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后路椎间盘镜(METRx)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1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晖  陈明  吴小涛  熊传芝  黄建华  吴昊 《解剖与临床》2004,9(4):276-277,279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TRx)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操作治疗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ETRx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5例。结果:本组病人术后MRI检查显示突出椎间盘得以摘除,脊髓及神经根已获得充分减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全组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5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3%。结论:METRx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适用于除术后复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2.
自1934年Mixter和Bar首次手术证实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以来,髓核摘除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九十年代后,经皮切吸、激光、射频、臭氧及内窥镜等“时髦”疗法。相继应用于临床,以其“微创”的特点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尽管报道的临床疗效不一,但对传统髓核摘除术的地位形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 网络Meta分析:主要是借助间接比较技术对处于同一个证据体的所有干预措施同时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在临床上当多种治疗可供选择时,它们之间的两两比较试验证据几乎不可能完整获得,这时网络Meta分析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比较手段。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骶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同时可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运动和反射的改变。 背景:随着椎间盘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让外科医生和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因此新兴手术方式和传统广为接受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的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荟萃分析无法对多种手术方式的优劣进行层级划分。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的方式,对临床上常用的7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安全进行评估。 方法:通过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模型,对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标准椎间盘切除、标准小开窗椎间盘切除、椎间盘化学消融、椎间盘镜技术、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所有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均从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PubMed、Embase以及Google scholar检索得来。检索提取结果数据包括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数据由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 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29个研究31篇文献,包括3 146例患者;②7种手术方式成功率的概率排序(从优至劣):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 标准椎间盘切除> 标准小开窗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化学消融> 椎间盘镜技术>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概率排序(从优至劣):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 > 标准的小开窗椎间盘切除 >标准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镜技术>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 > 椎间盘化学消融 > 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④再次手术率的概率排序(从优至劣):标准小开窗椎间盘切除>标准椎间盘切除>椎间盘镜技术>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椎间盘化学消融 > 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⑤研究证据显示,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具有最高的手术成功率,其手术并发症率也最低;此外标准小开窗椎间盘切除技术的再手术率最低;而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技术的手术成功率最低同时并发症率最高。希望更高质量的一对一随机对照试验能够对此次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ORCID: 0000-0002-8546-4300(冯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椎管后中央开窗高位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15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 L2/3椎间盘突出3例、L3/4椎间盘突出9例、L3/4并L4/5椎间盘突出3例,均行椎管后中央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未行融合术.按JOA评分对手术前后症状、体征进行评估.结果:术中1例硬膜囊撕裂,及时缝合修补,未发生脑脊液漏.随访6~12个月,JOA评分由术前(10.25±3.00)分提高到随访时的(26.30±2.50)分,优良率为87.80%.X线摄片无脊柱不稳征.结论:经椎管后中央开窗行高位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可获得足够的显露,脊椎后部结构的稳定性可获得保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椎间盘切除术进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术。术中通过C型臂X光机引导准确定位,在棘突旁0.5-1cm处仅做1.6cm纵行切口,沿导针逐级更换套管扩张后放入固定盘手术通道及内窥镜头,于电视监视下显露椎板间隙,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间隙,显露硬脊膜、神经根及突出的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并予以摘除,必要时清理和扩大神经根通道。结果 本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30例,随访1-12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25例,良:4例,可:1例。结论 应用经脊椎后路显微内窥镜摘除腰椎间盘,技术先进,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疼痛度(VAS)评分、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良好,对患者创伤小,且可在短期内改善功能障碍,减轻患者疼痛,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后遗痛的牵引,手法与针刺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2月至2005年7月,经各种微创手术后遗痛患者166例,采用牵引。手法与针刺治疗。结果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32例,胶原酶溶盘术37例。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11例,内窥镜腰椎间盘摘出术38例,椎间盘热凝术43例,低温等离子椎间盘髓核消融术5例,总有效率(优+良)92.2%,无效2.4%,结论 牵引,手法与针剌治疗各种微创手术后遗痛疗效确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后遗痛的主要补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向敏  黄卫国  金伟  易军飞 《医学信息》2009,22(9):1803-1805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年患者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术(mictoendoscopy disectomy system,MED)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年患者行MED术中应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取代切开纤维环髓核摘除.术后分别在3、6、12、24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6例均获随访,时间3~31(23.4±4.6)个月.根据按改良MacNab标准,优13例,良3例.结论 在MED术中应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取代切开纤维环髓核摘除的方法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年患者疗效满意,并具有操作安全、微创、并能保全纤维环完整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老年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椎间盘镜对49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行髓核摘除术,记录术前术后疼痛视觉评分VAS及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ODI评估手术疗效。结果4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个月(12±84个月)。随访最近一次VAS评分(3.02±1.10)(P〈0.01),疼痛较术前明显减轻。ODI指数:优良率为87.7%。结论利用椎间盘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良好,由于损伤小,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治疗效果,为椎间孔镜技术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在Pubmed、Embase、SpringerLink、重庆维普、同方等数据库中检索"椎间孔镜、BEIS、PELD、PTED、TESSYS"。纳入对比分析椎间孔镜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的文献,应用New castle-Ottawa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iew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8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总样本量为2 355例,其中PELD组1 211例,FD组1 14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ELD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较FD组均较少,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均优于FD组。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相比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能明显减少出血及并发症,临床应用可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 PEID)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方法 分析我院应用PEID治疗的 5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L4/5 30例, L5/S1 26例。采用术前、术后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疗效。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24 h 、3个月、12个月VAS评分、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1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 21.43%。3例术中出现颈部疼痛, 通过改变灌注生理盐水压力缓解,1例会阴区麻木,4例腰痛, 2例下肢麻木乏力, 1例硬膜囊撕裂后改为开放小开窗手术,1例神经根不完全损伤, 术后均完全恢复。无感染,无腹膜及腹腔脏器损伤,无马尾神经损伤,无伤口愈合不良,术后1年无复发。 结论 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良好,也存在相关并发症, 术者需熟悉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 PEID)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方法 分析我院应用PEID治疗的 5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L4/5 30例, L5/S1 26例。采用术前、术后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疗效。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24 h 、3个月、12个月VAS评分、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1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 21.43%。3例术中出现颈部疼痛, 通过改变灌注生理盐水压力缓解,1例会阴区麻木,4例腰痛, 2例下肢麻木乏力, 1例硬膜囊撕裂后改为开放小开窗手术,1例神经根不完全损伤, 术后均完全恢复。无感染,无腹膜及腹腔脏器损伤,无马尾神经损伤,无伤口愈合不良,术后1年无复发。 结论 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良好,也存在相关并发症, 术者需熟悉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侧卧位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高风险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风险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侧卧位开窗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间对我院17例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侧卧位小切口开窗椎间盘切除手术,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JOA评分,末次随访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14~62(37.5±12.1)个月,术前JOA评分为6~12(9.8±1.6),术后3个月JOA评分18~28(22.3±3.8),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14例,良2例,可1例。结论老年高风险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侧卧位开窗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和传统开放式手术(OD)对组织的伤害程度。 方法 前瞻性研究20例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两组手术组随机收集10位患者,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切口大小。使用ELISA来测量IL-1β、IL-6、IL-8、IL-10、CRP、CPK在术前、术后1、6、12、24、48h的变化,术后使用VAS及改良MacNab 标准来评估术后临床疗效。 结果 内窥镜组患者相对于传统手术的血流量小(P<0.01),更短的住院时间(P<0.01),更小的手术切口(P<0.01)。MacNab评估术后6个月两组均有90%满意度;术后3个月两组疼痛指数(P=0.661)无统计学意义;CRP、CPK、IL-6在术后24 h及48 h,开放手术组均高于内窥镜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手术相对传统开放手术具有相似的短期临床效果,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组织损伤轻和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评估经后路椎弓根动态固定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19例因未能完成随访剔除本研究,最终85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术式选择分为动态组44例和单摘组41例,术后随访5年以上。比较2组患者临床评估指标(VAS、ODI)、影像学评估指标(腰椎活动度、椎间隙高度)及并发症(手术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复发、腰椎不稳、螺钉松动及伤口感染)情况。结果动态组在末次随访时VAS及ODI优于单摘组(P<0.05)。末次随访时动态组椎间隙高度下降约12.75%,单摘组下降24.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腰椎整体活动度术前与术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组手术节段末次随访时保留(4.05±0.79)°的活动度,约为术前活动度的45.30%,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组无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单摘组复发5例,其中4例行保守治疗,1例再次手术。动态组未出现腰椎失稳病例,单摘组有3例失稳病例,其中1例因手术节段滑脱,出现腰痛及下肢神经症状再次手术,2例因无症状随访观察;2组均未出现螺钉松动及伤口感染病例。结论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中长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髓核摘除术,能更好地维持椎间隙的高度,减少手术节段的复发和腰椎不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单节段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40例单节段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 18~52岁,平均 32 岁。病变节段:L3/4 4例,L4/5 29例,L5/S1 7例。腰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按照Lee分型标准,Ⅰ型3例,Ⅱ型7例,Ⅲ型21例,Ⅳ型9 例。40例患者均接受PELD ,其中采用椎间孔侧入路34例,椎板间入路6例。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1个月及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6个月复查MRI了解有无髓核再脱出情况,并采用MacNab 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9~72.0(59.8±12.5)min,术中出血量均<18 mL。术后椎间孔侧入路手术患者出现椎间隙感染1例,椎板间入路手术患者出现症状残留1例。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8.2±2.7)个月。术后第1天、1个月、6个月疼痛VAS 评分分别为(2.3±0.7)、(0.8±0.3)、(0.3±0.1)分,ODI分别为21.3%±3.4%、11.9%±2.9%、3.1%±1.5%,均低于较术前的(7.2±1.3)分、62.8%±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12、8.750, P值均<0.05)。术后6个月复查MRI,1例椎板间入路手术患者存在脱出髓核残留,其余患者均未见髓核残留及复发。术后6个月按MacNab 标准评定疗效,优3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5.0%。结论 PELD治疗单节段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但头、尾端高度脱垂移位的患者对手术者来说仍是一项挑战。  相似文献   

17.
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后路腰椎间盘镜(MED)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4年经MED治疗的45例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对45例患者共93个椎间盘进行了手术,平均住院时间14.8d,平均手术时间92min,平均手术出血量145ml,术后随访3个月至40个月,手术优良率为91.6%。结论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MED手术治疗的相对适应证,相对于单节段的MED手术,术前定位和术中操作更困难,严格的病例选择和全面的术前分析,辅以熟练的手术操作,仍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纵向位移分型的的临床特点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2月120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L3~S1﹚患者,参考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分型及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纵向定位分型,并比较不同分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结果经12周以上随访,术后3种分型组患者的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JOA分值显著增加,ODI指数明显下降;但通过不同分型患者之间的对比分析发现椎间盘突出头移型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最差,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纵向定位的3种分型具有临床特异性,应针对不同的分型采用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传统椎板间开窗术式对于椎间盘突出头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9.
椎间盘镜与常规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椎间盘镜(MED)与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其中400例患者采用MED治疗,200例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一年。结果MED治疗优良率在97%左右,常规开放手术治疗优良率在85%左右。结论MED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比常规开放手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