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小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16-517
目的探讨产程中全程体位管理矫正枕后位枕横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妇产科收治的150例活跃期枕后位枕横位分娩足月健康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5例产妇于产程中在子宫收缩力及腹压作用下,取仰卧位,双腿向上极度屈曲并紧靠腹部,双手抱膝,充分外展,使胎头在下降过程中逐渐转至枕前位而娩出;对照组75例产妇行常规体位生产。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与自然分娩率。结果观察组75例中69例胎儿从枕横位转至枕前位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92.0%,其余6例(8.0%)为手术产;对照组75例中37例胎儿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49.3%,38例通过手术分娩;手术产发生率50.7%。两组患者产程中全程体位的改变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产后及分娩过程中,及时发现枕后位及枕横位并矫正产妇体位,能有效降低手术产发生率,提高阴道分娩质量,减少围生期病率与新生儿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及时、正确处理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可以促进产程进展,实施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取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活跃后期采取体位改变、徒手复位处理;对照组30例,不作特殊处理。观察阴道分娩率。结果观察组29例成功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率96.7%,对照组30例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体位改变、徒手复位等处理,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6,(24):97-99
目的分析初产妇产程活跃期停滞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程活跃期停滞产妇11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发生产程活跃期停滞产妇10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产程活跃期停滞的原因,并拟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枕前位率低于对照组,且枕后位率、枕横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潜伏期8~16h率高于对照组,潜伏期8小时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4000g比例高于对照组,2500~3999g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宫缩乏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助产胎吸术率、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常胎头位置、胎儿因素以及产妇自身因素等可能导致产程活跃期停滞的发生,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以保证分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给予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综合护理措施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产科发生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及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发生,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相似文献   

5.
李水凤 《淮海医药》2008,26(3):230-231
目的观察产程进入活跃期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妊娠37~42周,临产后经B超检查证实为枕后位的产妇65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5例。2组均行催产素处理,其中观察组加用经阴道徒手旋转儿头,辅以经孕妇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的矫正手法,比较2组分娩结果。结果观察组有25例经阴道分娩,占83.3%;对照组仅8例经阴道分娩,占22.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产程进入活跃期施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可降低难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侧俯卧位使枕后位和枕横位变为枕前位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要求阴式分娩的枕横位或枕后位患者600例,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采用自由卧位进入产程,观察患者从枕后位或枕横位转成枕前位的比例。第二组通过侧俯卧位分娩,观察患者从枕后位或枕横位转成枕前位的比例。结果:在整个产程中,自由卧位方式使枕后位或枕横位转成枕前位的比例,第一胎为50%,第二胎为70%,侧俯卧位方式使枕横位或枕后位转成枕前位的比例,第一胎为85%,第二胎达到95%。结论:侧俯卧位方式纠正枕横位或枕后位为枕前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侧俯卧位配合徒手矫正对头位难产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因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造成的头位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把80例难产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正常阴道分娩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经阴道分娩基础上增加了侧俯卧位配合徒手矫正,两组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经阴道自然分娩成功率为90%,对照组成功率为62.5%,观察组有6例剖宫产,对照组有18例剖宫产,两组产妇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应用侧俯卧位配合徒手矫正胎头,对于头位难产可以起到极佳的分娩效果,使产程缩短,减少产妇和胎儿发生临床并发症概率,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减少剖宫产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胎及头位分娩活跃期停滞原因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分娩的活跃期停滞初产妇31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分娩单胎、头位初产妇35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产妇因素:产程潜伏期、产妇宫缩乏力、宫颈水肿发生率;胎儿因素:胎儿出生体质量、胎方位和胎头浮动情况。结果观察组产程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宫缩乏力、宫颈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胎儿出生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胎儿枕横位、枕后位、胎头浮动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胎儿枕前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跃期停滞原因复杂,在产前和产程中应正确的评估产妇和胎儿情况,判断产程中的异常情况,积极处理。减少活跃期停滞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连续细致化护理对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分娩的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87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用连续细致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时间为(6.19± 1.48)h、活跃期为(3.11 ±2.07)h、第二产程为(0.68±0.47)h,均低于对照组[(9.29±2.24)h、(5.21±2.10)h、(1.59±0.50)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7.27%(34/44),高于对照组的51.16%(2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6.51±0.41),低于对照组的(8.8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连续细致化护理可有效缩短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产程,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同侧侧俯卧位纠正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孕检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采取同侧侧卧位,对照组不做卧姿要求,观察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中92例转位成功,成功率达90.2%,对照组71例转位成功,成功率为69.6%。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同侧侧俯卧位能通过纠正胎方位达到降低难产率,减轻对母婴危害,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蒋芳莲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24-25,28
目的研究自由舒适型体位待产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9月在本院住院经阴道试产的初产妇19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0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采用自由舒适型体位待产,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床上卧位体位待产,两组均在待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后,回到产床取膀肌截石位直至娩出胎儿。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胎吸率、产钳率、产后2h阴道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第一产程中应用自由舒适型体位待产,能够明显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2h出血量,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该体位符合孕产妇身心需求,有利于自然分娩.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适耐格体位垫联合局部涂白凡士林在俯卧位手术患者防皮肤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脊柱及神经外科后入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护理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其皮肤受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①对照组无皮肤红的8例,出现皮肤轻压红的27例,皮肤暗红的15例,术后30 min红未能消退的10例,术后24 h红未消退的有5例,观察组无皮肤压红的16例,轻红的32例,只有2例暗红.术后30 min红未能消退2例,术后24 h皮肤压红均能消退.②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统计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位手术患者应用适耐格体位垫联合局部涂白凡士林进行皮肤保护,防止压疮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活跃期人工破膜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的影响。方法 14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在活跃期实施人工破膜,对照组未实施任何干预措施,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和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进展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91.9%高于对照组64.9%(P〈0.05),产后出血率6.8%及新生儿窒息率5.4%均少于对照组28.4%、18.9%(P〈0.01)。结论在产妇活跃期采取人工破膜,可明显加快产妇产程进展,增加自然分娩率,提高产妇分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胸卧位联合艾灸纠正胎位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210例胎位异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给予膝胸卧位与艾灸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膝胸卧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0.48%(95/105)高于对照组的70.48%(74/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位异常患者应用膝胸卧位与艾灸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头位难产分娩结局的影响,进一步减少母婴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共18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予以干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的护理予以干预,观察两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端坐位对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复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1月治疗采取PICC置管且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复位者10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平卧位复位;观察组患者选择端坐位复位。结果观察组患者复位的成功率为98.08%(51/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23%(4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端坐位对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复位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腰肋悬空仰卧位下经皮肾镜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腰肋悬空仰卧位下经皮肾镜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术(取俯卧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碎石所需的时间、清石率以及碎石率等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碎石率可达100%,清石率高达95%,平均手术时间为(10±6)min;对照组碎石率为95%,清石率为80%,平均手术时间为(19±7)min。两种治疗方法的碎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石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肋悬空仰卧位下经皮肾镜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其清石率较高,碎石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比较肾鹿角形结石截石斜仰卧位及俯卧位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4月肾鹿角形结石患者180例,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100例(A组)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80例(B组)。A组男43例、女57例,年龄(53.42±10.71)岁,采取俯卧位;B组男34例、女46例,年龄(52.83±11.25)岁,采取截石斜仰卧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Ⅰ期结石清除率、住院日、血流动力学(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改变。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结果 两组穿刺部位和Ⅰ期结石清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手术时间、住院日分别为(90.13±17.70)min、(10.15±1.54)d,均低于A组(107.25±45.55)min、(14.92±5.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80),低于A组6.00%(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30 min(T0)、麻醉成功后(T1),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25 min(T2)、拔管时(T3),B组收缩压分别为(132.00±13.50)mmHg(1 mmHg=0.133 kPa)、(128.97±11.84)mmHg,舒张压分别为(80.24±9.88)mmHg、(80.56±7.93)mmHg,均高于A组的(125.24±15.63)mmHg、(123.84±15.65)mmHg及(75.94±13.92)mmHg、(73.93±10.2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T0、T1时收缩压分别为(138.30±16.83)mmHg、(134.72±17.56)mmHg,舒张压分别为(84.00±13.00)mmHg、(81.23±12.84)mmHg,与T2时(125.24±15.63)mmHg、(75.94±13.92)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和组间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肾鹿角形结石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采用截石斜仰卧位和俯卧位的效果相当,但截石斜仰卧位较俯卧位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日,且手术更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产科护理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7月收治的100例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3年4~7月)与对照组(2013年1~3月),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待产期生活质量、分娩时应激水平、主观幸福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待产期生活质量评分、分娩时SOD水平、主观幸福感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分娩时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科护理水平,改善产妇待产期生活质量及分娩时的应激水平、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