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总结性分析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原因以及临床诊治和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骨科收治的55例下肢骨折创伤术后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治情况及预防措施。结果 55例并发下肢DVT患者,经机械护理、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无不良结局出现。结论骨科创伤术后易出现下肢DVT,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可减少该类病症的发生,早期进行临床诊治可有效缓解症状表现,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更好地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骨科患者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总结性回顾分析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09年10月收治骨科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患者经有效的综合保守治疗后,临床生命体征及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给予DVT的预防及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利伐沙班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08年6月-2009年7月我院髋部骨折手术患者41例,术后6h内开始使用利伐沙班10mg,口服,每日1次,应用10d。血管彩色多普勒观察下肢深静脉是否有血栓形成。结果41例患者未发现DVT。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的预防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萍 《哈尔滨医药》2007,27(6):68-6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下肢骨折手术后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少数可造成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或造成血栓后综合征,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报道,骨科术后DVT发生率为10%~63%[1]。我们通过总结和吸取骨折术后DVT形成的教训,对2007年1月到2007年8月158例下肢骨折术后病人采  相似文献   

5.
王聪 《首都医药》2014,(24):62-63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防控方法。方法2O09年1月一2012年10月对154例我院骨科大手术术后患者血栓情况进行观察。对11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别采用中西药两种方法进行预防治疗,并对59例患者采用益气活血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活血通脉汤,同时进行CPM机功能锻炼。在髋膝置换术后应用活血I号方口服。结果与结论骨科患者DVT重在预防,提高认识,在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降低DVT的发生率。研究表明,中西药物均能降低DVT的发生率;下肢骨折创伤术后早期运用中药干预,能达到预防下肢DVT的目的。中医药对于术后下肢DVT的预防可达到与西药相似的效果,且较为安全,应充分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6.
华珊珊  陈碧斐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2076-2077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静脉内血凝块阻塞性疾病,其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为提高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疗效,笔者以骨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宁波市鄞州区骨伤科医院发生骨科术后DVT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41~73岁.对DVT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利伐沙班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我院髋部骨折手术患者40例,术后6h内开始使用利伐沙班10mg,口服,1次/d,应用10d。血管彩色多普勒观察下肢深静脉是否有血检形成。结果40例患者未发现DVT。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的预防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髋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髋周骨折术进行治疗后84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预防措施,对比2组DVT形成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髋周骨折术应用中西医结合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全髋置换术后(THA),所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深静脉血栓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因此被公认为THA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40%~60%。高龄患者常患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THA术后更容易发生DVT。因此对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对THA的愈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院从2000年1月~2005年1月行198例(201个髂)全髋置换术,并发DVT23例发生率为11.1%。术后我们通过对患者有效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全部治愈出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中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出现患肢坏死、截肢或继发出现致命性肺栓赛(PE)。目前一般认为DVT的形成主要发生在围手术期。早期预防可大大降低发生率。笔者对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16例中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了术后早期综合预防,  相似文献   

11.
沈浩 《河南医药信息》2010,(15):146-147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02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骨科术后并发36例DVT的形成原因、诊治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溶栓、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后,35例临床各项检查指标及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坏死、溃烂及肺、脑栓塞等并发症。1例77岁的右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后8d发生肺栓塞经溶栓治疗失败,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骨科手术住院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并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可降低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妇科肿瘤术后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保守治疗10例和手术联合抗凝溶栓治疗6例,治疗2~3周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复查彩超证实下肢静脉再通,无并发症发生,后期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妇科肿瘤术后合并DVT引起重视,保守或手术治疗均有效。通过临床早期护理和实施健康教育,防止血栓再发和促进后期再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骨科手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而实验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导管溶栓加腔内成形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导管直接溶栓加腔内成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 82例深静脉栓塞(DVT)患者采用导管直接溶栓加腔内成形治疗.左下肢CVT 66例,右下肢DVT 16例,髂股静脉血栓48例,全肢静脉血栓34例;病程2~10d.结果 所有患者在髂总静脉成形术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术后造影示滤器血栓捕获率为7.32%.导管溶栓术后患肢胀痛和水肿消失.66例左下肢DVT患者行髂总静脉球囊扩张后,狭窄完全消失8例,部分消失58例.溶栓后深静脉造影示溶栓Ⅲ级62例(75.6l%),Ⅱ级20例(24.39%).髂总静脉完全通畅40例,狭窄<50%32例,>50%10例.髂总静脉支撑植入10例.术后1~36个月随访,深静脉完全通畅72例.其中,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66例.返流6例,深静脉阻寒10例.其中,症状复发2例,血栓后综合征4例,无症状4例.结论 导管溶栓加腔内成形术是治疗DV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郑向明 《北方药学》2021,18(5):54-55
目的:研究骨科大型下肢手术治疗中,应用利伐沙班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作用与价值.方法:纳入110例骨科大型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利伐沙班和低分子量肝素钠抗凝治疗,对比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结果:两组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引流量以及局部血肿和切口渗血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术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大于对照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骨科术后DVT预防中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妇科肿瘤术后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保守治疗10例和手术联合抗凝溶栓治疗6例,治疗2~3周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复查彩超证实下肢静脉再通,无并发症发生,后期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妇科肿瘤术后合并DVT引起重视,保守或手术治疗均有效.通过临床早期护理和实施健康教育,防止血栓再发和促进后期再通.  相似文献   

17.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熏DVT)是髋、膝关节置换术的主要并发症,文献报道未行任何预防措施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约50%机会发生DVT,近端DVT是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熏PE)的主要来源,致命的肺栓塞发生率2%~3%,它是髋、膝关节置换术病例中术后早期死亡的原因。为此,将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问题综述如下。1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发生原因Wheeler等(1991)报告未行预防处理的髋关节置换术DVT发生率为52%,致命的PE发生率为2.4%。膝关节置换术DVT发生率高达66%,但没有致命的PE发生。在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骨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经过综合保守治疗和全面临床护理后,临床生命体征及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骨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综合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老年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老年患者术后经临床护理,无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给予DVT的预防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预防和护理下肢骨折及术后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特别是多发外伤、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手术后较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我科在2011—2012年,共收治下肢骨折患者482例,其中发生DVT28例,发生率为5.8%,经过精心护理和及时治疗,均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