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TNF-α人-鼠嵌合抗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和表达抗TNF-α人-鼠嵌合抗体。方法:将抗TNF-α鼠单抗Z8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插入到含有人k链和IgG1重链恒定区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中,分别构建轻、重链分开表达和共同表达的人-鼠嵌合抗体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真核细胞,通过ELISA,RT-PCR、免疫印迹检测TNF-α的活性。用L929细胞检测嵌合抗体体外中和TNF-α的活性。结果:ELISA鉴定结果表明该嵌合抗体与TNF-α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TNF-α单抗Fab段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进行TNF-α单抗Fab段基因的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从分泌抗人TNF-α的鼠单抗杂交瘤细胞系中克隆重链Fd段和κ链基因;并用ELISA和免疫印迹分析证明表达的Fab段特异结合TNF-α。结果从分泌抗人TNF-α的鼠单抗杂交瘤细胞系中克隆出了重链Fd段和κ基因。经DNA序列测定表明,VH、D、JH分别属于VH3D、DSP2和JH4;Vκ和Jκ分别属于Vκ1和Jκ1。将该Fd和κ链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Comb3H中,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结论ELISA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表达的Fab段可特异地和TNF-α结合。  相似文献   

3.
用抗原表位定向选择方法人源化抗TNF-α抗体Fab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用抗原表位定向选择(epitopeguidedselection)方法,将鼠源性抗TNF-α单抗Fab段改造成完全人源性Fab。方法首先用鼠单抗Fd段基因与人的κ链基因库相互配对,构建成人-鼠杂合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可与TNF-α结合的克隆,所获得的人κ链基因再与人Fd基因库组合,建立人源噬菌体抗体库,再进行筛选;类似地以鼠κ链基因和人Fd库组合构建杂合抗体库,筛选人Fd基因,再和筛到的人κ链配对,选择与TNF-α特异结合的克隆。结果以鼠抗体Fd段定向选择人κ链获得能与TNF-α特异结合的杂合抗体Fab片段,再以这些人κ链定向选择人Fd段获得能与TNF-α结合的完全人源性的Fab,但这些Fab除与TNF-α反应外,与一些无关蛋白有交叉反应。以鼠单抗κ链定向选择人Fd段获得能与TNF-α特异结合的杂合Fab,其中一个克隆显示很强的结合活性,以该克隆的Fd与筛到的人κ链配对,得到了能与TNF-α特异结合的人源性Fab片段。结论抗原表位定向选择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鼠单抗人源化路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抗入TNF-α单链抗体(ScFv),并分析它的结合活性和中和活性。方法 在获得抗人TNF-αEScFv基因的基础上,用热诱导载体pBV22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E6ScFv蛋白。ELISA测定抗体的结合活性,实时BIA技术确定亲和常数。L929细胞毒试验分析其中和活性。结果 克隆了抗人TNF-αE6ScFv基因的热诱导载体pBV220在大肠杆菌中,经42℃热诱导,得到了相对分子质  相似文献   

5.
抗人纤维蛋白单链抗体重链可变区的人源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人源化抗人纤维蛋白单链抗体的重链,降低人抗鼠抗体反应。方法从基因文库中挑选到与鼠源抗人纤维蛋白单链抗体重链(VH-8E5)同源性71.8%的人源免疫球蛋白HUMHCH109重链(VH)序列,作为人源化改造VH-8E5的框架。人工合成人源化VH-8E5片段,用连接酶连接成完整的人源化VH-8E5,构建表达载体pOPE101-VH-8E5。转化JM109后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结果经聚丙烯酰胺电泳和ELISA证明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30×103左右,有特异性识别和结合人纤维蛋白能力,是亲本抗体ScFv-8E5活性的4/5左右。人源化ScFv-8E5表达产量为转化菌总蛋白的11.2%。结论人源化VH-8E5仍具有特异性识别人纤维蛋白的活性,ScFv-8E5重链的人源化基本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噬菌体呈现技术结合体外致敏法构建了人源单链抗体库,并用大肠癌相关抗原CAHb3筛选出抗大肠癌噬菌体抗体克隆EL5D、EL6D和Ca12,测定3个克隆的核苷酸序列,并研究其免疫活性。方法:采用抗体克隆扩增、测序分析、免疫组化法测定活性。结果:抗体基因插入片段分别为220、500、500bp。测序结果表明,EL6D和Ca12属VH5DJH4,仅为VH结构亚单位,而EL5D属Vκ的Jκ1,仅为FR3CDR3FR4结构。三者均能与人结直肠癌细胞和组织反应,与其亲本鼠源单抗Hb3的结合特性一致。3个抗体克隆已列入国际基因库,序号为AF051165AF051167。结论:短的人源抗体片段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抗人纤维蛋白单链抗体的人源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人源化抗人纤维蛋白单莲抗体,降低人抗鼠抗体反应。方法:从人免疫球蛋白基因数据库中挑选到与鼠源抗人纤维蛋白单链抗体scFv-8E5重链(VH-8E5)同源性最高的序列,作为人源化改造的框架,其中植入scFv-8E5的互补决定区。人工合成其DNA连接酶连接成完整的人源化VH-8E5和VL-8E5,构建表达载体,转化JM109后用IPTG诱导表达,ELISA测定其抗原结合活性。结果:表达产物分子量  相似文献   

8.
抗人TNF-α单抗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克隆抗人TNF-α鼠单抗得可变区基因以构建人-鼠嵌合抗体表达载体。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以前导肽序列的引物从1个分泌抗人TNF-α的鼠单抗杂交瘤细胞系中克隆抗体轻链、重链可变区基因(Vκ,VH),在大肠杆菌中表达Fab段核实其功能活性。结果分别得到了2个Vκ和2个VH基因。DNA序列测定表明,其中1个轻链可变区基因为骨髓瘤细胞系中固有的无功能基因。1个重链可变区基因经原核系统表达测活表明无抗体活性。另一个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的成熟蛋白编码部分与从第一骨架区引物所克隆的、可在大肠杆菌表达出抗体活性的Vκ、VH序列相符。将该轻链、重链基因分别克隆到了人-鼠嵌合轻链、重链表达载体中。结论通过原核表达系统核实,获得了抗TNF-α单抗的可变区基因  相似文献   

9.
HSV—Ⅰ感染人单核细胞诱生肿瘤坏死因子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明春 《免疫学杂志》1994,10(1):24-27,32
以纯化HSV-Ⅰ感染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发现HSV-Ⅰ可感染粘附活化的单核细胞和经PHA活化的淋巴细胞,并诱导细胞毒因子分泌。LPS诱导TNF抑制剂多粘菌素B不能阻断HSV-Ⅰ感染单核细胞分泌细胞毒因子,但紫外线灭活的HSV-Ⅰ不能诱导单核细胞分泌细胞毒因子。用重组分TNFα中和抗体完全中和HSV-Ⅰ感染单核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毒活性,表明其中含有的细胞毒因子为TNFα。而重组人TNFα中和抗体对  相似文献   

10.
从两株具有高亲和力及中和活性的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的单抗杂交瘤细胞株1C3、3F6中分别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并克隆了抗体的VL、VH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基因均为抗体的VL、VH基因,并分别属于Kappa链Ⅳ亚组和重链Ⅲ(D)亚组。此外,两抗体可变区分子模型及与hTNF-α的结合模型的建立及分析,为进一步的基因工程抗体研究及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胃酶消化抗rhTNF-αMcAb制备了其F(ab′)2片段。对胃酶消化的时间,酶/抗体的比例及片段回收率等条件做了比较。结果显示,胃酶在pH4.2于37℃消化18h,可制备出完整的F(ab′)2片段;非还原型SDS-PAGE发现,有90%以上的IgG被降解为F(ab′)2片段;S-200层析柱纯化F(ab′)2片段的回收率达45%;双抗体夹心竞争抑制ELISA法测定F(ab′)2片段的竞争抑制效价为2.6×107。中和L929细胞毒活性试验的结果表明,148ng的F(ab′)2片段可中和1个单位rhTNF-α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源性抗HBsAg单克隆抗体Fab片段的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已筛选到的人源性抗HBsAg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基因文库进行表达研究,将特异性噬粒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反复冻溶法制备可溶性Fab片段。免疫印迹实验表明大肠杆菌质周腔内有可溶性Fab片段的表达。制备羊抗人IgG Fab抗血清,建立抗人IgG Fab抗体-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纯化Fab片段。SDS-PAGE显示纯化的Fab达免疫纯,点印迹法表达纯化后的Fab片段具有中和HBsA  相似文献   

13.
目的:获得鼠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单克隆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序列。方法:采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以一对针对鼠Ig轻链可变区(VL)基因的引物,从分泌鼠抗hTNF-α单克隆抗体的E6杂交瘤细胞株中扩增和克隆VL基因片段,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并进行计算机分析。结果:此VL基因长342bP,可编码114个氨基酸,为开放读框;有明确的框架区(FRS)和抗原互补决定区(CDRS);含有抗体可变区特征性的两个半胱酸残基。在基因数据库(EMBLGeneBank1995)中,未查见相同序列的基因。结论:此VL基因系重排的鼠Ig轻链基因。  相似文献   

14.
抗人VEGF单抗的研制及对肿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确定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肿瘤生长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表达人VEGF,以其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14株稳定分泌抗VEGF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ELISA测定所分泌的单抗只与VEGF特异结合,与EGF、FGF、PDGF、TGFα及TNF等均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以纯化HSV-I感染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发现HSV-I可感染粘附活化的单核细胞和经PHA活化的淋巴细胞,并诱导细胞毒因子分泌。LPS诱导TNF抑制剂多粘菌素B不能阻断HSV-I感染单核细胞分泌细胞毒因子,但紫外线灭活的HSV-I不能诱导单核细胞分泌细胞毒因子。用重组人TNFa中和抗体能完全中和HSV-I感染单核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毒活性,表明其中含有的细胞毒因子为TNFa。而重组人TNFa中和抗体对HSV-I感染的PHA活化淋巴细胞上清中的细胞毒活性无明显影响,其细胞毒因子可能大多为淋巴毒素(TNFβ)。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源抗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gp120单链抗体(ScFv)。方法以人工合成的HIV-lgp120V3环多肽为抗原,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含有抗-gp120ScFv基因的噬菌体,提取质粒,转化大肠杆菌HB2151,表达可溶性ScFv。结果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达产物分子量为28kD左右,且具有c-myc活性;ELISA和Dotblot结果表明,可溶性ScFv具有较好的抗原结合活性和较强的特异性;竞争性ELISA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表达产物的特异抗-gp120活性。结论该技术便捷有效,可大量获得人源抗HIV抗体片段,为进一步研究抗HIV抗体的生物活性和HIV感染诊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两株具肮亲和力及中和活性的抗人肿瘤坯死因子-α(hTNF-α)的单抗杂交瘤细胞株1C3、3F6中分别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并克隆了抗体的VL、VH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基因均为抗体的VL、VH基因,并分别属于Kappa链Ⅳ亚组和重链Ⅲ(D)亚组。此外,两抗体可变区分子模型及与hTNF-α的结合模型的建立及分析,为进一步的基因工程抗体研究及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18.
表达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LC-1的人-鼠嵌合基因工程抗体。方法将mAb LC-1的VL和VH基因插入质粒pSW1中,构建成表达mAbLC-1人-鼠嵌合Fab片段基因的质粒pLC-1,转化大肠杆菌TG-1并在其中表达。结论成功地表达了具有较高亲和活性的人-鼠嵌合抗人肺癌的基因工程抗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鼠抗人脂蛋白(Lp)(a)单链抗体(ScFv)基因。方法 在从分泌高亲和力的抗人Lp(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中提取细胞的总RNA,以随机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以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单抗的VH和VL基因。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拼接法,并按VH-Linker-VL的结构,将VL和VH基因拼接成单链抗体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拼接成的ScFv基因长度约为730bp。结论 所构建的  相似文献   

20.
以亲和层析技术纯化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结构蛋白(55000,67000)为特异性抗原,体外免疫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然后将体外免疫的淋巴细胞与人-鼠种间杂交瘤细胞(K6H6/B5)融合,经ELISA间接法筛选出2株(2D5,1B7)分泌抗-HFRSV人单克隆抗体(H-McAb)杂交瘤细胞株,4次克隆化后,100%阳性。对2D5株初步鉴定表明,其抗体类型为IgG1;培养上清中抗体浓度为20~30μg/ml;特异性免疫荧光反应证明2D5株H-McAb是HFRSV特异性;中和效价为1∶160;体外连续传代6个月仍稳定分泌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