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防止飞行员在高空发生爆炸减压后的缺氧问题,国内外分别采用管式或囊式高空代偿服进行防护。我国和前苏联以管式装备为主,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用囊式装备。随着高性能战斗机的发展,西方国家对囊式装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使其在防护方面的优点更加突出。本文将回顾高空代偿服的发展,重点探讨影响其代偿性的装备性能。  相似文献   

2.
加压供氧是飞机增压座舱在12公里以上高空发生迅速减压时的应急防护措施。为代偿加压呼吸的生理影响,英国空军自五十年代起,发展了“加压背心-抗荷服系统”(jerkin-type G-suit System),应用面罩加压供氧及躯干-下肢对抗加压,可保证17公里(56,000呎)的应急供氧,此时呼吸余压为60mmHg,肺内绝对压为115mmHg(Ernsting,1960)。该服装系统,热负荷较大。瑞曲空军用小的胸囊对胸部体表加  相似文献   

3.
航空医学     
一、总结思考航空医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高过载防护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过载防护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重点回顾了正过载(+G2)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情况,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今后+G2防护研究的方向和重点:(1)研究建立一套具有我国特点的完整系统的抗荷训练方案和体系:(2)加强囊式抗荷、代偿装备的研究;(3)开展防护装备一体化的研究;(4)过载致意识丧失(G-LOC)预警生理指标等应用基础研究。在抗荷服研究方面,着重从高性能战斗机对抗荷装备的要求,管式与囊式抗荷服性能对比和国外抗荷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身体上部加压服对臂痛防护作用的评价。方法 受试者在 Gz暴露时先观察受试者穿中囊代偿背心和 65 %大面积抗荷服 (ECGS)在 5 .0、5 .5、6.0、6.5、7.0G各持续 15s时的臂痛程度和性质 ;休息 10min后 ,改穿身体上部加压服进行 7.0G持续 15s观察臂痛缓解的程度。结果 穿中囊背心的受试者 ,在 6.0、6.5、7.0G时均有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臂痛 ;在 7.0G时穿身体上部加压服后 ,双臂均无疼痛感。结论 身体上部加压服可有效消除高 Gz与抗荷正压呼吸 (PBG)引起的臂痛  相似文献   

5.
祝景平  赵民 《医学争鸣》1989,10(6):398-401
为比较加压呼吸余压值为5.9kPa条件下,体表部位及覆盖面积均不相同的4种部分加压服(上腹囊、下腹囊、气背心及抗荷服)的代偿效果,以4名健康男性青年为对象,观察了心功能等循环系统参数的变化。①从加压呼吸3mln末的代偿效果看:抗荷服的代偿效果最好;下腹囊次之,上腹囊及气背心最差。以上结果表明,代偿效果主要与施加对抗加压的体表部位有关,但加压面积大小也具有重要意义。②分别着用4种服装进行加压呼吸时的呼吸费力程度也大致符合上述排列顺序。作者认为,上述4种部分加压服皆可考虑做为高值加压呼吸防护装备配套服装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拉米定治疗乙肝相关性代偿期肝硬变,探讨对失代偿性肝硬变和肝癌的阻断作用。方法:将402例HBV相关代偿期肝硬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对照组20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保肝药护肝片,治疗组在口服护肝片的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疗程1a,观察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及失代偿性肝硬变发生率和肝癌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HBeAg阴转率及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时,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及失代偿性肝硬变发生率和肝癌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相关代偿期肝硬变患者持续口服拉米夫定能减少失代偿性肝硬变和肝癌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杨军 《中国医刊》2002,37(8):46-47
失代偿性肝硬化在临床上可出现多种并发症 ,但并发心脏病变的报道较为少见。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此病心电图 (ECG)改变者颇多 ,为研究其规律 ,特将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6月在本院确诊为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ECG进行了分析。1 临床资料肝硬化组 :均系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诊断符合 2 0 0 0年 9月失代偿性肝硬化诊断标准[1] 。其中男性 79例 ,女性 31例 ,年龄 18~ 76岁 ,平均 47岁。对照组 10 2例均为本院健康查体职工 ,男 6 6例 ,女 36例 ,年龄 2 1~ 78岁 ,平均 49岁 ,均查肝功能未见异常。仪器 :日本产E…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护理经验,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对7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增加心理、饮食等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结果本组未见1例患者出现进一步进展,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的结果,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乙型肝炎肝硬化分为代偿期肝炎肝硬化与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是阻断代偿期进人失代偿期的关键。现回顾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其中拉米夫定治疗组30例,干扰素治疗组30例,治疗1年,检测HBV DNA,HBeAg下降幅度及肝功能改善程度以观察抗病毒疗效,在1年短期抗病毒疗效中拉米夫定明显优与干扰素。  相似文献   

10.
闫改菊 《实用医技》2008,15(1):103-104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其病理特点是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表现为主,并有多系统受累。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失代偿期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病情危重,如不积极治疗及护理,病死率高,自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收治了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148例,经过积极治疗、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变化、精心护理,103例治愈好转,自动出院19例、死亡2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飞龙 《医学文选》2006,25(3):422-423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失代偿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18例慢性乙肝相关的失代偿性肝硬化的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结果治疗后18例病人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相关性失代偿性肝硬化有一定的疗效,并能延缓肝硬化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其病理特点是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表现为主,并有多系统受累。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失代偿期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病情危  相似文献   

13.
张亭  崔人文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47-48,50
目的探讨彩超对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癌手术前后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研究在肝硬化基础上肝癌手术患者140例,通过彩超和X线、AFP检查的比较,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术后生存率与大小肝癌的术后生存率。结果彩超及X线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及X线定位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术后生存和失代偿性肝癌每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肝癌和小肝癌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癌术前、术后定位诊断彩超优于X线检查,肝硬化诊断彩超明显优于AFP检查。  相似文献   

14.
王飞龙 《微创医学》2006,25(3):422-423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失代偿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18例慢性乙肝相关的失代偿性肝硬化的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结果治疗后18例病人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相关性失代偿性肝硬化有一定的疗效,并能延缓肝硬化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变患者接受恩替卡韦(ETV)初始抗病毒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初始应用ETV治疗96周的代偿期(n=54)和失代偿期(n=51)肝硬变患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肝功能、HBVDNA阴转率、Child—Puge评分、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硬度的变化和区别及临床结局的情况。结果:代偿期组12周和24周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失代偿期组(P〈0.01),12周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失代偿期组(P〈0.05)。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组血清白蛋白分别于12周、24周开始明显高于基线(P〈0.01),胆碱酯酶(CHE)分别于24周、48周开始明显高于基线(P〈0.01)。96周时,100%代偿期和96.1%失代偿期组Child—Pugh评分表现为改善和稳定;11例代偿期和4例失代偿期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有不同程度减轻;两组患者肝硬度均减低,代偿期组减低更明显,治疗后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长期ETV抗病毒治疗,代偿期肝硬变患者可获得更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护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内4科李君丽(百色533000)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失代偿期病人肝脏细胞严重受损、肝功能减退、病情重、并发症多且预后多不良,因此,在临床上除合理的药物治疗外,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套由护士主导的前庭康复训练护理策略,明确其对前庭失代偿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选择2018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的前庭失代偿患者48名,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组)和实验组(护士主导的前庭康复训练组).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及治疗后2、4、8周各进行一次前庭功能检查,填写...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减少可导致机体止血机能障碍而出血,但病人出血倾向并不完全与血小板减少成正相关。有些病人血小板为零亦无明显出血现象,说明其止血机能存在其他系统功能代偿。我们在给血小板减少病人采集血标本送检时,发现部分病人血标本出现易凝现象。为探讨血小板减少与凝血系统机能代偿机制,我们观察了36例血小板减少病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2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病人1~3个月内的近期预后进行了临床观察及随访,并做出早期判定,对传统的Child肝功分级做了修改和补充。找出了影响预后的部分主要指标及其定量值。结果表明,修改后的Child旰功分级标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近期预后判定行之有效。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需全面考虑,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科住院治疗的147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1次/d,治疗1年以上。结果 治疗组在服用阿德福韦酯1年后,乙型肝炎DNA转阴率为87.1%,HBeAg转阴率为18.2%,肝功能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减轻或阻止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从而延长患者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