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与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例186例,并发2型糖尿病69例(糖尿病组),未合并糖尿病117例(对照组),均在发病后12 h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静脉溶栓的近期疗效。结果糖尿病组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和多部位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糖尿病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病死率、再梗死和合并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较重,静脉溶栓近期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变及预后。方法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被分成糖尿病组(DM\|AMI,n=21)、和非糖尿病组(NDM\|AMI,n=33)。在梗死后4周和6个月时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DM\|AMI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38.10%,梗死后4周的LVEF(43.5±5.1)%,明显低于NDN\|AMI组的66.67%、(47.4±6.8)%(P均<0.05);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38.01%、23.81%,梗死后4周的LVDd58.9±7.34mm,住院病死率23.81%,分别明显高于NDN\|AMI组的9.09%、6.06%(P<0.01),53.6±8.37mm(P<0.05),3.03%(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AMI患者静脉溶栓后左心功能及临床预后较不合并DM的AMI者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探讨经皮冠状动介入治疗(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本实验选择首次AMI患者192例,其中103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溶栓组),89例患者接受梗死相关动脉(IRA)直接PCI(PCI组),比较两组之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随访一年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72.8%,PCI组再通率为97.8%,PCI组高于溶栓组;近期PCI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溶栓组,(65.42±9.38)%和(56.75±10.82)%,P<0.001;溶栓组病死率、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期间补救PCI例数及择期PCI例数高于PCI组。一年后,溶栓组失访12例,PCI组失访8例。两组对比,PCI组LVEF高于溶栓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再梗死率、再次血管再通术例数PCI组均低于溶栓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静脉溶栓比较,直接PCI可明显增加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通率,更好地保护心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分析该院神经内科2015年1—12月连续收集的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36例,非糖尿病患者54例,比较两组间1周时NIHSS评分,3月时m RS评分;及安全性指标(溶栓后出血转化、病死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远期预后)。结果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近期预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远期预后良好率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是影响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OR=0.22)。结论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近期预后无影响,但是影响静脉溶栓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与静脉溶栓两种治疗方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采用PCI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部分梗死血管再通率为94.7%,1个月内病死率为2.6%,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VEF为(52.2±5.7),ST段回落为(0.03±0.01),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有效开通部分梗死动脉、降低病死率、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DM)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合并DM的AMI组(59例)和无DM的AMI组(67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AMI合并DM组多部位梗死发生率高达47.5%(两个及两个以上部位),对照组16.4%(P<0.01);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8%,对照组19.4%(P<0.025),心力衰竭发生率高达67.8%,对照组28.4%(P<0.025);住院病死率是对照组的2.1倍。结论AMI合并DM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高,病变部位广泛,病情较重,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DM)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DM合并AMI者43例和非DM合并AMI者60例,对比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DM组发生多部位梗死高于非DM组,DM组患者无痛性AMI发生率高,DM组发生AMI时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非DM组.结论 DM合并AMI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以无痛性多见,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病死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改善DM合并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7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组48例,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加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常规治疗组44例,除不用尿激酶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外,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结果冠状动脉再通率溶栓组为69.7%(33/48),常规治疗组为25.0%(11/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病死率为9.3%(4/48),而常规治疗组病死率为29.7%(1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有效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病死率,积极改善预后,临床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两组据病情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尔、辛伐他汀、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胺碘酮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治疗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64%(P<0.05);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出血率及病死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能增加冠状动脉的再通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对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连续住院治疗的116例AMI的溶栓治疗患者,按临床诊断分成糖尿病组(n=26)、非糖尿病组(n= 90)。根据胸痛症状、心电图ST段抬高和下降情况及心肌酶水平峰值变化,采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病学分会制定的间接标准及其组合判断方法评定梗塞相关血管是否再通,随访观察和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开始溶栓时间:糖尿病组平均为(5.69±2.24)h,非糖尿病组平均为(4.68±1.80)h,两组比较糖尿病组时间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梗塞血管再通:糖尿病组有13例,再通率为56.5%,非糖尿病组66例,再通率为75.9%,两组再通率相比,糖尿病组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25)。心力衰竭发生率在糖尿病组溶栓后有42.3% (11例),非糖尿病组21.1%(19例),两组发生率比较糖尿病组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病死率在糖尿病组死亡5例(占19.2%),非糖尿病组死亡9例(占10.0%),两组相比,糖尿病组死亡率有增多趋势,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随访5.6年(2.2~7.5年),糖尿病组病死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仍有较差的近期及远期预后,其溶栓治疗再通率较低,与糖尿病患者开始溶栓时间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