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益气活血治疗乳癌术后上臂肿胀23例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111)杨际平,丁广荣乳癌术后患侧上臂肿胀,属中医“脉痹”范畴。自1992~1991年,我们用益气活血法治疗23例乳癌术后患侧上臂水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3例均为门诊女...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臂水肿,为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治疗较为困难,笔者在治疗乳癌术后胸壁溃疡伴上臂水肿,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时得到启发。先后治疗12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乳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届中医“脉痹”范畴。自1993年以来,我们用自拟益气活血场治疗33例乳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疗效显著,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33例均为女性患者。其中最小年龄四岁,最大年龄54岁,平均年龄38.9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3个月。全部患者均因乳癌所致。【治疗方法】目拟益气活血汤:黄茂、益母革各309,当归、)g穹、穿山甲、路路通各15g,桃仁、红花、地龙各10g。水煎,头煎口服,二煎外洗局部,每日1剂,l月为1疗程。[治疗结果11个疗程后,痊愈(患侧上肢水肿、疼痛完全消失)切例;好…  相似文献   

4.
乳癌患者多数需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早期上肢常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在数月甚至数年后可出现淋巴水肿,但80%发生在术后第1年内。由Suhuneman统计5637例乳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4%。我院对2000年5月-2005年12月300例乳癌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淋巴水肿21例,发生率为7.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上肢淋巴结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腋下淋巴结的清扫及放疗是导致乳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手臂功能。楼丽华教授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从瘀从虚论治"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实践证明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在66例乳癌根治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40例,切除肋间臂神经26例,术后对66例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随访观察。结果:66例患者在随访第1~3年局部均未发现癌肿复发。保留肋间臂神经40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和腋窝皮肤感觉均正常,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2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结论:乳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可避免患者的肢体感觉异常,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利水通络中药配合淋巴按摩对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益气活血利水通络中药配合淋巴按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淋巴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上臂周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9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臂周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通络中药配合淋巴按摩对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小上臂周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方法:将5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肢上臂周径差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差值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益气活血利水通络中药配合淋巴按摩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消肿汤治疗乳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健脾消肿汤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利尿剂配合10%氯化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9/5,对照组62.59/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消肿汤对乳癌术后上肢水肿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散结方联合热疗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后上肢水肿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肢常规功能锻炼和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散结方冲服联合热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3周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周径、上肢淋巴水肿及上肢疼痛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散结方联合热疗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后上肢淋巴水肿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军  张董晓 《中医药学刊》2005,23(8):1529-1530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利水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病人消肿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病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利水法”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未加治疗.用药30d后对比患肢臂围前后变化,计算有效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能明显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联合利水通络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予中药汤剂内服联合膏贴外敷,对照组予综合消肿疗法治疗。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通络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气虚血瘀型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益气活血方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内服益气活血方汤剂,每日2次,外敷白玉膏每日1次;对照组仅应用白玉膏每日外敷创面1次。用药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在术后3、7、10日的疼痛、出血、排便、水肿等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创面均趋于愈合,但治疗组在疼痛、出血、排便、水肿、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结合热疗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疗效。方法:3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均采用针灸结合热疗治疗,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侧上臂中点臂围,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显效20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结论:针灸疗法结合热疗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上肢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15.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19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肢水肿是乳腺癌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笔者以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19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9例均为女性,年龄43~67岁,平均52.3岁。左上肢水肿11例,右上肢水肿8例。依病情分3级:一级3例,可逆性水肿,肢体抬高后可部分消退;二级14例,非凹陷性水肿,抬高后患肢水肿不消退;三级2例,橡皮肿。本组患者形体多偏胖,倦怠乏力或心悸气短,舌有紫气或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或濡。2治疗方法补阳还五汤加减,基本方:生黄芪60g,当归尾10g,川芎6g,桃仁10g,红花10g,路路通10g,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中药硬膏贴敷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为中药硬膏贴敷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不同水肿程度患者9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改良中药硬膏贴敷法治疗。收集两组乳腺癌术后水肿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水肿等级、两组治疗前后双侧上臂周径差值和上肢淋巴流量的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水肿改善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9.6%(χ~2=6.078,P=0.014)。治疗后,治疗组的双侧上臂周径差明显低于对照组(t=2.102,p=0.038),而上肢淋巴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17.429 p0.001)。对照组治疗后,双侧上臂周径差明显低于治疗前(t=7.097,P0.001);而上肢淋巴流量明显高于治疗前(t=-8.50,P0.001)。治疗组治疗后,双侧上臂周径差明显低于治疗前(t=9.31,P0.001);而上肢淋巴流量明显高于治疗前(t=-36.05,P0.001)。结论改良中药硬膏贴敷治疗辅助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更加有效减少的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利水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病人消肿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病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利水法"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未加治疗,用药30d后对比患肢臂围前后变化,计算有效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能明显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筋推拿联合肌内效贴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经筋推拿组、肌内效贴组和经筋推拿联合肌内效贴组(联合组),每组42例。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经筋推拿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筋推拿;肌内效贴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布贴扎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经筋推拿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臂臂围差值变化、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上肢淋巴流量变化和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上臂臂围差值和DASH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淋巴流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经筋推拿组、肌内效贴组和联合组患者上臂臂围差值和DASH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淋巴流量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上臂臂围差值和DASH评分均低于经筋推拿组和肌内效贴组(P<0.05),淋巴流量高于经筋推拿组和肌内效贴组(P<0.05);治疗后经筋推拿组患者上臂臂围差值,淋巴流量和DASH评分与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采用益气活血饮治疗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水肿患者136例,经中医临床辨证均为气虚血瘀型水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益气活血饮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益气活血饮治疗的水肿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65%,与基础治疗的水肿患者总有效率(80.8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饮能够改善血液流变,有效治疗气虚血瘀型患者的水肿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骨质增生40例武国发,岳伟(河北省水利医院050021)我们自1985年~1995年3月用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骨质增生4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0例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47例;病程最长2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