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构建紧急医学救援伤病员搬运工具体系和标准化体系,为紧急医学救援伤病员搬运产品和市场提供规范化宏观参考。方法针对伤病员抢运需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紧急医学救援伤病员搬运工具品种体系和标准体系进行体系化设计。结果提出了紧急医学救援伤病员搬运工具概念内涵,构建了伤病员搬运工具体系化建设主要内容和基本技术要求。结论伤病员搬运工具是突发事件伤病员现场急救“最后1公里”的重要依托,伤病员搬运工具体系化建设是伤病员快速抢运紧急医学救援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论证并设计一种新型旋转式折叠担架,满足多种运输工具和紧急医学救援环境伤病员搬运要求。方法分析目前常用折叠式担架的特点、分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针对救援需求,设计新型旋转式折叠担架,包括担架杆及铰链、担架面、可伸缩把手、横支撑及铰链、担架支腿及铰链、伤员固定带、肩带、担架包等主要构件。结果新型旋转式折叠担架克服了目前通用担架存在的指标和结构设计不足,由于其采用新型折叠式结构和新型材料,收拢后体积较小,质量轻,可以在多种运输工具和紧急医学救援环境中使用。结论担架是伤病员搬运工具的主要载体,新型旋转式折叠担架作为一种通用担架,可用于伤病员现场抢运,也可配合多种运输工具开展伤病员运送。  相似文献   

3.
地震常造成环境破坏和大量人员伤亡。紧急医学救援是十分复杂的,而救援组织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取得最佳的救援效果尤其重要。芦山地震发生后,武警后勤学院紧急医学救援队赶赴灾区。他们采用三级医学救援模式在山区地震灾区展开医学救援。一级救治点设在行政村居住点、乡镇或县城驻地,以流动医疗队形式在地震早期开展医疗巡诊,稳定生命体征,开展损伤控制性手术,为后期救治赢得时机。以地区或市级医院为二级救治点,以当地指定的大型省级三甲医院作为三级救治点,开展疾病后期的专科和康复治疗。本研究描述了武警后勤学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芦山地震的经历,并评价了山区地震灾区三级医学救援模式的应用。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采取的三级医学救治模式用于山区地震灾区的医学救援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医学救援的经验表明:对伤员的分类非常重要。伤员分类可分3个层次。收容分类指大批伤员被送到医疗单位,等待分诊到各救治单元时的分类工作,其基础是简单分类和快速治疗程序、修正的创伤评分法、《汶川I地震现场检伤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及解放军战伤急救评分等。救治分类是伤病员到达各救治单元后,在单元内进行的伤病情评估,评分方法有简易损伤定级、多发伤损伤严重度记分、多发伤记分方案等。后送分类在伤病员于本级救治机构的救治任务完成后,或伤病情超出本级救治机构救治能力而需要后送时进行,分类依据是本医疗单位后送压力、伤病员诊断、生命体征、后送风险、转运工具情况、路途距离以及接受医疗单位技术特点等。  相似文献   

5.
灾害医学救援医疗后送是指在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中军地各级救治机构对伤病员进行救护、治疗和后送工作的总称,是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中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生、死、残、愈,直接影响着灾害救援行动的效果及伤病员的治疗康复,可以说,医疗后送工作直接影响灾害医学救援行动的整体效果[1]。灾害医学救援医疗后送信息系统通过将伤病员基本信息及其医疗后送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伤病员医疗后送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优势,确保灾害医学救援各级救治机构实施精确化医疗后送保障。因此,灾害医学救援医疗后送信息系统对灾害发生后伤病员医疗后送、时效救治以及救治机构工作流程会产生深远影响,对提高伤病员医疗后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急医学救援是指由灾害或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批量伤病员,按时效救治理论、原则,组织并实施医疗救治的活动。直升机应急医学救援,主要任务是在医院外环境中发生意外灾害、各种危重急症或突发事件,地面应急医学救援力量无法到达或途中耗时较长时,用直升机将救援力量、药品器材等快速运送至现场,对个体或群体实施及时有效地救援,或在医疗监护条件下,将伤病员运至后方医院,接受进一步全面的救治。  相似文献   

7.
灾难医学救援中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突发性重大灾难,批量伤病员同时出现,且伤情复杂,危重人员多,给医护人员实施医学救援提出了新要求。在汶川地震的医学救援行动中,军队卫勤机构反应迅速,分工明确,果敢高效,为实现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也引发了一些伦理学上的冲突,如何在医学救援行动中贯彻伦理学有利无伤和最优化等原则,为更多的伤病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值得人们反思。  相似文献   

8.
提高紧急医疗救援效率和质量要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直接关系到急危重伤病员的生存及其预后。近年来,我国省会和较大城市相继建立了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开展以院外医疗急救为主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本中心承担兰州市区日常及各类突发事件伤病员现场医疗救治和监护转送任务,全省范围各类大型突发事件群体伤病员救治增援以及长途监护转送任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GH)在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应急医学救援中的异同,探讨应急医学救援体系从“汶川”到“芦山”的转变,旨在为今后的灾难医学救援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对比分析GH在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收治伤员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民族构成、伤员流、来院时间分布、伤情分类、转归及医疗费用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两次地震救援中一线和二线医院收治方案、上级专家巡诊会诊模式、二级职能科室在医学救援中的职能转变、公共信息平台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伤员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民族构成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在伤情分类、医疗费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统计学意义。芦山地震“伤员流”峰值时间较汶川地震时显著提前,伤员转归较汶川地震好。国家级、院级专家会诊巡诊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伤员的救治效率,另外,二级职能科室参与医学救援过程的模式使应急救援过程更加有序、合法。结论在汶川地震医学救援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芦山地震医学救援中,GH从地震伤员的分类救治、空中转运、各级专家检诊模式以及医院二级职能部门的管理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提出应急救援遵循“变应急为常态、变无序为有序”的基本原则,极大地提高了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10.
军事医学救援在我国灾害救援中的作用地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军事医学救援在我国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方法总结汶川地震医学救援的经验,分析军事医学救援在我国灾害救援中的作用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军事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的措施。结果汶川大地震医学救援过程中,军事医学救援工作运用大批量伤员的早期检伤分类、分级救治等技术优势,在伤员早期救治及脏器并发症防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同时也反映出军事医学救援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结论在新的形势下应不断加强军事医学救援体系建设,学习国际先进救援理论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加强灾害侦察和信息收集能力,为医学救援指挥决策、灾后分析总结和科学研究提供准确依据;完善医学救援预案;军地结合,平战结合,将各具特色的军地救援力量统筹整合,建立统一指挥、密切合作、协同作战机制;作好灾害救援对提高军事医学及野战外科学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武警总医院参与亚运会大型活动的卫勤保障演练活动,分析亚运会等大型活动卫勤保障的特点,提出了军队医院执行卫勤保障任务的组织实施办法,研制出适合应对突发事件、大型活动卫勤保障、现场救护的轻型车载野战医院,共有8个车组成,具备数字化卫勤指挥、现场急救-移动医院分类处理-后送当地医院专科治疗的三级阶段救治能力,实现快速反应、高效救治的院外应急保障。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队医院担负卫勤保障的指挥、协同和救援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探讨国际应急医疗队帐篷医院水系统供应保障解决方案。方法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和外军医疗队装备配备与建设经验,同时总结我医疗队实际建设经验。结果通过对《外国医疗队分类和最低标准》的分析研究,在分析现状、探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满足应急救援医疗队水系统建设应考虑的要点问题。结论应急救援医疗队水系统装备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有助于提高紧急医学救援能力,保障国际应急救援医疗队用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地震灾害后批量伤员的伤情特点,提出了策略性地震突害现场救护(strategic earthquake casualty care,SECC)体系,形成一种新的紧急医疗支持和管理方法,提高现场救治效率:方法通过现场医疗救治精准分级(precise grading,PG)、建立SECC搜救与救援评做成级别(ASR)协调机制,规范区域分级准入(graded access system,GAS)规则,制定了搜救与医疗无缝衔接的管理与技术指南=结果在救援早期应用PG、SECC+ASR以及区域分级准入规划等策略,城市搜救队能够明确搜救与医疗协同的技术标准和流程,快速优化灾区伤员转送体系。结论SECC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城市搜救队将高级生命支持向灾害现场核心区域和废墟下延伸,提高了地震灾害救援时效及伤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综合医院应急救援多智能体系统的构建提供模型支持。方法对应急医学救援知识体系和作业流程进行分析,构建应急医学救援本体模型和智能体协同作业模型。结果应急医学救援本体模型包括顶级本体、领域本体、任务本体和应用本体。应急医学救援多智能体模型中包括指挥智能体、人员集结智能体、医生智能体、诊断智能体、方案智能体、处方智能体、病历智能体、检查检验智能体、护理智能体、患者智能体、后勤保障智能体和综合管理智能体。结论在综合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多智能体系统中,应急医学救援本体是智能体之间相互通讯的基础,多个智能体的协同作业反映出综合医院应急医学救援的整个过程。依据本文所提供模型构建的综合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多智能体系统,可用于综合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过程的模拟仿真,可为应急医学救援提供良好的数据整合与决策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5.
海峡西岸的福建省与海峡东岸的台湾省均为"自然灾害高发区".军队应急机动卫勤力量在海峡西岸重大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灾害救援中,军队应急机动卫勤分队被派遣参与医疗救治,转运伤员、转运伤员,开展疫病防治,维修或保持医疗器械的应用,开展心理咨询等援助.和地方医疗部门相比,军事医疗救援队有明显优势,表现在快速反应、独立保障、环境适应和现场救治能力上.最先进的二代应急机动野战方舱,可以建立一个县级规模具有自我保障能力的野战医院,能够昼夜处理300名患者,同时开展4台手术.福建省的许多医疗机构都有必备的先进器械和实践经验,应加强地方和军队部门的相互协作,建立军地联合卫勤救援机制.  相似文献   

16.
移动医院的创建及其在国际救援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2,他引:3  
2004年底苏门答腊岛近海发生9级地震和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海啸,中国参加了国际救援活动.中国国际救援队创建了移动医院,在亚齐省班达亚齐市实施救援.移动医院的编制为26名医务人员,下分指挥组、分类检伤组、现场救治组、外科救治组、内科救治组、医技组、留观后送组.展开后占地约200平方米.开展了巡诊、院内救治、卫生防疫、灾后医院重建,及培训灾区当地医务人员等工作.总结出如下经验:应加强战役后方,应将所有信息数字化,培训复合型人才十分重要.移动医院是救援队实施救援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尤其在重大灾害中抢救危重伤员时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从事应急工作的专业人员,笔者参加了汶川地震灾区的医疗救援。根据在灾区工作的经验提出一些意见。一止匕地区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建立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指挥机构和/或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核心专家组,缺乏具有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性医疗卫生应急专家。许多公民的依法应急意识不强。震后早期只能rN育关领导人提供平面地图,3天后才拿得出遥感立体图象,这时抢救的黄金时段己过。多数来自外省的医疗救援队也是在黄金时段后到达四川。许多地方的卫生应急办事机构未能进入紧急医疗卫生救援前线指挥部。一些卫生行政部门信息报告内容过粗。缺少院外医疗急救现代通讯、信息系统和急救车辆。现场医疗急救力量明显不足。缺少国家空中医疗救援组织、人员和标准化装备。笔者认为,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院外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模式,包括应急管理机制,以协调各机构的活动。建立外援医疗队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建立现代紧急医学救援服务链,包括移动医院、急救车、中转站、帐篷医院等,应促进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应在绵阳建立医疗服务站和一所传染病医院。考虑到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办,笔者认为可从震区的工作中获取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医院急诊体系在灾害救援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重大灾害的的频繁发生,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与医院应急资源分配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结合我院在应急救治的特点,医院急诊体系在灾害救治中占有主要的作用,总的原则为:整合医疗资源,优化管理模式,加强应急演练。包括组建医院应急救治工作指挥系统;加强医疗资源机动配置;制定并演练批量伤病员急救流程等。这些措施是医院急诊体系能在大灾害面前起到排头兵的关键,也是能否减少灾害引起人员伤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