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在无痛人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2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44例。两组入选研究对象在积极开展无痛人流手术治疗的同时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并分别对两组无痛人流患者手术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人流综合征、呼吸抑制、术后恐惧、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比率均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策对于无痛人流手术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减少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辅助治疗意义,适于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就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无痛人流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诊治的100例无痛人流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无痛人流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对两组心理状况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性化护理模式下,无痛人流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状况得到缓解,并树立了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郑盛东 《中国处方药》2014,(11):128-128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接收的无痛人流术患者5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0例)与观察组(2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患者在常规护理上施加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降低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使用心理护理方法对无痛人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7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无痛人流效果和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无痛人流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术后1 h疼痛感轻,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护理工作中加用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无痛人流不良反应,降低疼痛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海霞 《海峡药学》2012,(11):93-94
目的观察哺乳期瘢痕子宫无痛人流的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收集120例哺乳期瘢痕子宫无痛人流的患者,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患者人流综合症发生率、焦虑、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人流综合症发生率以及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哺乳期瘢痕子宫无痛人流的患者应加强观察及进行特定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无痛人流的安全性和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取临床心理干预在孕妇无痛人流中的护理疗效分析。方法本文将选取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520例行无痛人流的初产孕妇临床干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均存在一定的焦虑心理,但观察组在实施心理干预后评分为(38.73±6.34);对照组中术后评分为(42.05±7.62)。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后其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无痛人流术中实施心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者术后的恐惧、焦虑情绪以及孤独心理,进而使得患者能够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来配合手术,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无痛人流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73例无痛人流患者在术前给予人性化护理,采用GQOLI评分和PANSSE评分,检测干预前后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并加以分析。结果干预后患者GQOLI评分和PANSSE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流手术前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身心舒适度,并能增强患者信任度和配合意识,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值得考虑的临床护理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240例无痛人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里护理.观察患者无痛效果、麻醉药用量、舒醒时间及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 麻药用量、无痛效果、舒醒时间和人流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无痛人流患者进行心里护理可以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减少麻药用量、增强麻醉效果、苏醒时间快、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高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4,(26):324-325
目的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无痛人流手术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40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7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予以人性化护理,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焦虑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的对比(P>0.05);术后与术后一周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与术后1周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57%(P<0.05)。结论无痛人流手术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改善老年妇科腔镜手术患者心理负面情绪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妇科行择期腔镜手术治疗的9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SAS[(47.2±5.1)]、SDS[(49.9±6.5)]及PSQI[(11.7±2.8)]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 0.001).结论 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妇科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抑郁状况,并改善其睡眠质量,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12.
钱瑜 《中国医药指南》2014,(17):339-340
目的分析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要点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8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研究组患者系统的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心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总结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均有一定程度变化,其中研究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妇科肿瘤患者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推进患者康复进程,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干预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认知、情绪、角色和躯体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身心受到极大损害,在化疗期间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赵琛 《中国实用医药》2014,(12):137-138
目的:探讨在无痛人流麻醉中使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无痛人流患者给予单纯丙泊酚麻醉;研究组无痛人流患者给予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结果研究组无痛人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35%,两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人流中使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具有较为理想的安全性,显著降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无痛人流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综合护理,离院前采用自拟问卷形式对认知程度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认知程度及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无痛人流的镇痛效果和患者的认知程度及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覃祥英 《家庭医药》2016,(7):252-252
目的:研究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患者的焦虑情绪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无痛人流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实验组实施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不开展心理干预。评估两组手术出血情况、SAS评分以及VAS评分。结果:与心理干预前相比,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于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于VAS评分改善更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出血量明显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无痛人流患者疼痛,改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临床对无痛人流患者手术中实施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80例无痛人流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对研究组患者主要实施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而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并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和意识清醒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无痛率分别为100.00%和86.67%,研究组患者的无痛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不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而且清醒时间短,镇痛效果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廖全菊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355-35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无痛人流患者的疗效。方法 220例无痛人流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之外还采取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人流综合征发生数仅10例,发生率为9.1%,对照组的人流综合征发生数为30例,发生率为27.3%。出血量>5mL的实验组发生率为45.5%,对照组为81.8%。<5mL的实验组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为18.2%。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更好的心态配合手术,有利于无痛人流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最优无痛人流患者临床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妇产科病房符合要求的无痛人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治疗组应用综合护理方法。观察并分析两者的手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效果分析。结果经过比较统计分析,综合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护理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是更高层次的护理,其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高,能够有效满足无痛人流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要与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杨月毅 《海峡药学》2012,24(3):198-199
目的观察异丙酚配伍米索前列醇对哺乳期瘢痕子宫无痛人流患者的临床效果,关注其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特点,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130例哺乳期瘢痕子宫早孕患者,并分为两组,观察组共65例,应用异丙酚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人工流产术治疗的同时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共65例,应用异丙酚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人工流产术的治疗及常规护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异丙酚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哺乳期瘢痕子宫无痛人流患者应用特定的护理心理干预,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同时有效的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的满意率,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