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宇  吕谦  赵英 《现代保健》2013,(6):31-3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89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腹腔镜切除阑尾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开腹手术阑尾切除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阑尾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康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6例行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56例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手术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阑尾炎患者,采用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92%显著低于对照组15.38%(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够有效缩短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右下腹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19-05期间84例急性阑尾炎病人,依照手术方法不同分组。传统开腹组(n=23)行传统右下腹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n=61)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结果:与传统开腹组对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短(P0.05);腹腔镜组住院费用高于传统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4.92%(3/61)较传统开腹组30.43%(7/23)低(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右下腹切口阑尾切除术,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且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较少,但住院费用较高。因此,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宜术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阮颖彦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979-1980
目的研究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采用皮纹横切口的观察组和麦氏切口的对照组,观察手术效果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负面情绪。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各类并发症发生例数、负面情绪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控制负面情绪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将主要探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7月中收治的70例阑尾炎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法,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叶大才 《现代保健》2011,(28):96-9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32)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n=32)选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止痛药使用情况、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1例使用止痛药,对照组6例;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大出血病例,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并发症,对照组有1例术后切口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在治疗急性阑尾炎时具有疗效确切、效果安全可靠、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患者痛苦小等优点,手术时间比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稍延长,但不影响手术疗效,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120例急性阑尾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阑尾周围脓肿除外,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开腹组(60例)和腹腔镜组(60例),为开腹组患者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为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的疼痛评分、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出血感染的发生率、切口出血流入腹腔形成腹腔感染发生率、粪瘘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的住院时间、术后的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缩短,明显降低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庭勇  孔建兵 《健康研究》2014,34(6):677-67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临床诊疗指标,同时观察切口感染率、残余脓肿、术后肠梗阻及治疗总费用。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VAS评分、体温复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感染率、残余脓肿发生率及肠梗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小,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康复快,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小切口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59%(P <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显著,具有操作方便、疼痛轻、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虑患者诊疗过程,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术后住院天数建立预测模型,为医院提高服务效率、医保政策制定以及患者提前了解治疗情况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的腹腔镜下急性阑尾切除术患者共243例,利用单因素分析从患者年龄、性别、BMI、是否有合并症和是否有穿孔等因素找出显著影响因素,之后分别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构建阑尾炎患者术后住院天数预测模型。结果影响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阑尾炎穿孔情况、其他并发症情况、白细胞指数情况、切口恢复天数以及术后发烧天数,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对测试集的预测精度为72.1%,高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64.0%。结论概率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度优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腹腔镜下急性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2.
余云刚 《医疗装备》2021,(3):124-126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信息输入Excel表格,并按照住院号排序,将序号为偶数和奇数的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运动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疗效确切,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运动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别,各30例。采取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在手术情况上,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术后排气、住院等时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发生率20.0%、观察组发生率6.67%,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显著,即具有微创、输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恢复迅速等优势,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2孔法与开腹手术切除阑尾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将95例阑尾炎患儿分为腹腔镜2孔法组与传统开腹组,对两组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顺利,术后无并发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2孔法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术后输液天数、住院天数均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2孔法阑尾切除术安全、有效,减轻了患儿的痛苦,节省了护理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姜杰 《中国卫生产业》2013,(29):116-117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0-2012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进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观察组患者的切口小,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比较对照组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手术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少,在符合病情的情况下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方式最佳选择。方法纳入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评价手术效果与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术中指标(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情况(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使用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少于对照组(2.5%vs 20.0%),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美观性好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戳孔无钛夹腹腔镜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结合单双号抽签方式进行分组,抽取单号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双号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二戳孔无钛夹腹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更长,失血量更少,住院天数更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出血及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戳孔无钛夹腹腔镜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相同,但前者手术操作更简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阑尾炎的手术效果,并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作比较。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0倒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分为LA组和OA组各40例,观察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出血,无残端痿、无肠粘连等并发症,除手术时间外,LA组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肠功能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开腹组)45例作为对照组,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5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中转开腹手术,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3月~2019年3月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指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16%)小于对照组(22.92%);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的出血量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