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03 例肿瘤病人医院深部真菌感染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03 例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56-3 % ),泌尿道次之(21-4 % )。103 例患者标本共培养出真菌103 株,以白色念珠菌占第1 位(50-5 % ),热带念珠菌占第2 位(25-2 %) 。经统计分析认为:本组病例发生真菌医院感染病因与原发肿瘤疾病、年龄,手术及放射疗法,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抗代谢药物的使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及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住院的6915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有29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31%,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肿瘤期别、抗肿瘤治疗和侵入性治疗密切相关,白细胞水平低下、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4.36%。结论:肿瘤患者以手术、放射、化学药物治疗为主,机体抵抗力降低,大量抗菌药物使用,扰乱了机体正常菌群,甚至引起菌群失调而导致医院感染。因此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易感因素,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院内真菌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院内真菌感染的现状,加强感染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39例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病例资料.结果 真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占52.72%,真菌种类白色念珠菌占首位,为57.74%.高龄、抗生素的滥用、侵入性操作、激素的应用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控制感染的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是预防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103例肿瘤病人医院深部真菌感染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03例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56.3%),泌尿道次之(21.4%),103例患者标本共培养出真菌103株,以白色念珠菌占第1位(50.5%),热带念珠菌占第2位(25.2%),经统计分析认为:本组病例发生真菌医院感染病因与原发肿瘤疾病、年龄、手术及放射疗法,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抗代谢药物的使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及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等危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为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1993~1995年住院病人为调查对象进行系统监测。结果: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老年人(≥60岁),以恶性肿瘤、脑部疾患等居多(占61.07%),而侵入性操作及应用免疫抑制剂在病人中占比例较大。感染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感染病人痰中分离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年老、侵入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恶性肿瘤等是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肿瘤专科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臻 《吉林医学》2007,28(11):1265-1267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度住院的5 978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有23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91%,恶性肿瘤患者男性较女性患病率高,差异显著;感染与年龄、肿瘤期别、抗肿瘤治疗和侵袭性操作密切相关,而白细胞水平低下、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还影响恶性肿瘤的预后,表现在受感染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提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率为48.72%;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念珠菌为首,杆菌与球菌比例明显失调。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以手术、放射、化学药物治疗为主,机体抵抗力降低、大量抗菌素使用,扰乱了机体正常菌群,甚至引起菌群失调而导致医院感染,因此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易感因素,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7.
崔群仙  郑花敏 《当代医学》2011,17(6):163-16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状况及易感因素,为预防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6月住院的145例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占66.21%,泌尿道感染占15.86%。结论慢性基础疾病、长期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及免疫功能低下是发生院内感染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为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1993-1995年住院病人为调查对象进行系统监测。结果: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老年人(≥60岁),以恶性肿瘤、脑部痰患等居多(占61.07%),而侵入性操作及应用免疫抑制剂在病人中占比倒较大。感染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感染病人痰中分离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年老、侵入性探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恶性肿瘤等是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预防和减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方法回顾性调查并分析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8月发生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情况。结果院内深部真菌感染126例,占同期院内感染的13.59%,60岁以上者占65.87%;好发于呼吸道(73.81%),消化道(14.29%),泌尿道(8.73%),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74.33%)。感染除与基础病有关外,尚与长期住院、广谱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大型手术及侵入性治疗操作的广泛开展等有关。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早期发现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早期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我院近3年17,917例住院患者,所发生的医院感染166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感染率为0.9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首位,为38.25%,感染科室ICU发病率最高,为8.65%,医院感染发生与患者年龄、宿主因素、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应用、环境质量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发生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25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2例,感染发生率为5.76%,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率最高(9.18%),感染部位以肺部占首位,其次为泌尿系感染。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是年龄大于60岁、有糖尿病史、慢性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大于2周者、有烟酒嗜好史、意识障碍及侵入性操作。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63.99%。结论: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减少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可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老年干部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探讨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我院老年干部病房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年龄≥60岁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910例,医院感染率为9.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5.7%,其它部位依次为泌尿道、口腔、上呼吸道,分别占21.6%、4.9%、3.9%;感染病原菌居前三位的是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年龄≥80岁、住院时间≥30天、有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7天、基础疾病≥3种为老年干部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干部病房老年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较多,应通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免疫力、改善环境等护理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60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总结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该组老年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9.0%,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经单因素分析,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生素的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的使用是院内感染的相关性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侵入性操作、抗生素的使用是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做好预防性护理措施,控制和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尉氏县中医院合并医院内感染的老年住院患者为感染组,按入院时间、病程、年龄、性别匹配未发生医院内感染的老年住院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各132例。分析患者细菌培养结果、感染部位、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合并症情况、住院期间侵袭性操作情况、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等与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关系。结果感染组患者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分别占59.1%(78/132)、16.7%(22/132)、12.9%(17/132),共占88.6%(117/132),其他占11.4%(15/132)。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次数、抗生素使用种类数及持续时间、ASA分级及有无合并症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种类、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否有合并症及住院时间进入模型(均P<0.05),以上因素能解释老年住院患者合并医院内感染的87.4%(R~2=0.874)。结论侵入性操作多、抗生素使用种类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伴有合并症及住院时间长是心内科老年患者出现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白血化疗患者真菌感染情况以便采取防护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日出院患者,化疗后真菌培养阳性病例,1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真菌感染病例中,以呼吸道感染者居首位。白色念珠菌最多占72.3%。年龄>60岁,住院天数>35天,抗生素的滥用、激素、化疗、侵入性操作、抗真菌治疗不规范等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做好防护措施,预防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肺癌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状况及其发生原因。方法 对 4 72例肺癌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72例共发生医院真菌感染 87例 ( 18.4 3% )。不同年龄、不同住院天数的肺癌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率不同 (P <0 .0 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 6 0 .92 % )。临床检出致病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 78.57% )。结论 肺癌患者医院真菌感染与年龄、住院天数、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抗肿瘤化疗有关  相似文献   

17.
呼吸内科病房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晓英 《黑龙江医学》2009,33(12):906-90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老年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80例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资料。结果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最高,占57.50%;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占20.00%。结论年龄、吸痰、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多种抗生素的联合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等,均构成老年患者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曾秋红 《吉林医学》2015,(8):1641-1642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感染发生的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242例肺结核患者中,发生感染者19例,感染发生率为7.9%。19例感染患者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占47.4%,检出革兰阴性菌8株,占42.1%。年龄≥60岁、住院时间≥15 d、合并其他疾病、联合使用抗生素及实施侵入性操作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单因素分析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住院时间≥15 d、合并其他疾病、联合使用抗生素及实施侵入性操作是肺结核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贾建波 《中外医疗》2013,32(15):84-85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共710例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500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作为观察组,210例未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年龄、进行手术操作以及服用的药物,对5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观察组在年龄、住院时间以及进行侵入性操作的例数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长期使用两种抗菌药物,对照组则使用三联疗法或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较短。将5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送病理学检查,发现真菌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引发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以及患者自身身体情况,还与治疗方法有一定联系,医院应努力保持住院环境清洁,尽量少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时候可以选取三联疗法,对易感染病群提供针对性照顾。  相似文献   

20.
张翠英 《海南医学》2008,19(8):137-138
目的了解医院真菌感染临床特点、感染部位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83例诊断为医院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真菌感染以老年人多见(62.7%),菌种以白色念珠菌最多(75.6%),下呼吸道和泌尿道为好发部位,所有患者均使用过抗生素。结论高龄、严重基础疾病、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侵入性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诱发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