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40例,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用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将10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54例,口服替米沙坦40mgqd,卡托普利组54例,口服卡托普利25mg,一天2次。两组病人均服用氢氯噻嗪12.5mgqd,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替米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0.75%,明显高于卡托普利组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80mg/d联合氢氯噻嗪12.5mg/d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替米沙坦80mg/d口服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且服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替米沙坦联合氢氟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仔细观察和研究。方法对在作者所在医院选取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片联合治疗,其疗程为12周。结果在这80例患者中显效和无效的分别为48例和7例。其总有效率为93.75%,显效的占63.75%,无效的占7.5%。治疗后第2、4、12周患者的心率无明显变化,但血压与治疗前相比较其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理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选取老年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0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晨起给予替米沙坦80mg、氢氯噻嗪25mg 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晚间给予左旋氨氯地平5mg口服,观察治疗4周后两组疗效、血压控制情况和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平均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出现副反应2例(4.4%),对照组1例(2.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合用可有效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联合氨氯地平应用能明显降低血压,长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氢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剂量和疗效的关系.方法 15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替米沙坦治疗组(1组)、氢氯噻嗪治疗组(2组) 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应用治疗组(3组).3组又分为3a和3b两个亚组.3a组应用替米沙坦40 mg/d,3b组应用80 mg/d.结果 3b组舒张压平均下降显著大于3a组(P<0.01)、1组(P<0.05)和2组(P<0.05).结论 替米沙坦80 mg/d联合应用氢氯噻嗪25 mg/d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氢氯噻嗪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5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每次80 mg,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氢氯噻嗪治疗,每次12.5 mg,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4%)显著高于对照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氯噻嗪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以及住院部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口服替米沙坦40mg,每天1次,氢氯噻嗪12.5mg每天1次。常规随访2周后如果患者收缩压仍≥150mmHg,则将氢氯噻嗪加倍至12.5mg,每日2次,观察治疗4周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压均显著下降,收缩压和舒张压谷值基线下降为20.2/8.3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0例患者中,显效45例,有效15例,无效0例,有效率达100%。血生化及血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60例患者中,仅有2例出现轻微不适,感尿量较前增多,症状无需治疗。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40mg+12.4mg),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5mg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口服,观察期4周。结果观察组40例中显效2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40例中显效19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2.5%,两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之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能有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曹娜 《中国医药指南》2014,(16):281-282
目的探讨分析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中显效的有25例,有效的有13例,无效的有2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的有17例,有效的有14例,无效的有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例,占10%,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8例,占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观察组SBP和DBP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2药联用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显著,降压平稳,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坎地沙坦,观察组患者服用坎地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期间、治疗后进行血压测定,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4%(显效4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3%(显效31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蒙诺(福辛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患者,每日服用蒙诺10mg及氢氯噻嗪12.5mg;对照组35例患者,每日服用蒙诺10mg,疗程8周。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血压均有下降,但实验组疗效更显著,总有效率达9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间血糖、血脂、尿酸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蒙诺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符汉平 《北方药学》2015,(10):167-16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7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氢氯噻嗪治疗. 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疗效判定;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压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见明显的下降,且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两组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厄贝沙坦治疗,4周后根据血压决定维持原剂量或原有剂量加倍;总疗程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替米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 48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起始治疗;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氨氯地平+卡托普利起始治疗,分别在第2、4、6、8周随访监测患者血压,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行安全性监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8,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比较,自第4周起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较卡托普利用于联合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氯沙坦钾和氢氯噻嗪片(氯沙坦钾50 mg+氢氯噻嗪片12.5 mg),1片/天,口服;对照组给予口服氢氯噻嗪片(12.5 mg),1片/天,两组总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血压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3.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山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58-3759
目的:探讨缬沙坦氢联合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缬沙坦80 mg,氢氯噻嗪12.5 mg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口服,每天1次.2组均持续用药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总结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仅给予替米沙坦片40 mg/d口服,共8周,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片40 mg/d加氢氯噻嗪片6.25-12.5 mg/d,共8周,观察血压晨峰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使血压晨峰降低,对照组血压晨峰下降的幅度DBP(11.62±2.13)mm Hg,SBP(12.58±2.26)mm Hg,治疗组血压晨峰下降的幅度分别为DBP(38.21±1.73)mm Hg,SBP(34.11±1.32)mm Hg,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控制血压晨峰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能够使高血压患者的晨峰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