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接受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两组患儿咳嗽缓解、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为6.25%,对照组为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缓解患儿的症状体征,同时临床应用的安全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23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洛阳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14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 %高于对照组的8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胸闷、咳嗽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有利于患儿症状尽早缓解,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王冠  刘杰 《亚太传统医药》2013,9(4):130-13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3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仅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汤,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8%、6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分别为(6.9±2.7)d、(11.9±5.5)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一种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治疗7d,记录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对总有效率、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66.0%,复发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2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4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42例,西医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之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后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西医组相比,中西医结合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降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后复发比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宣止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诱导痰各炎性指标及血清学各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5、IL-13、SP、NGF、Eotaxin、MIP-α、SA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为(8.09±1.20)天,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为(12.09±0.98)天,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患儿进行随访,对照组复发率为27.3%,治疗组复发率为1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止喘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止喘汤和耳穴压豆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23%较对照组患儿的79.25%显著提高,观察组患儿的显效率为67.92%,对照组患儿的显效率仅为35.8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患儿均显著缩短,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止喘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止嗽散加减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给予丙酸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方面均快于对照组,且能降低血清总IgE水平。结论:止嗽散加减合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能较快减轻患儿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11.
韩旭东 《山西中医》2012,28(1):24-2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邪犯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孟鲁斯特钠晨起口服并加服中药汤剂;对照组(1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孟鲁斯特钠晨起口服.结果:治疗后中医症侯积分、肺功能、症状消失时间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治疗组在中医症侯积分的改善、肺功能的改善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风邪犯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及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及针灸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疗程间间隔2日。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3个月采用鼻炎症状记分标准表、鼻症状总分表(TNSS)及伴随症状评价表(TNNS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鼻炎症状记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鼻炎症状记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内治疗前后TNSS+TN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月后的症状评分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西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都能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许文忠  梅建强 《河北中医》2011,33(4):549-55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西医体征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88.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西医体征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西医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疗效,在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性下降,但观察组更加明显(P均<0.05)。2组降压疗效、症状积分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单纯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更好地降压和改善症状,并减少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痊愈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炎性细胞因子IL-2、IL-10和TNF—α水平。结果:经过治疗,A组和B组患者临床痊愈率分别为88.00%和6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IL-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为(4.89±0.43)μg/L、(1.21±0.28)μg/L和(73.29±6.59)ng/L,B组分别为(4.01±0.38)μg/L、(1.57±0.31)μg/L和(64.28±7.26)ng/L,A组患者IL-2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B组,而TNF-α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办法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130例,其中7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中药煎剂加减口服(自拟)+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6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耐照组),单纯采用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显效28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95.7%(67/7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50/60),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较好,见效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分析中药敷贴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照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敷贴治疗。对2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后7 d大便次数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7 d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用中药敷贴辅助治疗,能够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少大便次数,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疏肝活血的中药汤剂,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纳差、腹胀、浮肿等临床症状改善更快(P<0.05);治疗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 A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腹围[(79.1±6.47) cm]明显小于对照组[ (91.6±4.1)cm] (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8.8%,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改善纤维化指标,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瘿方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疗效.方法:将108例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组行消瘿方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西药组行微波消融术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照组行微波消融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三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体积、结节体积、缩瘤率、临床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  相似文献   

20.
邓润成 《光明中医》2014,29(2):269-271
目的 观察运用自拟益气健脾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5例和西药组55例,中药组予益气健脾汤加减口服;西药组给予奥美拉唑10mg口服.两组治疗持续4周后,将两组的临床症状、症状疗效评价、证候疗效评价的改善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单项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对上腹痛和上腹部烧灼感的改善,中药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总体疗效和证候疗效总积分比较发现,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0.01),且中药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自拟益气健脾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