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单玲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1):110-11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腔镜器械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在腔镜器械管理中,对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并就护理实际与护理标准对比,找出差距和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质量改进措施,再由护理人员实施质量改进。结果517例腔镜手术,无一例因设备器械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设备完好率100%,器械准备准确率100%。结论在腔镜器械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器械准确率,保证设备完好率,提升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腔镜器械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在腔镜器械管理中,对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并就护理实际与护理标准对比,找出差距和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质量改进措施,再由护理人员实施质量改进.结果 517例腔镜手术,无一例因设备器械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设备完好率100%,器械准备准确率100%.结论 在腔镜器械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器械准确率,保证设备完好率,提升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器械管理的最佳方法,确保供应质量。方法:成立腔镜手术器械管理小组,专门负责所有腔镜手术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保养、包装及灭菌工作。结果:实施专人管理后,清洗质量显著提高,降低了腔镜器械的损坏及丢失率,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临床满意度。结论:实施腔镜手术器械专人管理,有效地提高了腔镜器械的供应质量,确保了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系统在手术室腔镜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应用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系统,从组织或管理因素、团队因素、工作任务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结果: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取得较好效果,2013年无不良事件发生,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系统完善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手术室腔镜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手术室腔镜仪器、器械对手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使用固定的5组腔镜机完成的800台腔镜手术为研究对象,其中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400台腔镜手术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实施细化管理措施的400台腔镜手术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腔镜仪器及器械的完好率、腔镜器械清洗灭菌的合格率及腔镜器械差错率。结果实施了精细化管理措施的腔镜仪器、器械的完好率与腔镜器械清洗灭菌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腔镜器械准备的差错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手术室腔镜能够更好地完善腔镜的管理工作,降低了腔镜仪器与器械的损耗,规范了腔镜器械的处理流程,节省了手术室护士的人力资源支出,更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消毒供应室腔镜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7月开始实施品管圈管理,将此前后4个月作为时间点,分别记实施前和实施后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比分析进行品管圈管理后腔镜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及湿包率和器械的缺失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研究组的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施品管圈管理后,研究组器械缺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能够提高消毒供应室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提高临床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提高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的管理质量.方法 确定质量改进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结果 提高了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结论 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需要人人参与,并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从而促进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为腔镜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确保清洗灭菌质量,控制医院感染。规范消毒供应中心从腔镜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发放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及监测标准。提高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有效防止医院感染。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对腔镜器械规范管理,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腔镜器械清洗中应用循证护理理念的效果。[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寻找循证支持,结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循证措施并实施,对应用循证护理理念前后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循证护理理念后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优于应用循证护理理念前(P0.01)。[结论]循证护理理念的应用可以提高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手术室腔镜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电子器械相册后,加强了供应室的护士对腔镜器械的认识,减少器械的备漏、损坏及丢失,从而满足临床手术需求.方法将手术室所有腔镜器械设计成电子相册,加以注名,列出器械数目.回顾性分析本院腹腔镜器械清洗灭菌在使用电子器械相册前后的效果.结果电子器械相册在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中提高了腹腔镜器械清洗及包装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加强清洗过程各环节质量监控,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促进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 运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进行管理.结果 实施PDCA循环,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及时预处理,严格器械分类、选择合适清洗方法,达到清洗质量持续改进.结论 通过PDCA循环管理,对医院的护理质量监控更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科室全员参与管理,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陆娟娟 《大家健康》2016,(5):292-293
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疼痛轻、住院周期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在外科手术领域已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腔镜器械的规范管理和安全使用是手术质量、患者治疗效果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但因腹腔镜器械结构精密、复杂、造价昂贵,对其清洗、灭菌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对消毒供应室对手术腔镜器械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影响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持续质量改进。结果腹腔镜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由64.61%提高至91.51%,提高幅度为2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品管圈提高了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林丽 《中外医疗》2012,31(26):132-133
随着微创医学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等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其优点在于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为了提高腔镜技术水平、不断完善腔镜器械的管理方法,护理人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腔镜相关知识,提高对腔镜器械的管理水平,同时对腔镜器械的管理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该研究就腔镜手术器械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提出一系列改进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障患者使用腔镜类器械的安全和质量,通过对腔镜类器械编号、固定不同腔镜手术器械包,建立腔镜器械清洗保养包装记录、等离子灭菌记录、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生物监测记录和留存包外化学指示标签,并将所有资料保存,使腔镜类器械在使用、清洗、包装、灭菌、监测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追溯,加强了腔镜类器械的环节质量控制,提高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腹腔镜器械清洗灭菌存在的问题,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对策,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腹腔镜器械清洗灭菌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逐步完善各项设备,不断地借鉴与学习,做好质量监测管理工作.结果 提高了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严格把握好清洗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专人管理专科器械,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器械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行腔镜手术治疗患者212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106)行常规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研究组(n=106)行腔镜器械细节管理,对比两组器械完好、清洗合格及准备差错率,并综合评估腔镜器械管理质量。结果研究组器械准备差错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及完好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总体管理质量明显更高(P0.05)。结论细节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整体质量,降低手术器械准备差错率,进而显著提升临床手术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金属管腔类器械清洗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卫生部制定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行业标准上,制定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物品器械清洗质量标准,设立专职质控员,每日对经清洗后的金属管腔类器械进行质量检查,不定期抽查≥7次,对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2014年1-4月金属管腔器械清洗不合格率,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2014年5-7月管腔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的情况。结果应用PDCA循环后,管腔器械清洗不合格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达到了质量持续改进。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质量实施监控,能有效地降低清洗不合格率,提高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防止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9.
谢斌 《微创医学》2013,8(2):228-229
随着腔镜手术范围不断拓宽及逐步推广,腔镜技术将成为医院必不可少的专业和技术.而腔镜器械在清洗灭菌过程中与传统手术器械的处理存在一定差异,其清洗灭菌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这对医院器械的清洗和灭菌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与之相匹配的清洗灭菌设备及人员有了更高要求.我院按照2004年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和2012年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腔镜清洗灭菌实施持续改进,严格管理,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手术室腔镜以硬镜为主,如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椎间盘镜、膀胱镜、输尿管镜、肾镜、官腔镜及相应的手术器械,用于临床手术操作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在2012年11月份"三好一满意"专项检查中硬镜的清洗灭菌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从检查中折射出目前基层医院普遍存在各环节管理的种种共性问题,笔者就本院对腔镜器械清洗灭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硬式腔镜器械的清洗灭菌管理规范.方法 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清洗灭菌流程,强化腔镜器械维护保养.结果 腔镜器械维护得当,清洗灭菌合格.结论 管理、操作制度健全,保证了手术安全,延长了腔镜器械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