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木脂素类成分。方法 UPLC-MS/MS检测,经与五味子提取物、空白血清总离子流色谱图比较,发现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经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相比对,对部分原形成分进行鉴定;经与提取物相同保留时间色谱峰质谱数据比较并参考相关文献,对部分原形成分进行推测。结果大鼠灌胃给予五味子提取物后,含药血清中产生了药源性成分,包括代谢产物和原形成分。鉴定了其中4个原形成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推测了另外10个原形成分:戈米辛D、巴豆酰戈米辛H、当归酰戈米辛H、当归酰戈米辛P、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酚、戈米辛O、戈米辛N、6-O-苯甲酰戈米辛O和五味子丙素,所有14个成分均为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结论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主要为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当归酰戈米辛Q和当归酰戈米辛H 4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5u C18(2) 100A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进行专属性、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重复性、稳定性、耐用性、方法适用性考察。结果 4种木脂素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加样回收率为93.09%、88.25%、90.69%、91.08%,RSD均小于2%;重复性、稳定性、耐用性结果均符合要求;选取21批YQFM样品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适用性良好。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YQFM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当归酰戈米辛Q和当归酰戈米辛H 4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内南五味子的木脂素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用植物内南五味子中的8种主要活性木脂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戈米辛G、内南五味子素、五味子酯丁、内南五味子酯乙、一味子甲素和南五味子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在C18柱上以甲醇一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8种木脂素的加样中嘏率91.6-100.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32%。内南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的种类、含量因采收时间、雌雄、药用部位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24):3422-342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五酯片中五味子酯戊、戈米辛J、当归酰戈米辛H、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酚、安五脂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10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_(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五味子酯戊、戈米辛J、当归酰戈米辛H、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酚、安五脂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2.25~67.5 ng(r=0.999 6)、2.1~63 ng(r=0.999 8)、28~840 ng(r=0.999 9)、124.6~3 738 ng(r=0.999 9)、22.7~681 ng(r=0.999 9)、32.7~981 ng(r=0.999 9)、47~1 410 ng(r=0.999 9)、208~6 240 ng(r=0.999 9)、5.36~160.8 ng(r=0.999 9)、4.48~134.4 ng(r=0.999 8);定量限分别为14.17、13.32、9.33、11.37、14.62、19.88、14.66、12.50、16.40、13.55 ng,检测限分别为4.62、4.60、3.08、3.76、4.81、6.74、4.93、4.16、5.86、5.03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36%~100.00%(RSD=1.83%,n=6)、95.00%~100.00%(RSD=2.07%,n=6)、95.00%~98.00%(RSD=1.22%,n=6)、95.37%~98.91%(RSD=1.29%,n=6)、95.62%~103.71%(RSD=2.85%,n=6)、97.33%~102.67%(RSD=2.00%,n=6)、95.00%~99.33%(RSD=1.75%,n=6)、97.24%~104.93%(RSD=2.63%,n=6)、95.00%~97.50%(RSD=1.42%,n=6)、96.00%~102.00%(RSD=2.45%,n=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五酯片中10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探究不同炮制方法对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对采用不同方法炮制的五味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及溶出率进行测定,炮制方法有生五味子、醋蒸、酒蒸、蜜蒸、酒浸、清炒、蜜炒,木脂素类成分包括醇甲、醇乙、甲素、乙素。结果酒蒸和酒浸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醇乙、甲素、乙素等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和溶出率均最高,其次为生五味子,且炒法五味子供试品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及溶出率均较低。结论在五味子炮制中可考虑采用酒蒸和酒浸法以增强药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复方五仁醇胶囊合适的质量控制指标。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批制剂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5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对各成分的含量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含量较高且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成分含量的指标成分。结果:10批制剂中5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之间具有很好的群体相关性,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含量与五味子醇甲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8,0.9144,0.9849,与五味子乙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5,0.9797,0.8932。结论:制剂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间接反映其他3种成分的含量,可以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人参蜂王浆口服液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三种五味子木脂素成分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样品超声提取后,滤过,取续滤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 ODS2(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分别在0.045 4~11.35,0.049 3~12.33,0.055 3~13.82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6.4%,100.1%和106.1%;RSD(n=9)依次为3.7%,2.7%和2.3%。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适用于人参蜂王浆口服液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复方滇鸡血藤颗粒的指纹图谱,并建立颗粒中4个木脂素类成分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复方滇鸡血藤颗粒的指纹图谱,以对照品进行共有峰指认,通过制剂与各单味药材的相关性分析进行共有峰归属,通过相似度评价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11批样品的质量差异,同时以4个木脂素类成分戈米辛D、内南五味子素、异型南五味子丁素、南五味子素为指标性成分,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建立了复方滇鸡血藤颗粒的11批样品指纹图谱,共标定20个共有峰,其中1号峰为马钱苷、3号峰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4号峰为杯苋甾酮、6号峰为大豆苷元、13号峰为戈米辛D、17号峰为内南五味子素、19号峰为异型南五味子丁素、20号峰为南五味子素;各批次样品间相似度均大于0.97,可聚为2类,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9.764%;4个木脂素类成分戈米辛D、内南五味子素、异型南五味子丁素、南五味子素的含量分别为386.35~426.96、280.69~307.66、693.31~740.91、188.66~215.59μg·g-1。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含...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中木脂素类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总木脂素的含量,评价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及五味子乙素的含量。采用梯度洗脱法,流动相为甲醇 水,色谱柱为Lichrospher5 C18(4.6 mm× 250 mm,5 μm);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 ℃;流速为1 mL·min 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五味子药材中总木脂素的含量, 以五味子乙素为对照品,于57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结果所测的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均高于0.50%,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均高于0.25%。所测的五味子药材中总木脂素的含量均高于3.70%。结论五味子醇甲及总木脂素含量以黑龙江产五味子药材中含量最高, 五味子乙素含量以辽宁产五味子药材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五味子药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建立HPLC法测定五味子中9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方法以木脂素类成分总含量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查甲醇溶剂体积、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五味子提取工艺的影响。色谱柱:Diamonsil C18(2)(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0℃。结果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100倍甲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1 h;五味子醇甲、Gomisin D、Gomisin H、五味子醇乙、Gomisin G、Gomisin B、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完全分离,在测定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9),平均回收率(n=6)为98.06%101.65%。结论本方法灵敏、专属,重复性好,可用于五味子药材的来源鉴别和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五味子中木脂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本优化提取工艺简单、快捷、经济,对木质素类成分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