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荣玮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7):683-683
目的 探讨定量分析方法在乳腺非典型增生与乳腺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对乳腺腺病伴不典型增生 2 0例和乳腺癌 5 0例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 ,并应用MPLAS 5 0 0多媒体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其细胞核的形态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定量测定的结果表明了乳腺疾病细胞核 8项形态参数测定中有 7项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1项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乳腺疾病细胞核形态参数的测定对鉴别乳腺腺病伴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明确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DNA含量及倍体情况、微血管密度(MVD)、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端粒酶(hTER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乳腺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Ki-67、MVD及DNA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28例乳腺癌前病变、25例乳腺良性病变中cathepsin-D、hTERT基因蛋白、Ki-67、抗第8因子-RA(FⅧ-RA)的表达。结果Ki-67标记指数、微血管密度、细胞DNA相对倍体均值(U值)按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的顺序呈递增趋势,且随乳腺癌分级的增高而显著增高。Cathepsin-D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呈正相关(P<0.05),与C-erbB-2呈负相关(P<0.05);hTERT在乳腺癌与癌前病变组,乳腺癌与良性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ER、PR、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结论U值和Ki-67标记指数均能较好地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可以间接预测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乳腺癌预后。Cathepsin-D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明显的提示作用。肿瘤MVD反映血管生成,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多种指标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乳腺癌预后预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病理技术在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诊断价值分析。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51例,其中癌细胞无复发无转移例数为26例、癌细胞复发并转移例数为25例;参与本次调查患者均进行手术病理检查、定量病理检查,对比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和定量病理检查结果,并分析、探讨定量病理结果诊断价值,同时观察肿瘤细胞核最小直径核以及最大直径面积、DNA指数、核周长和癌细胞复发、转移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癌细胞无复发无转移患者细胞核周长、细胞核面积、细胞核最大直径、细胞核最小直径低于癌细胞复发并转移患者,但DAN指数高于癌细胞复发并转移患者,组间差异明显,经对比存在对比价值,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理结果和定量病理检查结果没有明显差异,经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可采取定量病理技术进行诊断,诊断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图像分析仪,对104例乳腺及良,恶性病变的标本进行形态计量研究。提取了6项细胞核的参数。它们是核最大灰度、核最小灰度,核中心平均距,核周长,核面积和形状因子。结果证明;核最大和最小灰度的数值,按照正常乳腺、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病(单纯性增生)乳腺增生病(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的顺序依次减小,而核面积、周长,核中心平均距和形态因子则依次增加,但形态因子的值以正常乳腺为最大。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比较,6项参数的方差分析无任何意义。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能准确地鉴别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和提供细胞恶变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Ki-67标记指数、DNA含量及倍体情况、微血管密度(MVD)、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端粒酶(hTER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结合乳腺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CerbB-2等的表达,进一步明确各指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用图像分析系统对Ki-67、MVD及DNA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乳腺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中Cathepsin-D、hTERT基因蛋白、Ki-67、抗FⅧ-RA的表达;选择10项可能影响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量化,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Ki-67标记指数、MVD、细胞DNA相对倍体均值(U值)按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的顺序呈递增趋势,且随乳腺癌分级的增高而显著增高。Cathepsin-D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PR呈正相关(P<0.05),与CerbB-2呈负相关(P<0.05);hTERT在乳腺癌与癌前病变组,乳腺癌与良性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ER、PR、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因素为: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MVD、Cathepsin-D。结论乳腺癌肿瘤大小及病理组织学分级仍然是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密切相关因素。多种指标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乳腺癌预后预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在临床中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来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乳腺癌组;同期乳腺增生患者100例,作为乳腺增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超声诊断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流分级差异。结果超声结果显示乳腺癌组患者后方回声有减弱、边界蟹足样及边界不光滑、病灶内钙化、内部回声不均匀、病灶形态不规则的均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阻力指数为(0.79±0.07),收缩期峰速值为(24.49±11.19)cm/s,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组的(0.64±0.07),(13.16±6.27)cm/s;乳腺癌组患者血流分级以Ⅱ级(38,38.00%)和Ⅲ级(40,40.00%)为主,乳腺增生组患者血流分级以Ⅰ级(62,62.00%)和Ⅱ级(28,28.00%)为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结果对乳腺癌与乳腺增生患者有较好的诊断与区分作用,便于患者早期接受相应的治疗,有效避免病情的恶化,临床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细胞DNA定量分析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DNA含量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的定量检测技术,对73例宫颈癌病人Ⅰ级,Ⅱ级、Ⅲ级癌细胞进行DNA含量及形态学的定量分析。结果:组织细胞DNA含量及细胞核面积,随病理级别的增高而递增,组织学病变越严重。DNA含量越高。细胞核面积越大。结论:对宫颈癌细胞DNA含量及面积的测定对肿瘤的早期诊断。组织学分级及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kp2和p27kip1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kp2 mRNA和p27kip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kp2 mRNA表达较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增高(P0.05),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27kip1 mRNA表达较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明显降低(P0.05),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Skp2 mRNA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程度呈正相关;p27kip1 mRNA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程度呈负相关。2种基因表达均与患者年龄、绝经状况、肿瘤大小及病理学分期无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Skp2 mRNA与p27kip1 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Skp2和p27kip1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两指标的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乳腺癌预后。  相似文献   

9.
朱人敏  王年吉 《江苏医药》1992,18(7):350-353
本文采用显微分光光度计镜扫描法测定了121例正常结肠、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及大肠腺癌细胞核DNA 含量、核面积和平均吸收密度。结果表明,DNA 含量和核面积呈递增性增加,绒毛状腺瘤性息肉与大肠癌较接近(P>0.05),大肠癌的DNA 含量与核面积呈正相关(r=0.957,P<0.01),与平均吸收密度无相关性(r=0.059,P=0.6)。非整倍体随管状绒毛状腺瘤性息肉、绒毛状腺瘤性息肉及大肠腺癌而不断增加。提示非整倍体的出现与腺瘤性息肉的组织类型和大小有关。测定细胞DNA 含量、DNA 非整倍体对监测大肠癌前病变及早期发现大肠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和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 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乳腺组织、10例乳腺增生组织及50例乳腺癌术后标本中Ezrin和Tiam 1表达。结果:正常乳腺、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组织间Ezrin和Tiam 1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的乳腺癌中Ezrin表达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8);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P=0.038)和不同临床分期(P=0.041)的乳腺癌中Tiam 1表达程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zrin和Tiam 1可能作为乳腺癌早期转移的指标,并用此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P53蛋白含量变化,初步探讨二者与乳腺癌患者各项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乳腺癌组,30例乳腺增生女性作为乳腺增生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乳腺癌患者于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GF-β1与P53蛋白含量变化,与乳腺增生组对照,说明其治疗前后的浓度变化及与乳腺癌各项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患者中外周血中TGF-β1及P53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组(P<0.05),且经过有效的治疗后,二者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TGF-β1与P53蛋白的含量在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及腋下淋巴结转移与否有显著的关联(P<0.05),与乳腺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乳腺癌患者的周血中TGF-β1与P53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0.348,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GF-β1与P53蛋白的含量显著增高,且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及腋下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能够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新的靶点及思路.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增生型营养不良与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基底细胞核形态及 DNA含量。结果显示 ,增生型营养不良其基底细胞核面积、周长、直径均较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明显增加 ,差异有极显著性 ( P<0 .0 1) ;其积分析分光密度、DNA含量亦明显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下乳腺BI-RADS分级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1例疑似乳腺癌患者(450处乳腺病灶)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结合乳腺超声BI-RADS分级对其进行病情评估,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乳腺超声BI-RADS分级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将BI-RADS分级Ⅰ~Ⅲ级和Ⅳ~Ⅴ级病灶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01例疑似乳腺癌患者(450处乳腺病灶)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乳腺良性病变418例,乳腺恶性病变32例。BI-RADS分级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4.22%(424/450),灵敏度为90.63%(29/32),特异度为94.50%(395/418)。450处乳腺病灶中, BI-RADS分级Ⅰ~Ⅲ级病灶有398例,Ⅳ~Ⅴ级病灶有52例。BI-RADSⅣ~Ⅴ级病灶低回声、边界模糊、有血管、小钙化所占比例均高于BI-RADSⅠ~Ⅲ级病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I-RADSⅣ~Ⅴ级病灶与BI-RADSⅠ~Ⅲ级病灶的形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下乳腺BI-RADS分级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同时良恶性乳腺病灶影像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kp2和p27kip1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PCR)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kp2 mRNA和p27kip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kp2 mRNA表达较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增高(P<0.05),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27kip1 mRNA表达较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明显降低(P< 0.05),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Skp2 mRNA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程度呈正相关;p27kip1 mRNA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程度呈负相关.2种基因表达均与患者年龄、绝经状况、肿瘤大小及病理学分期无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Skp2 mRNA与p27kip1 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Skp2和p27kip1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两指标的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乳腺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从104例乳腺癌中筛选出符合DNA检测和免疫标记标准的病例35例,并对该组进行乳腺癌细胞中DNA含量、ER、PR表达的研究。结果该组乳腺癌病例发病年龄29~84岁,平均56.5岁,占104例乳腺癌3.36%。形态上,ER及PR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果主要为肿瘤细胞核着黄褐色,但也有部分胞浆着色,在35例肿瘤组织中,19例ER阳性,阳性率54.28%。14例PR阳性,阳性率40.0%。其中各型乳腺癌的阳性及DNA含量测定可根据本文表1~2明示。结论本研究结果发现,乳腺癌ER和PR的阳性率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ER和PR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形态学结构无明显相关,只是表明该肿瘤具有激素依赖性特征。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检测DNA含量是预知肿瘤预后的一种独立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亮  戴殿禄  崔国忠  李杰  杨猛 《河北医药》2012,34(13):1939-194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与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乳腺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50例乳腺癌、20例癌旁乳腺组织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及Livin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00.0%、90.0%及40.0%,前两者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均呈显著相关(P<0.05),PTEN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Livin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40.0%及58.0%,前两者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Livi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Livin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Livin表现高表达,而PTEN则表现低表达,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298,P<0.05)。结论 Livin的异常高表达和PTEN的低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ivin和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提示Livin和PTEN的表达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侵袭能力的重要基因指标。  相似文献   

17.
马煜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6):427-429
目的 :研究乳腺癌中端粒酶活性的意义及其与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关系。方法 :用建立在多聚酶链反应 ( PCR)基础上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 TRAP) ,对 78例乳腺癌 ,18例乳腺良性疾病和 2 0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78例乳腺癌中 ,67例 ( 85 .89% )检测到端粒酶阳性 ,在 18例乳腺良性疾病中仅有 2例 ( 11.1% )端粒酶阳性 ,在 2 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 ,2例 ( 10 % )端粒酶阳性。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组织、正常组织中 ,端粒酶的表达有显著差异 ( P<0 .0 0 1)。此外 ,端粒酶活性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 ( 92 .3 3 % )中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者 ( 76.3 % ,P<0 .0 5 )。结论 :端粒酶活性在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 ,正常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端粒酶活性在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且有可能成为乳腺癌发生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E-cadherin和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A组)、30例乳腺增生组织(B组)和70例乳腺癌组织(C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E-cadherin和Bcl-2的表达情况,分析E-cadherin和Bcl-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E-cadherin和Bcl-2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增生组织中E-cadherin和Bcl-2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与之相比,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1),Bcl-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01)。E-cadherin、Bcl-2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而与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Bcl-2的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0.714,P<0.05)。结论乳腺癌中E-Cadherin的表达异常降低,而Bcl-2的表达异常升高,二者均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显著相关;且E-cadherin与Bcl-2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河北医药》2012,34(13)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与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乳腺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50例乳腺癌、20例癌旁乳腺组织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及Livin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00.0%、90.0%及40.0%,前两者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均呈显著相关(P<0.05),PTEN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Livin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40.0%及58.0%,前两者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Livi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Livin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Livin表现高表达,而PTEN则表现低表达,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298,P<0.05).结论 Livin的异常高表达和PTEN的低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ivin和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提示Livin和PTEN的表达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侵袭能力的重要基因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某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小乳腺癌组,选取同期就诊的乳腺增生患者60例作为乳腺增生组,对两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小乳腺癌组病灶形态以不规则为主,边界呈蟹足样,内部回声不均匀,与乳腺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乳腺癌病灶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1发生率均高于乳腺增生组,血流RI、SPV均高于乳腺增生组,血流分级Ⅱ、Ⅲ级均高于乳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诊断鉴别,根据病灶形态及血流信号可有效鉴别,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