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和慢性闭塞性疾病,本病属中医脱疽范畴,因寒湿之邪侵袭,气血不畅或痹阻不通而发,初起表现为肢冷麻木,后期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特征[1,2]。具有病程长、痛苦大、易复发、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在治疗护理上都非常棘手。Ⅲ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为本病的后期(坏疽期),其治疗护理更为棘手,属疑难病症。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总攻疗法"并给予精心护理治疗Ⅲ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和慢性闭塞性疾病,本病属中医脱疽范畴,因寒湿之邪侵袭,气血不畅或痹阻不通而发,初起表现为肢冷麻木,后期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特征.目前该病的非手术治疗主要是抗凝、扩血管、抗感染、止痛及中医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方法[1].护理以祛除病因、对症护理、促进侧支循环及卫生知识宣教为主[2].但由于其病程长、痛苦大、疗效差患者常常失去治疗信心,因此在治疗和护理上仍非常棘手.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47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开展常规治疗加股动脉注射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课题研究,并引入循证护理理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祖国医学“脱疽”的范围,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自1978年以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中药为主)治疗本病2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辨证分型虚寒型相当于缺血期。患肢发凉,麻木疼痛,皮色苍白,喜暖畏凉,间歇性跛行,相应部位的脉搏减弱或消失,脉沉迟或沉细,舌质淡,苔薄  相似文献   

4.
当归四逆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体会广东省澄海市东里中心卫生院中医内科林健鹏本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情志不调,肝肾亏虚,感受寒邪侵袭,客于经络寒凝血瘀,气血运行不畅,造成肢端脉络瘀阻,阳气不能布达四肢,日久缺少气血的濡养而发生坏疽。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中《脱疽...  相似文献   

5.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并不罕见,但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由于该病早期症状仅有患肢发冷、麻木、疼痛和间歇性跛行,加之非专科医生一般对此病认识不深,常被误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相似文献   

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称“脱疽”。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受寒冷、长期吸烟、创伤和内分秘紊乱有关。表现为肢体发凉,怕冷,麻木,疼痛,间歇跛行,皮色苍白或紫红色,加重可出现患肢持续性剧烈疼痛,最终可导致趾(指)溃烂脱落致残。多年来我们对该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探……  相似文献   

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多见于青年男性,好发于下肢足部。当足部动脉及静脉有慢性炎症,并产生血管闭塞时,即能引起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甚至可致肢体溃疡和坏死,造成终生残废。此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脱疽”范畴。按阳虚寒凝型、血瘀阻滞型、阴虚毒热型、气血俱虚型进行药膳调治,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一、阳虚寒凝型:初期患肢沉重,步履不便,  相似文献   

8.
王艳波 《家庭护士》2009,7(7):586-587
介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体会,认为应加强心理护理、戒烟酒、合理饮食、患肢保暖、疼痛护理、创面护理及肢体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9.
汪海良  卢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688-668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非化脓性周围血管疾病。本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具有病程长、痛苦大、下肢多见为特点。初期患肢末端发凉、苍白、怕冷、麻木、问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夜间尤甚,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最终将会由于肢端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  相似文献   

10.
《新医学》1984,(2)
[A型题] 26.肛门旁皮下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应为:A.体温升高;B.白细胞计数升高;C.局部有波动感;D.局部红肿明显;E.局部有触痛。27.早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A.患肢干冷;B.患肢剧烈疼痛;C.间歇跛行;D.患趾尖端坏死;E.患肢足背动脉搏动不能触及。  相似文献   

11.
王惠萍  邹强 《现代护理》1997,3(1):54-54
下肢静脉缺血性疾病在周围血管病中并不少见。主要类型有;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性动脉病,动脉栓塞及动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临床表现是:间歇性跛行.皮肤苍白或紫暗色。皮温低、患肢麻木和静息性肢痛。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严重者足趾坏死。我科自1989年1月~1991年Ic月采用股动脉加压滴注的方法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46例。该方法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药物有效浓度大、作用快、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治疗总有效率达gi.3%。在此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是至关重要的。l一股资料闭塞性动脉性硬化…  相似文献   

1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obliteran。)是一种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疾病,伴有继发性神经改变。病变主要素及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尤以下肢多见。其临床特点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或坏死。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吸烟、内分泌紊乱、自体免疫反应、遗传因素、寒冷、潮湿、创伤、病毒或真菌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1]。1908年suerger首先报告血栓闭寒性脉管炎.故而又称为Buerger氏病D‘。1994年3月我院收治1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施行…  相似文献   

13.
刘凤  李苏华 《当代护士》2009,(10):29-30
总结了5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疼痛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患肢护理、生活护理及功能锻炼等,认为以疼痛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疼痛效果明显,有利于保证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下肢动脉广泛闭塞主要由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所引起,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晚期出现肢端溃疡,甚至坏死,具有相当高的截肢率和致残率,治疗十分困难。我科自19gy年以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大隐静脉的主要田膜,一期完成原位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动脉广泛闭塞,临床应用43例,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38例,动脉硬化性闭塞(NSO)5例。41例疗效非常满意,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报告如下。1临资料本组43例,均为男性,病程2~15年。其中TAO38例,内有2例双下肢患病。患肢均有严重间隙性跛行和静息痛…  相似文献   

15.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Ⅱ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营养障碍性改变,趾端发绀,间歇性跛行加重,静息痛等。中医属“脱疸”范畴,病因病机为寒凝血淤,淤阻血脉,脉络不通。笔者自2004年11月~2007年2月以中药熏蒸疗法治疗Ⅱ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26例(治疗组),并与抗凝、扩血管治疗26例(对照组)相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魏巍 《现代护理》1998,4(12):67-6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疾病,伴有继发性神经改变。病变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和神经,尤以下肢多见。其临床特点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暴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或坏死,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吸烟、内分泌紊乱、自体免疫反应、遗传因素、寒冷、潮湿、创伤、病毒或其真菌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1996年3月我院收治1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施行交感神经节切除及同侧肾上腺部分切除术后,获得成功。现结合临床病例,谈谈其术后护理体会。1病例介绍患者…  相似文献   

17.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将9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扩血管药物改善微循环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和整体护理。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4例,占73.41%;对照组临床治愈26例,占56.52%,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辨证施护对脉管炎患者效果好,见效快,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侵袭四肢,尤其是下肢中小动脉,早期动脉痉挛,晚期动脉闭塞造成供血不足,导致疼痛难忍,晚期严重循环障碍,造成肢体坏死截肢。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可控制疼痛,促进和改善患肢血液循环,防止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19.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发生于四肢中小动、静脉的无菌性的血管炎症疾病,尤以下肢较上肢多见,早期肢端怕冷、苍白、麻木、步履不便,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属中医脱疽范畴。正如《灵枢.痈疽篇》所说:“发于足趾,多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将9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扩血管药物改善微循环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和整体护理.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4例,占73.41%;对照组临床治愈26例,占56.52%,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辨证施护对脉管炎患者效果好,见效快,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