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做为老年病院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活动、性格变化以及老年人的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个体差异,方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进疾病康复。本文就老年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心理需求及心理服务分别给予论述。  相似文献   

2.
儿科护士如何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西宁市大通县人民医院儿科尚梅英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它包括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能力等心理现象。从护理工作的角度出发,作为一名儿科护士,除了娴熟精...  相似文献   

3.
俞华伟 《当代医学》2008,(2):140-141
大多数人认为新生儿不会说话,谈何心理呢?其实语言并不是心理活动唯-表现人的心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源泉.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如感觉向觉、模式识别、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意志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1]等.  相似文献   

4.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客观依存性强,直接对抗的集体项目。具有复杂性、多样性、连续作战、胜负经常转换等特点。对篮球运动员心理因素的要求很高。实践证明,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而且要消耗很大心理能量。如果篮球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所需要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挥得不好,既使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训练比较好,也不可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高水平的比赛最后往往是心理因素起着决定作用。心理训练,就是以运动心理学理论为科学依据,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由于人的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所以心…  相似文献   

5.
衰老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老年人随着身体各系统功能的衰老减退 ,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也随之发生变化而形成其特殊的心理活动特点。如 :思维过程缓慢、记忆力减退、情感脆弱、易激动、固执、不易接受新事物等。老年人住院后除有一般病人的心理活动和要求外 ,还有其特殊的心理状态及要求。因此 ,在护理老年病人时 ,除日常操作、生活护理外 ,心理护理尤为重要。1 关心病人的需要需要是人们为了生活对所必需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是人类行为的动力 ,个性积极性的源泉。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病人的心理需要 ,表现为生理需要上升 ,安全需…  相似文献   

6.
吴青 《中国乡村医生》2006,8(12):76-76,69
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健康问题是社会问题。老年人的各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各种疾病。护理人员应掌握好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的寿命逐渐延长,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也随之增加。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问题将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的主要问题。因此,对老年人的心理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试对某些老人的心理变化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心理训练是指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以影响,使运动员学会 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运动员争到优良成绩作好心理准备。心理因素早就成为体育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内容。在竞争激烈,群雄林立的现代高水平运动竞赛,中将精神因素揉合于体育的例子已屡见不群。短跑,是一种典型的处于极限强度下的爆发性运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病人的护理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伴随心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老化,其中主要包括感知觉、智力和人格特征等诸多方面。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刚刚从中医学中分化出来的、新兴的边缘学科,而中医护理心理学是研究病人在诊断、治疗、护理情况下的心理活动规律,并进行适宜的心理护理的一门应用心理学。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及辨证施护的理论则充分体现了中医心理学的指导思想,以及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从而对临床的治疗、护理发预防保健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人认为新生儿不会说话,谈何心理呢?其实语言并不是心理活动的唯一表现人的心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源泉.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模式识别、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意志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1]等.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人认为新生儿不会说话,谈何心理呢?其实语言并不是心理活动的唯一表现人的心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源泉.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模式识别、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意志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1]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变化也越来越明显。但是,目前我国老年人普遍注意身体锻炼和膳食营养,而忽略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尤其患有功能残疾,如偏瘫、脑血管后遗症等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心理失衡更为突出。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心理护理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衰老是一个生理过程,人到中年以后就逐渐开始衰老,到了60岁以后进入老年期,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由于年龄及疾病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应加强对老年人心理特点的分析。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变化错综复杂,所以我们对老年人的个性护理也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15.
运用心理学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心理因素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先导,直接关系着人的内心政治、思想、道德等信念转移的方向和程度,而且人的行为和情感也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了解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掌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研究大学生的特殊心理活动,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致使抵抗力、应激力、代偿力逐渐降低,在心理上形成了独有的特点。老年人由生理变化引发的疾病,同O,会给心理带来一系列变化,如性格的变化、情绪的波动,产生无用感、孤独感、被抛弃感和濒死感等,因此除加强对疾病本身的治疗外,更要求医护人员及家庭成员从心理方面不厌其烦地多作沟通,对于久病不愈的病人更应有足够的耐心,帮助老年病人早日解脱疾病的痛苦,使之能幸福地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17.
老年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雪娥  薛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8):1066-1067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与护理已成为每个医务工作者,尤其是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一个课题。人到老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层面都发生了变化,对疾病和健康问题也变得十分关心和敏感起来,因此,在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只有注意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病情等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才能使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人的心理本质是复杂的,但就其内容来讲,是客观现实在人头脑中的主观反应.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通过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来实现的.因此,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国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622-623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形成老年人所特有的心理特点,因此,注意老年人心理活动特点,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各自的晚年生活,也已成为当今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心理因素会使人精神愉快,而不良的心理刺激则可使人产生疾病。为了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加强锻炼以减慢各种生理功能的老化,保持心情舒畅,坚定信念,培养情操,合理安排生活等,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