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结合1例典型病例分析用药情况,分析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对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的监护点。结果:对化疗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高危人群,应及时停用或调整化疗药物,临床药师要及早从血钾、尿酸、肾功能、钙磷等方面密切监护,并及时干预。结论:临床药师应利用与医护人员互补的药学专业知识,及时了解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的高危因素,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2.
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死亡率较高,因此对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用药后进行药学监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医院治疗中,应该从血钾、尿酸、肾功能、钙磷等方面密切监护,适时调整治疗方法和药物种类,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服务。  相似文献   

3.
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是在儿童及成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时肿瘤细胞大量溶解后,细胞内容物快速释放入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低钙血症、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可严重影响肿瘤患者按计划完成后续的抗肿瘤治疗,甚至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4.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肿瘤溶解综合征的药物治疗的方法.即从药物选择、药物相互作用、饮食指导等方面参与治疗1例肿瘤溶解综合征的过程.在临床药师的协助下,患者得到很好的救治,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5.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是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大量肿瘤细胞溶解破坏,快速释放出细胞内物质,超过了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能力,使代谢产物蓄积,导致代谢异常、电解质紊乱而发生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高血钾、高血磷、高尿酸血症、低血钙、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为提高对本综合征的认识,现将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血液系统肿瘤中发生ATLS的12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尹世敏  陈红  李秋俐  林浩  王佳楠  冯枫  王磊 《中国医药》2012,7(9):1092-1094
目的 分析脑梗死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例脑梗死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生化检查、治疗经过和预后情况.结果 3例患者肌酸激酶、血肌红蛋白明显增高,均出现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的症候群,1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 脑梗死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易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肾脏保护、人工肾脏替代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7.
薛龙 《中国医药》2013,(12):1819-1820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 lysis syndrome,ATLS)是指对化疗敏感的快速增长的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和某些上皮来源实性肿瘤,在接受大剂量化疗后,肿瘤细胞和对化疗药物敏感的正常组织细胞的大量崩解,伴有高钾、高磷、低钙和高尿酸血症。这些合并症可伴有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癫痼发作、痉挛和猝死;合并症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8.
帕米磷酸二钠(博宁)的特性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帕米磷酸二钠是新一代的抗骨溶解剂,在治疗与破骨细胞活性异常增高的有关良、恶性骨质溶解破坏的疾病中占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治疗晚期肿瘤常见的骨转移所致的骨溶解效果较好。博宁系国产的帕米磷酸二钠,由深圳海王医药集团和南京药物研究所研制和生产。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该药对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有明显的直接抑制作用。对动物溶骨性病变所致的血钙和尿钙升高,也有明显的纠正作用。1996年1~5月由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牵头负责,对该药进行了Ⅱ、Ⅲ期多中心临床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博宁对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溶骨并由此出现的高血钙和骨痛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术后的患者由于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会出现一些神经系统并发症,如癫痴、脑出血及脑梗死等.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一种继发性脱髓鞘疾病,以脑桥基底部对称性脱髓鞘、轴突和神经细胞相对完整为特征,患者往往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多于尸检发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示临床高度关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的风险。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复发、难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肿瘤溶解综合征、乙肝病毒激活情况、骨髓抑制、血栓形成风险、迟发性腹泻、急性及迟发性呕吐进行评估,并实施药学监护。结果患者化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本周期治疗。结论临床应具有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的风险意识,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小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术后给予小剂量化疗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报道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小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术后小剂量化疗致肿瘤溶解综合征的病例,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老年妇科肿瘤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把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入院的,年龄在60以上的247名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老年妇科肿瘤发病情况为肿瘤患者占妇科病住院数的比例较高,其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非老年妇科肿瘤的发病率,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特点为绝经后出现的阴道出血和腹部包块是老年妇科肿瘤的主要症状,主要疾病为卵巢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等良性肿瘤。围手术期特点为老年妇科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大多数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率较高;具有术前合并症的患者比率较高,主要合并症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较少,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3.
发热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在鉴别肿瘤患者属于肿瘤性发热还是感染性发热是临床医生的难点之一。通常情况下,肿瘤热通常属于排它性诊断,应用抗菌药物无效,而感染热通常由病原菌等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率、C-反应蛋白在单纯肿瘤发热或肿瘤合并感染发热的患者中均可出现升高,缺乏特异性。降钙素原可作为感染的生物标记物,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比单纯肿瘤发热患者,肿瘤合并感染发热的患者PCT水平明显升高,通过其水平的高低,为临床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腹腔内播散性生长,往往伴有大量腹水,甚至出现肿瘤破裂、出血、扭转等急腹症症状,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做好术中配合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他汀类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特征、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以“他汀”、“横纹肌溶解”为检索词,检索PubMed、CNKI、VIP 数据库,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表现、用药关联性、治疗与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4 篇文献,合计59 例患者.他汀类药物所致横纹肌溶解症多发生于70 岁以上患者.乏力、肌痛是他汀类药物致肌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辛伐他汀引起横纹肌溶解发病率最高,共35例(59.32%).用药至发病最短时间为12 h,最长超过10 年,多数累计用药时间大于1 年.经过对症治疗后,45 例痊愈,11 例好转,3 例死亡.结论:密切观察应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他汀类药物对高龄、合并用其他调脂药的患者可能会增加肌病发生的风险,易出现肾功能损害,一旦出现横纹肌溶解,应立即停药,给予血液净化、碱化尿液、保护肝肾功能等治疗.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临床药师通过对1例伯基特淋巴瘤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儿童进行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患儿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临床药师熟练掌握伯基特淋巴瘤及肿瘤溶解治疗中的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疗程、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通过对伯基特淋巴瘤、肿瘤溶解综合征、化疗性呕吐、粒细胞减少以及其他并发症的治疗方案的监护,提高患儿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某院接受治疗19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99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9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8.1±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7±2.2)d;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沈静萍  张丽梅 《河北医药》2013,35(8):1277-1278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组由于剧烈运动、感染、乙醇中毒等多种原因导致横纹肌损伤、肌肉溶解、细胞膜破坏、细胞内容物(如酶类、钾、磷、肌酐和肌球蛋白等)释放入血液中,最后从尿中排出的临床综合征[1]。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急性肾功能损害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我院收治1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并发急性多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水平的上升,人类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致使消化疾病的发生率升高,结肠癌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的交界处,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中以年龄40~50岁的患者为高发人群,男女比例为(2~3)∶1~([1])。结肠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疾病中晚期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严重者会出现黏血便、腹痛等症状,如果肿瘤出现破裂,患者则会出现低热、下肢水肿等症状。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临床效果显著,但患者术后并发症高,积极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运用展开讨论,对本院收治的手术病患进行操作方法、经验总结。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至2011年本院泌尿外科收治并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主要包括:孤立肾肿瘤12例、单侧多发肾肿瘤1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多发结石6例、肾肿瘤合并对侧肾功能不全2例、双侧肾肿瘤4例、输尿管下段肿瘤3例。均选择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并对手术要点、诊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肾肿瘤患者,手术切口范围都是在5~7cm,冷血时间平均为(16±4)min,手术时间为100~120min。患者体内的引流管在手术完成后48~96h内取出体内,且患者未出现流血、尿萎等常见并发症,切术后的肾功能恢复较好。取出插入管后未发现腰痛等并发症,选择静脉肾盂造影术,切形态良好,未出现积水情况。仅有1例输尿管肿瘤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少量血,其余患者均痊愈。结论腹腔镜辅助的微型创伤手术切口损伤小,安全性高,肾功能恢复良好,在应对术中多变情况时,能良好的应对,尤其以对困难病例处理表现优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