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总结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术后护理.方法 2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在接受腰椎体间融合术后实行相应护理.结果 2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全面、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退变性腰椎疾患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手术疗效。方法:对72例退变性腰椎疾患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结果:7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退变性腰椎疾患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正确指导和精心护理,保证了治疗与康复的顺利进行,促进了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进行在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中开展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的探讨.方法 :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6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依据就诊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包括81例患者,观察组包括82例患者.两组患者全部进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进行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0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 :在腰椎椎间融合术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Barthel指数评分,进而促进患者有效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腰7椎融合术后1年内居家康复行为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电话随访或入院随访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随访的主要内容有康复行为实施情况和康复行为自评影响因素。结果共随访169例腰椎融合术后患者。(1)康复行为情况:85.8%(145/169)和92.3%(156/169)的患者术后进行踝泵练习和直腿抬高练习,所有患者均能够坚持练习至术后1个月以上;91.1%(154/169)的患者术后进行了腰背肌功能锻炼,45.5%(70/154)的患者腰背肌锻炼时间为6个月以上。(2)术后3个月内,选择"锻炼时害怕腰痛或腿痛"、"锻炼时害怕导致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锻炼时害怕伤口疼痛"的人数较多(术后1个月为84人,术后3个月为114人)。结论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患者踝泵运动及直腿抬高运动依从性良好,腰背肌运动持续性较差,术后3个月内康复锻炼可能引起的疼痛或伤害性后果是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患者康复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针对行腰椎固定融合术后患者的社区干预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5.
闫伟  杨莉 《中外医疗》2016,(6):30-32
目的 分析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5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6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6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采取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6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为(7.41±1.54)分,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为(3.69±2.13)分,经比较发现,6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6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取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退变性腰椎侧凸是指在成人阶段继发于腰椎退变性椎间盘疾病的结构性侧凸.由于患者多为高龄,常合并骨质疏松及其他基础疾病,手术难度及风险加大,围术期护理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自2000年初-2006年底收治的50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240例,行单纯摘除术,腰椎管狭窄症150例,行单纯椎管扩大术,腰椎退变性滑脱,不稳定,侧弯118例,行椎管扩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观察手术前后腰及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的改善率。结果 随访卜7年,平均4年,术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疼痛改善率为91、2%,间歇性跛行的改善率为9.3.4%,仅1例术后本节段间盘复发,无医源性滑脱,无相邻节段退变,无内固定物松脱折断。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治疗适当,会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进行治疗采取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选择我院收治的存在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组别包括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皮质骨轨螺钉内固定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作为观察指标,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长及术中出血量都比对照组的短,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实施统计学分析,具有明显差别。结论对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进行治疗可以优先考虑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治疗,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性比较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后外侧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后路手术治疗7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年,下腰痛、神经根病症状、间歇性跛行、直腰困难等明显缓解,腰椎前凸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无螺钉松动、断钉、断棒,植骨生长满意.结论 退变性腰椎侧凸已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手术及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法应用经后路减压加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30例,术后按康复计划进行治疗。结果术后23例滑脱完全复位,7例滑脱无明显复位,但患者症状亦有明显改善。30例经6个月 ̄24个月随访,治疗改善率为87%,无椎弓根钉断裂及滑脱加重。结论该方法效果满意,术中重点在减压和融合,术后有计划的康复有利于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1.
蒲玉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911-19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腰椎疾病患者脊柱融合术术后康复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140例有腰椎疾病行脊柱融合术的患者按奇偶顺序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指导、疼痛护理、运动训练等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强度及康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强度明显比对照组降低,身体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腰椎疾病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飞  卢惠娟  朱红芳 《浙江医学》2010,32(11):1720-1722
腰椎椎间融合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椎间融合器的运用可防止植骨块移位和塌陷、供骨区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固定的腰椎椎间融合术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有关该手术的术后康复护理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1496-1499
目的:探讨MANTIS脊柱系统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式椎间孔融合术治疗,试验组采用MANTIS脊柱系统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优良率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比较,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退变性疾病采用MANTIS脊柱系统手术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纠正腰椎功能,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治疗安全性高,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28例,对照组61例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67例行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d、3d、5d肌酸磷酸激酶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视觉疼痛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对患者创伤小,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 MANTIS(Minimal Access Non-Traumatic Insertion System)脊柱系统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2010年11月-2013年12月采用后路 MANTIS 脊柱系统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共89例,术中采取全麻,俯卧位,G 型臂透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23 min。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体位暴露充分,手术进行顺利,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4.7%。结论MANTIS 脊柱系统手术具有创伤小及可以完成开放内固定手术的所有步骤的优势,在有熟练的脊柱微创手术的配合与护理的前提下,MANTIS 脊柱系统手术进行顺利,病人无术后并发症发生,达到了医患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疾病术中策略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52例腰椎退变侧凸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8例患者出现同侧及对侧麻木及疼痛加重,经甘露醇脱水、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保守治疗后症状均在3周内明显减轻或消失。对所有患者进行2个月~25年的随访,发现2013年2月前手术的127例患者均在术后8个月~1年融合。1例患者术后半年因车祸cage退出;1例患者因未听医嘱扶拐2~3个月,腰围保护时间不够,回农村后活动量偏大,术后3个月cage退出,此2例患者均再次出现下肢酸麻、胀痛、无力等症状行翻修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在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中,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具有确切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手术及术后康复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手术及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法应用经后路减压加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30例,术后按康复计划进行治疗。结果术后23例滑脱完全复位,7例滑脱无明显复位,但患音症状亦有明显改善。30例经6个月~24个月随访,治疗改善率为87%,无椎弓根钉断裂及滑脱加重。结论该方法效果满意,术中重点在减压和融合,术后有计划的康复有利于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LIF结合单、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84例,将接受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将接受TLIF联合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对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痛觉评分以及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采用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腰椎活动功能,且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31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患者采用经后路椎管减压,自体髂骨后外侧植骨融合,STB后路钢板复位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个月~38个月,平均27个月,27例症状消失,优良率87.10%.1例发生脑脊液漏.4例术后偶有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能正常工作.结论:STB椎弓钢板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指导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10月间在我院实施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和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腰椎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效果较好。结论:术后康复指导和临床优质护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腰椎功能的恢复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