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锁骨骨折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涛  黄巍峰 《医学文选》2006,25(2):336-338
锁骨位于胸的顶部前方,为上肢带与躯干连接的唯一骨性结构。锁骨细长,部位表浅,全长位于皮下,易受暴力发生骨折,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5.98%。锁骨全长为一“S”形管状骨,呈致密的蜂窝状结构,没有明显的髓腔,外侧半向后弯曲呈扁平状,内呈棱柱状。中是内外两端的移行交接部位。中段骨直径最小,是锁骨的薄弱点。轴问的负荷作用于弯曲的锁骨,会形成一剪式应力,在中段容易造成骨折。由于锁骨解剖的特殊性,因此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也很多。迄今为止,关于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同行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形成各自的一套理论,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锁骨骨折是骨科中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各种年龄段均可发生。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后,采用“8”字绷带固定、双圈固定、锁骨固定带固定等方法,但因复位不良,固定不牢,疗效多不满意,现临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总结我院自1995年2月-2006年9月采用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127例,疗效满意,肩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克氏针、记忆合金环抱器、锁骨钩钢板三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6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三种内固定手术后的骨折愈合情况、X线片示对线情况、感染、再骨折及肩关节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克氏针逆行固定28例,畸形愈合1例,优良率为96.4%;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20例,延迟愈合1例,优良率为95.O%;锁骨钩钢板治疗8例,肩关节功能受限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三种内固定在治疗锁骨骨折中各有优缺点,不同部位的骨折需选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研究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分别应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5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1个月。按Lazzcano标准,锁骨钩钢板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优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组的73.6%。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及NeerⅡ型锁骨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相似文献   

5.
张奇  刘松  张如云  李升  王娟  陈伟  张英泽 《河北医学院学报》2013,(12):1584-1585,F0003
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37%,其中61.96%是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常用方案。然而,该方法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易发生切口皮缘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微创复位内固定可有效降低上述风险。目前,经皮微创置入接骨板固定骨折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如何微创复位锁骨中段骨折是进行微创内固定的前提。针对该难题,笔者设计了锁骨骨折复位器,用于锁骨中段骨折的微创治疗,现将其初期应用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仿张力带钢丝治疗锁骨骨折刘浩江李力吴一民(第二附属医院,010030)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1989年以来应用仿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手术方法患者平卧位,患肩垫高,在臂丛或局麻下,以骨折点为中心沿锁骨横切口,长约...  相似文献   

7.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数据显示,锁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10%,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日益繁忙,事故的增多,这类骨折病人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探讨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案,总结治疗经验,有着指导临床的现实意义。本院骨科在2003年1月-2008年10月间对收治的751例锁骨骨折病人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后三角巾悬吊固定或锁骨带固定)和手术治疗(包括克氏针钢丝内固定、重建钢板内固定、锁骨钩钢板固定),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锁骨骨折固定方法的优势。方法我科自2004年11月~2008年6月共治疗锁骨骨折141例,其中40例患者采用锁骨带固定治疗、45例采用克氏针髓内穿针内固定治疗、56例采用锁骨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经济性、效果、易操作性及患者不适度。结果锁骨带固定费用最低、克氏针及锁骨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效果最好、锁骨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手术创伤最大、克氏针内固定患者舒适度最低。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治疗,克氏针内固定的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带圈克氏针配合钢丝加压固定、克氏针钢丝内固定、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锁骨钩钢板内固定5种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采用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258例,其中自制带圈克氏针配合钢丝加压固定35例,克氏针钢丝内固定97例,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70例,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40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16例,术后随访,分析5种内固定方法的适应证、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经门诊随访6~26个月,中位数13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不同治疗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的手术方式由骨折部位及粉碎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10.
郭永  王树金 《大家健康》2016,(7):115-115
目的:探究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锁骨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65例(95.59%)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早(2~6个月),达到解剖复位,骨折端未出现异常,肩关节受限的情况不存在,无痛感;术后2个月出现钢板断裂的有2例,占所有患者的2.94%。结论:给予锁骨骨折患者行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提高骨折解剖复位愈合的机率,且该手术实用、简便,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