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策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策略量表,对大连地区3所高校33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策略的7个因子中,“因子2-哀求”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19.56,P〈0.01)、文理差异显著(t=4.29,P〈0.05)、校际差异显著(t=6.05,P〈0.05);“因子6-理性的诉说”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6.19,P〈0.01)、文理差异显著(t=5.29,P〈0.05)、校际差异显著(t=4.67,P〈0.05);“因子7-威胁”得分在年级上差异显著(t=4.05,P〈0.05)。结论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获得策略受性别、文理、校际和年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维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从文化视角探讨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使用思维方式问卷和SCL-90对8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高、低心理症状组的大学生在思维的协变性(t=3.934,P〈0.001)、矛盾性(t=-6.136,P〈0.001)及变化性(t=-2.598,P〈0.05)上差异显著;思维方式几乎与心理症状各因子相关显著(r=-0.061~0.205);思维方式对心理症状预测作用显著,进入每个回归方程的思维特性分别为2~3个(β=-0.105~0.273,R^2=0.070~0.129)。其中,思维的协变性对心理症状负向作用显著,而思维的矛盾性对心理症状正向作用显著,思维的变化性对焦虑负向作用显著。结论:思维方式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广州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使用华南师范大学郑希付、罗品超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50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t=-19.293,P〈0.001),其中只有心理动力素质较高于全国常模(t=4.472,P〈0.001);职业能力素质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2.271,P〈O.05),在学习心理素质上,男生显著低于女生(t=-2.521,P〈0.05);各年级大学生在学习心理素质上有显著差异(F=2.760,P〈0.05)。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低于一般大学生;男生职业能力素质优于女生,但学习心理素质不如女生;大三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比不上大一、大二学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唐山市学习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13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学优生在学习倦怠总分(t=-2.32,P〈0.01)和行为不当(t=-2.50,P〈0.01)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学困生;②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学优生在学习倦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性剐的学困生在学习倦怠总分(t=-2.148,P〈0.01)和成就感低(t=-3.365,P〈0.01)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得分明显低于女生;不同专业的学困生在学习倦怠总分(F=4.211,P〈0.05)、成就感低(F=6.485,P〈0.01)和行为不当(F=3.922,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学困生学习倦怠水平高于学优生;学优生的学习倦怠不受性别、年级和专业影响,而学困生的学习倦怠受性别和专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方法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400名新兵随机分为两组,综合心理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各200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新兵集训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综合心理干预组集训前后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除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0—8.95,P〈0.01);非干预组集训前后仅焦虑、敌对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4.08;P〈0.05或〈0.01);综合心理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在集训后总分、阳性项目、各因子分(除强迫、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1~7.66;P〈0.05或〈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现状及其与大学适应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大学适应的关系。方法用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学生进行测验。结果男女生在焦虑、放松、羞愧、气愤和兴趣5种情绪上有显著的差异,男生比女生体验到较多的正性情绪和较少的负性情绪;不同的年级在气愤(F(2,320)=3.40,P〈0.05)和兴趣(F(2,320)=3.63,P〈0.05)2种情绪上有显著的差异。二年级比一、三年级体验到较多的负性情绪和较少的正性情绪;不同生源学生的自豪(F(2,320)=5.38,P〈0.01)有极显著的差异,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体验到较多的正性情绪;大学生适应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正性学业情绪呈显著正相关,与负性学业情绪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以正性情绪体验为主;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存在性别、年级和城乡差异;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与大学适应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海南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针对黎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体系的构建。方法:运用国内外广泛引用的症状自评量表( SCL-9O)对180名海南省黎族大一新生展开心理健康测查。结果:SCL-90总均分的阳性筛选率为17.8%;男生在人际(t=-2.577,P<0.05)、忧郁、焦虑和恐怖(t=-3.902,-3.899,-5.934;P<0.01)4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人际(t=-4.498,P<0.01)、忧郁(t=-2.553,P<0.05)、焦虑(t=-2.706,P<0.05)、恐怖(t=-4.154,P<0.01)和精神病性(t=-2.008,P<0.05)5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常模相比,黎族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是又在多个因子上存在着一定的生源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基本状况。方法通过故事情景投射法对73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的爱情观存在显著的性别、独生、文理科、年级和成绩差异(x^2=8.99-38.27;P〈0.05,P〈0.01)。②不同自我效能和自尊水平大学生的爱情观存在显著差异(x^2=10.72-23.32;P〈0.05,P〈0.01)。结论大学生的爱情观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但总的发展趋势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探索影响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的人格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职前问卷和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对北京某大学16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总体上。男生和女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t=1.26,P〉0.05);农村学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总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总分(t=3.17,P〈0.01);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宜人性(r=0.215,P〈0.01)、神经质(r=0.387,P〈0.01)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变量对主观职业障碍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2=0.15,P〈0.01)。结论主观职业障碍不存在性别差异;农村学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显著高于城市学生;人格中的神经质因子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有正向预测作用,高神经质个体面对求职会感受到更多的障碍和心理压力,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及其特点。方法采用自编的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问题调查表,对254名17—40岁的学生、教师等进行测试。结果(1)日常生活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主要有三个方面;记忆策略、加工产物和意图类型。(2)日常生活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26-40岁年龄组在记忆策略(t=2.98,P〈0.01)、加工产物(t=2.53,P〈0.05)和意图类型(t=2.64,P〈0.01)因子上的得分均真显著高于17-25岁年龄组。(3)日常生活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存在显著的师生差异,教师在记忆策略(t=3.75,P〈0.001)、加工产物(t=2.43,P〈0.05)和意图类型(t=2.10,P〈0.05)因子上的得分真显著高于学生。(4)记忆自评偏好组在加工产物(t=5.53,P〈0.001)和意图类型(t=2.27,P〈0.05)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记忆自评偏差组。结论个体倾向于使用记忆策略、加工产物和意图类型作为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表现出明真真的加工性和经验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单亲大学生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测试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单亲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测试,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比例高于非单亲大学生。单亲大学生MMPI的Hs(t=2.722,P0.01)、D(t=2.551,P0.05)、Hy(t=2.972,P0.01)、Pd(t=3.968,P0.01)、Pa(t=4.434,P0.01)、Pt(t=2.723,P0.01)、Sc(t=3.230,P0.01)和Si(t=2.087,P0.05)8个因子均高于非单亲大学生。单亲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严重。结论单亲大学生存在较多、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军训期间睡眠质量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科学合理地开展军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高校军训期间的190名大学新生进行施测。结果①大学新生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的得分中,睡眠不稳、服药情况(t=-4.936,-6.397;P0.01)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2.320,P0.05);②大学新生在症状自评量表的得分中,抑郁、敌对(t=-2.339,-2.305;P0.05)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得分(t=6.289,3.676,3.338,2.900,3.606;P0.05)均显著高于常模;③军训期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与睡眠状况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军训能改善大学新生睡眠质量,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全国6所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6所高校的303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及社会支持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处在中等水平(x珋=2.836,稍微低于理论中数3),而大学生社会支持评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2.152,P0.05);就业压力和社会支持在学校上均有显著差异(F=5.488,P0.01;F-2.430,P0.05);不同家庭经济地位水平的大学生在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状况上均有显著性差异(F=5.823,F=3.275;P0.05);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有显著性差异(t=-3.306,P0.01);就业压力总分也与社会支持总分呈现负相关(r=-0.140,P0.05),就业压力总分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r=-0.120,P0.05);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具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学校的不同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状况;家庭经济地位水平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状况;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得分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与支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促进身体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为86.7%,其心理健康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躯体化t=14.11,强迫t=9.96,人际关系敏感t=8.62,抑郁t=10.64,焦虑t=11.92,敌对t=10.59,恐怖t=11.87,偏执t=11.12和精神病性t=12.20,P均小于0.001) 不同性别的内科住院患者只在偏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2.08,P〈0.05) 不同工作性质的内科住院患者在躯体化(t=-2.12,P〈0.05)、强迫(t=-2.37,P〈0.05)、人际关系敏感(t=-1.99,P〈0.05)、抑郁(t=-2.54,P〈0.05)、恐怖(t=-2.38,P〈0.05)、偏执(t=-2.28,P〈0.05)和精神病性(t=-2.51,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 脑力患者在这些方面的得分明显低于体力患者。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的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病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其工作性质影响,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并提出相应劳动风险防范策略。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对湖南省4所高职院校448名处于顶岗实习期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高职顶岗实习学生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t1=9.622,6.188,7.175;t2=7.299,2.344,2.993;P1<0.001,P2<0.05),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1=-11.812,-11.905,-11.484;t2=-19.302,-21.239,-18.701;P1<0.001,P2<0.001);②SCL-90各因子得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因子得分相关显著(P<0.05);③SCL-90绝大部分因子与人格因子相关显著(P<0.05);④外向性、神经质、支持总分、宜人性能显著预测高职顶岗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水平(t=-39.708,33.902,-16.645,-16.399;P<0.001)。结论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首次发病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心理学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调查112例首次发病支气管哮喘患者及110例正常对照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①首发支气管哮喘患者S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89,P〈0.01),SDS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t=3.69,P〈0.01);②首发支气管哮喘患者较对照组客观支持少(t=2.05,P〈0.05),对社会支持的利用较差(t=5.69,P〈0.01);③首发支气管哮喘患者更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t=2.17,P〈0.05);④患者较对照组存在述情困难,表现为难以描述自己的情感(t=6.35,P〈0.01);⑤患者生活质量差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生理领域(t=2.00,P〈0.05);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焦虑、抑郁情绪、述情困难、应对方式、较少的社会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不足等多方面影响(P〈0.05或〈0.01)。结论首发支气管哮喘患者存在较多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差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社区小、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年级、性别学生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群体心理困扰与需求,为开展有效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某社区中4所社区小学4、5年级学生、6所中学所有学生,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SCL-90(90项症状清单)量表。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小学生仅在恐怖因子上存在劣于一般人群的差异(Z=-5.36,P0.01);初中学生除人际关系外均存在劣于一般人群的差异(Z总分=-8.34,Z总均分=-8.51;P均0.01);高中学生各因子均存在劣于一般人群的差异(Z总分=-15.65,Z总均分=-15.86;P均0.01)。初中年级心理因子阳性率增加较大,且初二年级的因子阳性率增加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总分=43.16、P均0.01)。男女性别在焦虑、恐怖、偏执因子中存在显著差异(χ2=5.976,5.053,6.361;P均0.05),且不同校别的男女差异各有特点。起始年级学生抑郁、焦虑水平高于普通年级(χ2=9.380、P0.01;χ2=8.775,P0.05);毕业年级学生的焦虑、精神病性水平高于普通年级(χ2=6.261,P0.05)。结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乐观;初中阶段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尤其初一、初二年级是心理干预的关键时期;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状态不理想且高考应激源效应明显;男女生在个体成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优势与不足;起始年级与毕业年级学生相对普通年级学生更可能处于心理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亚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教育工作者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Taksic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和亚健康量表为工具,采用问卷调查,对天津医科大学及天津中医药大学300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健康与亚健康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差异显著(t=3.19,P0.01);心理亚健康与情绪智力呈显著负相关(r=-0.132,P0.05);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差异显著(t=2.18,P0.05);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情绪表现差异显著(F=4.19,P0.01);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情绪智力差异显著(F=4.19,P0.01)。结论情绪智力影响心理亚健康,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对情绪智力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网络时代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380名被试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 90)和Young网络成瘾问卷测试.结果 调查发现军医大学生SCL- 90得分低于地方成人常模(t=-7.658,-9.706,-13.911,-8.925,-6.98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