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28例。其中62例患儿予以常规护心治疗作为对照组;66例患儿在普通护心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作为观察组。治疗2周后,复查心肌酶,以及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96.9% vs 93.5%,P>0.05);但显效率(57.6% vs 33.9%,P<0.01)及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P〈0.05)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刘冰芝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611-3613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钠。两组均治疗14d。治疗前后测定患儿血浆hs—CRP和NT-proBN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x2=3.8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NT—proBNP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确,且可以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浆hs—CRP和NT—proBNP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CK-MB、c Tn I和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俊 《中国实用医药》2013,(36):161-162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CK、CK-MB、HBDH以及CTnI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和维生素C联合使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够互补协同,提高临床疗效,有效保护心肌细胞,改善患儿的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16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在对照组一般治疗、保护心肌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心电图疗效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K-MB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治疗后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肌功能,是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良好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卧床休息、吸氧,营养心肌,抗病毒,辅酶Q10, ATP,维生素C等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治疗,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刘善民 《中国药业》2013,22(17):63-63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均每日1次,以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心肌酶、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心肌酶、肌钙蛋白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协同作用,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磷酸肌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176例新生儿窒息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0.25 g+葡萄糖注射液50 m,ivd qd。治疗7 d后,观察两组患儿心肌酶和心电图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心肌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率改善、QT间期最小值及QT散度、LV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59%,高于对照组的89.77%(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磷酸肌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能显著改善心肌酶和心电图,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对心肌炎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心肌炎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尾号行数字取样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心肌酶恢复正常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心肌炎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提高心肌酶恢复正常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杨小洁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3):101-102,105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BNP、cTnⅠ、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11~2019-10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NP、cTnl、CK-MB、ALT及AST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BNP、cTnⅠ、CK-MB、ALT及AST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cTnⅠ、CK-MB、ALT及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及显效率6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32.50%)(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可显著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BNP、cTnⅠ、CK-MB、ALT及AST水平,改善患儿心脏及肝脏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6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治疗,并与30例常规治疗患儿对照。结果该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明显大于对照组(69.70%),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联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对10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扰素,观察2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和肌钙蛋白的水平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高于对照组治疗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肌酸激酶及肌钙蛋白等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干扰素治疗病毒型心肌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葛根素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3.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黄芪注射液辅助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黄芪注射液辅助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除“卧床休息、病毒唑、改善心肌营养、CoQ10、维生素、干扰素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外加用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14d后,两组患儿疗效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更佳,并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5.
屈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2):1764-1765
目的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科治疗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病毒,吸氧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最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 ①经比较,观察组CK、CK-MB、HBDH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心电图以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对心肌损害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临床使用能够减轻病情,缩短疗程,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0)以及对照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较对照组(8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K-MB、CK以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CK-MB、CK以及cTnⅠ水平均存在一定程度下降,但对照组水平要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较优,可改善患儿心肌酶谱以及肌钙蛋白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对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磷酸肌酸钠与维生素C,将两组治疗后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酶LDH、AST、CK、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肌钙蛋白I水平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可明显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9%,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临床表现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而且观察组胸闷、胸痛、心悸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酸磷酸激酶(CP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氧酶(LD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PK和LD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办法。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心功能Ⅱ~Ⅳ级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和曲美他嗪,从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方面入手,观察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9%、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及心脏射血分数的提高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和曲美他嗪的疗效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患者血清B型尿钠肽(BNP)、患者左心室收缩末直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82%,治疗后两组患者BNP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LVESD、LVEDD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LVEF明显增加(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能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