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Dixon直肠癌根治术与经腹Dixon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244例Dixon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术107例,与同期具有可比性137例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传统经腹组(P0.05);术中摘除淋巴结个数及不同浸润深度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伤口感染率、黏连性梗阻发生率较经腹组降低(P0.05);腹腔镜组直肠癌性功能和排尿功能保护随访满意度高(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吻合口漏、伤口感染、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825例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825例患者中,出现71例吻合口狭窄(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放疗、未保留左结肠动脉、保护性末段回肠转流术及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ISR)+手工吻合方式与术后吻合口狭窄相关(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放疗,未保留左结肠动脉,ISR+手工吻合方式是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放疗与永久性肠造瘘有关联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69)。结论 术前放疗、未保留左结肠动脉和ISR+手工吻合方式是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外科医生应在围手术期重视吻合口狭窄并警惕术前放疗造成永久性肠造瘘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在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接受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手术的1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8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0 mL:平均淋巴结检出数目13枚。术后3 d肠蠕动恢复,无一例出现术后吻合口瘘,腹部及肛门未见手术切口及明显瘢痕,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4d。随访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复发,1例死于肝转移。随访满1年的患者术后1年排粪次数为1~4次/d,控便时间5 min以上。结论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具有根治、保肛和微创的优点;但应进行严格的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6,(24):195-19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55例,根据有无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对照组无预防性回肠造口,观察并统计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结局。结果两组均无一例在围手术期中死亡;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粪性腹膜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能降低吻合口瘘以及控制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依照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原则,探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技术完成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及吻合的技巧。方法选择性地对2006年6月到2010年7月间收治的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中将远端直肠经肛门外翻拖出后在直视下确定肿瘤远端切缘,完成低位保肛吻合术。结果 5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切缘病检阴性,无吻合口漏,术后恢复顺利,随访8~60个月,35例无瘤生存。结论腹腔镜下直肠游离后,直肠经肛门外翻拖出,可以在直视下确定肿瘤远端安全切缘,可以减少术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肛门结肠直肠套入式吻合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期间79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患者分组,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39例给予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改良Parks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经肛门结肠直肠套入式吻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肛门控便情况、术前及术后8个月时肠道功能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住院、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SKCC)肠道功能问卷各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肛门控便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术后8个月时MSKCC肠道功能、便频便急及排便感觉异常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肛门结肠直肠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的患者可对肠道功能及肛门控便功能进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手术吻合过程均较顺利,未见吻合口裂开,切割圈均完整,术后切缘均病理证实无癌细胞残留,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狭窄;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并发尿潴留2例;随访肝转移1例,无吻合口复发,1年存活率为100%;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普遍好转,无需服用抗泻药和饮食控制。结论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癌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切除术安全可行,熟练的开腹手术经验和腹腔镜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术中保留肛门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35例低位直肠癌利用腹腔镜技术保留肛门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2例行低位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结果35例低位直肠癌利用腹腔镜技术成功保留肛门,无中转开腹及行人造肛门;腹腔镜组术中的失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死亡病例发生。随访2-36个月未发现切口种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只要把握好手术适应症,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完成乙状结肠与直肠或肛管端端吻合的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肛内镜与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0月至201 1年10月浙江金华广福医院收治的6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4例)和经肛内镜组(30例),腹腔镜组在腹腔镜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经肛内镜组在肛内镜下完成手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2年后随访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经肛内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05±10) min和(135 ± 10)min,(96±10)ml和(42 ±9)ml,(88 ±8)min和(53 ±6) min,(17.8±2.3)d和(10.0±2.0)d,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患者发现术后并发症8例(23.5%),其中出血4例、吻合口漏3例、肺部感染1例,而经肛内镜组患者发现9例(30.0%),其中出血3例、肛门失禁3例、肠穿孔 2例、肺部感染1例,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年随访结果发现,腹腔镜组和经肛内镜组在直肠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发生率、2年生存率、2年无瘤生存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肛内镜与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对于早期直肠癌治疗选取经肛内镜治疗,对患者生理影响更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低位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后不同结肠-肛管吻合方式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实施中低位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吻合方式分别采用结肠-肛管直接吻合术(24例),结肠成形-肛管吻合术(19例)。记录术后吻合口情况和术后3个月、12个月时的排便情况。结果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两组无差异。术后3个月、12个月结肠成形组与直接吻合组比较排便频率明显减少(P=0.000),便急感、失禁发生率亦明显少于直接吻合组(P<0.01、P<0.05)。结论结肠成形吻合术术后生活质量优于结肠-肛管直接吻合术。  相似文献   

11.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切除经肛门吻合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我院7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腹腔镜切除经肛门吻合术组(腹腔镜组)和开腹切除经肛门吻合术组(开腹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手术根治效果,于术前(T1)、术后3个月(T2)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根治效果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量、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或P<0.01);两组QLQ-C30、QLQ-CR38评分T2均低于T1,且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或P<0.01)。腹腔镜切除经肛门吻合术在保证良好手术效果的同时改善手术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腹腔镜及开腹后切除全直肠系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后切除全直肠系膜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相对要长,但手术出血量相对更少,术后排气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相对更短,在清扫淋巴结数量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7%,对照组为17.5%.结论 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腹腔镜较之开腹后行切除全直肠系膜手术,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善家  王胜利  于庆生 《安徽医药》2020,24(7):1420-1423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病人预后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中医院 2015年 1月 1日至 2017年 12月 31日 4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保留左结肠动脉 21例,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 19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近期预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第 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下切缘距离、术后吻合口瘘、术后住院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组术中结肠残端缺血需游离脾曲的比率是 31.6%(6/19),保留左结肠动脉组无需游离脾曲( 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随访 15~50个月,两组术后总体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在保证第 3站淋巴结清扫及不增加病人复发率及转移率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保证吻合口血供及游离脾曲的概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6,(13):207-210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在部分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高吻合口瘘风险的直肠癌前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Ⅰ期根治切除吻合术,观察组术中同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6例,发生率为14.63%;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发生率为2.43%。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其中4例吻合口瘘行二次手术永久性造瘘,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合并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吻合口瘘高危因素的直肠癌患者,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范琳峰  曾祥福  曾翔辉  邓伟 《天津医药》2021,49(12):1307-1310
目的 比较经脐单孔+1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42例 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 21 例,分别采用经脐单孔+1 孔腹腔镜 根治术和传统腹腔镜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 数目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手术时 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无吻合口瘘,对照组 出现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各1例,切口感染2例,研究组出现吻合口出血及切口感染各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脐单孔+1 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在术后恢复方面优于传统腔镜 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和双重器械吻合技术(DST)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居肛缘4~7 cm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结合双重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结肠-直肠(或肛管)端端吻合术。结果52例均完整切除直肠系膜,并完成吻合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给予盆腔冲洗引流及肛管引流治愈;术后复发3例,其中1例为吻合口复发,2例为盆腔复发。术后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结论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全直肠系膜切除结合双重器械吻合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省时、安全可靠,提高了保肛成功率,符合直肠肛门生理要求,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0~2009-12共21例超低位直肠癌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发生。随访时间为6~68个月,平均32个月;2例手术后直肠癌局部复发,其中1例病死;2例手术后肛门狭窄,再次手术扩肛;术后12个月肛门括约肌功能达优良者14例。结论肛门括约肌间切除(ISR)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可以达到在根治前提下保留肛门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极限保肛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腹前会阴入路根治极限保肛,术中将血供良好的结肠断端无张力拉下与肛管吻合(行吻合器低位切除吻合)。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切缘均经病理证实无肿瘤细胞浸润,2例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两年内随访吻合口无肿瘤复发,远期肛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根治、保肛手术,必须经过严格检查与选择。经腹前会阴入路,采用双吻合器根治性低位切除吻合保肛。这种术式能够保存患者肛门的功能,促使其正常功能的恢复,提升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药实践》2020,(3):198-20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与结肠脱出术联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联合结肠脱出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通气时间与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肛门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结肠脱出术联合治疗低位直肠癌,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136例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71例(腔镜组),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65例(开腹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疼痛、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量及疗效.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腔镜组无中转开腹.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均优于开腹组(P<0.05);术后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安全可行,且微创,2年生存率亦无差别,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