访0.5~11年,发现30例病人中感染3例,病理骨折1例,腓总神经损伤2例,局部复发6例;2年无瘤生存24例(80%),3年无瘤生存20例(66.7%),5年无瘤生存16例(53.3%)。结论 手术及手术前、后采用局部动脉化疗及局部放疗,是四肢骨肉瘤保肢术的较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局部麻醉是指应用药物暂时阻断身体某一区域的感觉神经传导,患者神志清醒,运动神经保持完好或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滞状态,这种阻滞应完全可逆,不产生组织损害.常用的局部麻醉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静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等.局部麻醉下患者保持神志清醒,对重要脏器功能干扰轻微、麻醉并发症少,但存在止痛不完善,用于小儿和不易合作的成人必须加用基础麻醉或辅助用药的缺陷,若使用不当亦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和麻醉意外,甚至心脏骤停.  相似文献   

9.
随着麻醉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局部麻醉的方法和实路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在满意实施的情况下,局部麻醉是一种十分完美的麻醉方法,它能够使患者、麻醉科医师和外科医师均感到满意和舒适.但是,成功局部麻醉所带来的喜悦只能是大量艰苦工作的结果.局部麻醉的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处理与全身麻醉存在有明显的差别,以下将简述局部麻醉患者的临床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局部封闭治疗慢性局限、肥厚性湿疹慢性局限性湿疹的治疗。方法 在患者的局部皮损处行醋酸曲安奈德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以观察疗效。结果 接受治疗的58例慢性局限,肥厚性湿疹患者,好转为8例,显效15例,治愈30例,未坚持治疗失访5例,经过半年后随访53例患者都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早期病变;放疗和化疗因其毒性和肿瘤的反应性不同而受到限制。在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肿瘤常常引起大气道阻塞,导致  相似文献   

12.
口腔局部麻醉在口腔疾病的医疗诊治过程中属于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临床中常见各种的口腔麻醉并发症,对其相应的防治原则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学宁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41-141
目的探讨和研究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局麻下行乳腺局部病灶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4例乳腺局部病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后进行丙泊酚的靶控输注,同时行低浓度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麻;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静脉输注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和利多卡因局麻,对比两组患者术中镇痛效果,药物用量以及术后反应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86.3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局麻下行乳腺局部病灶切除的麻醉效果显著,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刁建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4,8(11):1027-102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致残性并发症,主要病因是糖尿病下肢中小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及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出现局部皮肤感觉障碍,溃烂、感染、骨髓炎导致截肢。我科在糖尿病足的局部治疗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后局部化疗患者的第一次排便时间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将12例(432人次)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后患者均作5-Fu保留灌肠,其中8例(288人次)为10am左右灌肠,2例(72人次)为10pm左右灌肠,灌肠液量均为120 ml,2例(72人次)为10am左右灌肠,灌肠液量为60 ml,然后,分别对三组病人进行第一次排便时问及其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 相同时间灌肠,灌肠液量少者第一次排便时间延长.相同灌肠液量睡前灌肠者第一次排便时间延长,并且本组患者毒副作用小.结论 睡前、适量的灌肠液,会使局部化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急性软组织损伤,虽并非严重疾病,但如处理不及时,仍会给患者带来相当痛苦。高原低氧环境下,加重了损伤组织血液流速的减慢,康复延迟。我院对10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了局部注射治疗,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溃疡散"散剂用于临床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疗效.方法 选择从2004年-2007年间来我科就诊的124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局部用"溃疡散"散剂治疗RAU.结果 观察组痊愈28例,显效28例,有效率90.3%;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25例,有效率43.6%.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用"溃疡散"散剂治疗RAU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光化学疗法(PUVA)治疗局限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局限型白癜风患者外用0.1%甲氧沙林配合长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结果经1-2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84.62%,病程短,效果好,对紫外线敏感性高的部位皮损疗效更高,副作用小。结论本法避免了口服药的不良副作用,是临床治疗局限型白癜风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斑秃俗称“鬼剃头”,为一种以头发突然片状脱落为临床表现的皮肤病 ,多见于青壮年 ,常因有碍美观而就诊。以往对该病多以外用药或口服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疗效不肯定。山莨菪碱有血管扩张作用 ,可能能使毛乳头处毛细血管扩张 ,作者在临床上采用山莨菪碱局部注射治疗斑秃并进行了观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9名患者均来自于我科门诊 ,符合斑秃的诊断标准[1]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4 3人 ,男 2 4人 ,女 19人 ,年龄 12岁— 5 3岁 (2 7.79± 8.2 9岁 ) ;病程 5天 - 18个月 (中位天数 :75天 )。对照组 36人 ,男 2 1人 ,女 …  相似文献   

20.
张瑜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45-46,100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病灶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表达及术后化疗因素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对4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9%;患者年龄越大,肿瘤临床分期越晚,原发病灶越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越多,局部复发率明显上升。结论乳腺癌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阻断癌复发转移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