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28d内生存率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4,P<0.01)。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症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急诊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诊脓毒血症患者12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参照2004国际拯救脓毒症战役( SSC)指南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 h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CT)、CRP、机械通气时间、EICU停留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28 d内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72 h时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下降(t=11.12、7.23,均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4.32,P<0.05)。两组治疗72 h时PCT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9.45、12.31、5.87、9.10,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t=4.91、5.12,均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EICU停留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9.60、5.12、13.60,均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34.72%、26.39%,对照组分别为55.36%、3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1、4.22,均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用于急诊脓毒血症患者可快速逆转病情,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为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确诊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集束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及超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 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 PCT)、C-反应蛋白( CRP)、血清淀粉酶及血钙、白蛋白的变化、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APACHEⅡ评分、PCT、CRP、血清淀粉酶总体均呈下降趋势,血钙、白蛋白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观察组组内比较治疗3d及1周时与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後.05);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3天及1周时较治疗前部分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在治疗3 d、1周时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 P <0.05)。观察组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中-重症急性胰腺炎优于单一的血液灌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SAS、SDS评分的影响。方法1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取肠内营养治疗手段。对照组患者接受延迟肠内营养,观察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RP、TP和ALB指标含量,治疗后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数据以及治疗前后SDS、SAS评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APACHEⅡ评分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状况相差不大,治疗后两个指标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大大提升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对患者SAS、SDS评分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效果。方法 2017年8月-2019年7年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重症脓毒血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HVHF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乳酸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HR及CRP、IL-6、血乳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MAP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HVHF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可有效控制感染,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和生理指标,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毒素(ETX)、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脓毒血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脓毒症患者,分析不同菌种[G阴性杆菌(47例)、G阳性球菌(30例)、混合感染(19例))及不同转归(死亡(29例)、存活(67例)]的脓毒血症内毒素患者的血液ETX、PCT、CRP检测情况,并以同期4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研究ETX、PCT、CRP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G阴性杆菌组、混合组、G阳性球菌组、对照组ETX、PCT、CRP依次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存活组、对照组ETX、PCT、CRP依次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患者PCT(r=0.863)、CRP(r=0.724)、ETX(r=0.643)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ETX、PCT、CRP对疾病病情评估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以PCT为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减轻血流感染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经病原学确诊为血流感染的患者27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14例和对照组13例,2组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组治疗时间均为7d.观察2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CRP、PC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血流感染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表达的影响,优化血清降钙素原对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患者病情反映与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跟踪调查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确诊患者100例,根据所接受的治疗手段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同时根据治疗开始时患者血乳酸浓度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将两组患者分重度全身组织缺氧组,中度全身组织缺氧组,全身组织氧供恢复组.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检测血乳酸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入院24内完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6h检测点PCT浓度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入院时及第1、2、3、7、14、21、28天进行多器官功能衰竭评分(MODS),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 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表达水平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病情及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液体复苏可降低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表达水平(P<0.01);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有助于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患者病情改善及预后.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病情预后相关;血压、血容量、全身组织氧供的早期改善治疗(EGDT)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能更好地反映脓毒血症病情分级及病情预后;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有助于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病情改善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脓毒症患者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就诊并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脓毒症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标准肠内营养,观察组56例给予标准肠内营养同时加用谷氨酰胺双肽强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免疫和病情评估指标,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观察结果。结果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B、PAB、CRP、IgA、IgG、CD4+、CD4+/CD8+、WBC、LC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P<0.05),血清Hb和IgM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和胃潴留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结论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增强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化浅镇静策略(e CASH)理念下早期康复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64例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予以e CASH理念下早期康复护理,详细统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应用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两组脱机时舒适度,应用ICU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估两组预后效果,监测两组干预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观察两组干预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更短,GCQ评分更高,APACHEⅡ评分更低(P <0.05);比较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Pa O2水平更高,Pa CO2、NT-pro BNP水平更低(P <0.05);比较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更高,CD8+水平更低(P <0.05);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结论 对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以患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连续观察性分析方法,99例我院急诊监护室住院的危重病患者,记录患者的入院24 h内血清CRP、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并根据观察患者30 d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RP、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结果死亡组的血清CRP、PCT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CRP、PCT和APACHEⅡ评分均对于危重病患者的早期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对脓毒血症休克患者外周血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影响,对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2例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EEN组(早期肠内营养组)22例及EENP组(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组)20例,并设立健康人26例为正常对照组。EEN组在积极控制感染及相应措施同时于入住ICU 612 h后采用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开始营养支持,而EENP组在此基础上于前14天添加培菲康,在肠内营养支持前、入院第3、7、15天,分别收集外周血TNF-α、IL-6水平并进行病情评分(采用APEACHⅡ评分)。结果营养支持0 d,EEN组和EENP组外周血TNF-α和IL-6含量高于C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EEN组和EEN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3 d,两组患者外周血TNF-α和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7 d及15 d,EENP组TNF-α和IL-6均低于EEN组(P<0.05),但与C组相比,均未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整个研究期间两组患者APEACH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血症休克患者中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并添加益生菌有助于降低TNF-α、IL-6水平,有助于减轻脓毒症状表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在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PCT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情况,分析PCT与Scr、BUN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cr、BUN、PCT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T与Scr、BUN和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对照组正常健康人PCT与Scr、BUN和APACHEⅡ评分无相关(P>0.05)。结论血清PCT用于评估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病情及预后,其水平越高意味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
李超梁  马婕 《中国医药》2014,(7):1057-1059
目的分析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有入综合ICU的患者资料,比较非计划重返ICU(R组)和未重返ICU者(C组)的初始和首次转出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首次住ICU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总住院时间等。结果非计划重返ICU患者首次转出ICU时APACHE Ⅱ评分高于非重返ICU者[(16±6)分比(15±10)分,P=0.019],并且前者ICU总住院时间[12.0(6.0,18.5)d 比4.0(2.0,8.0)d,P=0.000]和首次住ICU机械通气时间[83.0(0.0,187.5)h比59.0(0.0,96.0)h,P=0.040]明显长于后者;非计划重返ICU的原因以呼吸问题(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为主,占51.5%(17/33);而机械通气时间[比值比(OR)=2.434,95%置信区间(CI):1.039~5.700,P=0.041]和首次住ICU时间(OR=5.102,CI:2.043~8.242,P=0.000)是非计划重返IC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计划重返ICU的原因以呼吸问题为主。非计划重返ICU患者首次转出时的疾病严重程度高、首次住ICU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其中机械通气时间和首次住ICU时间是非计划重返ICU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甲基泼尼松龙)和观察组(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0、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急性肺损伤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0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急性肺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I(cTnI)对脓毒症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 人选住院的脓毒症患者66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24例)、严重脓毒症组(22例)及脓毒症休克组(20例);根据患者的28天生存率,分为死亡组(20例)和存活组(46例).在入院24小时内检测血清cTnI、NT-pro-BN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各组血清cTnI、NT-pro-BN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析NT-pro-BNP、cTnI水平与PCT水平、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休克组的血清NT-pro-BNP、cTnI、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及一般脓毒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的血清NT-pro-BNP、cTnI、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一般脓毒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血清cTnI、NT-pro-BN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与PCT呈正相关(r分别=0.901,0.866,P<0.05),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02、0.521,P<0.05).结论 血清cTnI与NT-pro-BNP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常规临床检测指标来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联合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长沙市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68例脓毒症患者按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PCT,并同时进行APACHE Ⅱ评分,对PCT与APACHE Ⅱ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再根据患者转归不同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评价PCT、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判断的指导价值。结果脓毒症组PCT低于严重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PCT低于脓毒性休克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CT及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PCT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具有相关性;检测PCT水平联合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治疗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6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患者均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危重症评分(APACHE)情况、通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当天APACH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评分均逐渐下降,研究组治疗后4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通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转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对于SAP患者的治疗较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夏佳,但肠内营养不适于发病初期,因而临床应联合应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黄涛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33-35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及应用。方法:将25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PHVHF组13例、对照组12例。PHVHF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给予PHVHF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BUN、Cr、K^+、Na^+、Cl^-);氧合指数(PaO2/FiO2);机械通气时间、ICU内治疗时间,28d病死率。结果:PHVHF组治疗后HR、BUN、Cr、K^+、PaO2/FiO2、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治疗后BUN、Cr、PaO2/FiO2、APACHEⅡ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VHF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内治疗时间短,28d病死率低,其中,ICU内治疗时间,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VHF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并通过对内环境调节、改善氧合等,对多个器官起到支持作用,可减轻严重脓毒症的病情及改善预后,且操作简便,是严重脓毒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70例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病情预后分为死亡组22例和存活组48例,使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比较两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的PCT浓度。结果①两组第1天、第3天PC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5、7天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CT水平在死亡组呈上升趋势而在存活组呈下降趋势;②死亡组第5、7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 P<0.01);③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43,P=0.019<0.05)。结论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