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倪烨  熊斌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478-2479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4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发生在24小时内占79.73%,72小时内占91.89%;死亡率达28.38%.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于72小时内,伤后24小时最高,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极为重要.头颅CT扫描是早期诊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机制、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99年至2004年收治我院的156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在24小时内占82%,72小时内占92.3%,迟发性颅内血肿死亡率21.1%,中老年人占44.2%。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于72小时内,伤后24小时尤高,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影响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迟发性脑缺血是患者严重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迟发性脑缺血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脑血管痉挛。西洛他唑是磷酸二酯酶Ⅲ的选择性抑制剂,可舒张血管、抗脂质过氧化、抗血管炎症因子、抑制基底动脉的表型转化和内皮损伤以及抑制腱糖蛋白-C。近年来一系列临床试验表明西洛他唑单用或者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进而改善迟发性脑缺血。回顾了西洛他唑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西洛他唑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脑血流灌注法显示脑血管痉挛状态对脑组织血流所产生的效应和脑血管痉挛与迟发性脑缺血(DCI)关系。方法利用CT血管造影(CTA)技术和CT灌注(CTP)技术研究了56例多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选择的时机是刚入院,入院后14 d或临床症状有所恶化的时间段。利用CTP的指标[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记录CTA图像上显示的脑血管痉挛程度和迟发性局灶脑缺血的发生,评估最为痉挛的脑血管支配区域与脑灌注图上最少血流灌注面积之间的相关性,不同程度下的脑血管痉挛导致在脑血流灌注上和DCI的发生之间的差异。结果 21例患者没有脑血管痉挛,24例患者中等程度痉挛,11例患者是严重痉挛。有血管痉挛的65%的患者中,最为痉挛的血管的血流区域与最少的脑缺血灌注区域相一致。在严重的脑缺血的区域和没有血管痉挛的区域之间有显著CBF的不同。在11例有严重脑血管痉挛的患者中,有6例出现迟发性局灶脑缺血;在24例有中度脑血管痉挛的患者中,有9例出现迟发性局部脑缺血;且在21例没有脑血管痉挛的患者中,有4例出现DCI。结论血管的痉挛降低了脑血流的灌注,但只有2/3的病例脑血管痉挛与乏血供的灌注区域相一致,而且,几乎1/2的具有严重脑血管痉挛的患者没有发生DCI。因此,虽然严重的脑血管痉挛能降低脑血流的灌注水平,但是血管痉挛不会直接导致DCI。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体会(附8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和预后,分析其GCS评分、年龄、首次颅脑CT表现和损伤方式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关系.结果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有:减速性和复合性损伤;GCS评分9~12分;首次颅脑CT表现为颅骨骨折和脑挫伤;年龄>60岁.结论 确定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是改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术中脑膨出形成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3例术中脑膨出患者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CT扫描结果,总结术中脑膨出的原因。结果:术中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13例、急性脑肿胀7例、低血压2例、脑疝时间过长1例。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肿胀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减速伤、剪力伤是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肿胀的主要受伤机制。术前有非手术部位颅骨骨折、脑挫裂伤尤其伴颅内小血肿者,易发生术中脑膨出,对各种原因所致的术中急性脑膨出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分析23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资料。观察发现中老年易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手术组的迟发性血肿多位于硬膜下和硬膜外,术后8h发病率高:未手术组迟发性血肿多位于额叶、颞叶部,伤后3天内发病率高。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原因、形成机制、临床特点、CT检查结果,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认识该病发病原因、形成机制、临床特点、及对高危患者密切观察、及时动态CT扫描,可以做到早确诊,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为进一步抢救赢得时间。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如能做到早期诊断、及时预防、以及早期治疗,可以降低迟发性颅内血肿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肿胀合并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临床表现及观察,以提高该类病人的疗效。方法 结合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病机制回顾性分析23例急性脑肿胀并发迟发性血肿病人的临床表现。结果 早期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应从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肢体运动等方面进行观察。结论 急性脑肿胀病人合并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较高从而使病情恶化。改善该类病人的预后关键在于早期密切的临床观察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形成机制及诊断治疗。方法选择34例脑外伤术后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现象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决定是否再次手术治疗。结果34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3例拒绝再次手术,10例药物保守治疗,6个月后随访15例恢复良好,6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状态,4例死亡。结论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膜或皮层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可致不同类型的血肿,但术后颅内压及血管内外压力骤变、凝血功能异常、脑血管麻痹及医源性操作是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