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病例1:男 46岁入院前半月患感冒,近4~5天来,发现眼睑浮肿。继之下肢,腹部水肿,同时伴有尿少,尿红,4~5次/天,每次不足一百毫升。无腰痛,尿频,尿急,排尿痛等症状。既往无肾炎病史。查体:体温36℃,脉搏80次/分,血压150/100毫米汞柱,眼睑,面部浮肿咽部发赤,扁桃体Ⅰ°肿大,无脓苔颈软,双肺有大量干鸣音,心音纯,整律,心率80次/分,腹部稍胀满,肝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介绍患儿男,2岁4个月,因反复右侧腮腺肿大半年余入院。患儿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腮腺肿大,伴发热及局部肿痛。半年内已有2次发作,持续时间约1 d左右,每次予抗感染及药物外敷可缓解。此次入院前1 d再次出现右侧腮腺肿大,伴发热。查体:一般情况良好,以右耳垂为中心可触及5 cm×3 cm大小包块,质稍硬,表面光滑,活动欠佳,伴触痛,皮温高,表面皮肤略显红肿,双侧颈部可触及数枚绿豆至豌豆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好。  相似文献   

3.
栗金艳 《工企医刊》2005,18(1):39-39
1 病历摘要患儿,男,12岁,因双耳旁肿痛伴发热一周收入院。患儿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双耳旁肿痛,呈持续性,张口受限,发热,体温最高达40.0℃,无头痛、无睾丸肿痛,无心悸等症状。查体:T:38.9℃,急性热病,双侧颜面部以耳垂为中心弥漫性肿胀,范围4×4cm,局部温度高,有触痛,双侧腮腺导管开口处红肿明显,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双肺呼吸  相似文献   

4.
刘平 《中国校医》2001,15(1):50-50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2 5岁。因双侧耳下肿痛一天而入院。肿胀以耳垂为中心 ,向前、后、下发展 ,张口或咀嚼时疼痛加重 ,伴咽部不适。无发热。既往“无流行性腮腺炎病史”。体查 :体温 37℃ ,脉搏 88次 /min ,呼吸 18次 /min ,血压 14 0 / 70mmHg。精神差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侧腮腺肿胀 ,触痛明显 ,局部温度不高 ,无波动感。双侧腮腺导管开口处红肿 ,挤压时无脓性分泌物溢出。咽充血 ,两侧扁桃体Ⅱ度肿大 ,未见脓性分泌物。心肺腹体检无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Hb10 3g/L ,RBC 3 .4×10 12 /L ,WBC 6 .1…  相似文献   

5.
虽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并发面瘫已被公认,但很少发生在儿童。本文报道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由VZV复能引起面瘫的病例。 患儿男性,17月龄,因发热、颈部淋巴腺肿大和左侧面瘫入院。8个月前曾患水痘,入院前3天出现发热,左颈部淋巴腺肿大。入院前1天,患儿母亲发现其左侧面部不对称,入院时左耳有溢液。体检意识清楚。淋巴腺肿大,左侧腮腺区淋巴结明显肿大。双侧扁桃体呈现膜性炎症,左侧面神经瘫痪伴左眼闭合障碍。其余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体检无其  相似文献   

6.
缪明 《工企医刊》2004,17(5):53-53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82岁。于2003年3月11日因双下肢浮肿1周,加重伴气喘3天入院。1周前由于劳累出现双下肢浮肿,3天前感下肢沉重伴活动后气喘、全身乏力、胸闷、心慌、纳差、尿少(每日400ml),自服“速尿、安体舒通”尿量无明显增加,症状不改善。既往有“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病史。入院后查体:血压18.7/12kPa,平卧位,神清但反应迟缓,表情淡漠。面部浮肿,双侧恐膜黄染,颈静脉怒张,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两下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细湿性罗音。心界明显向左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肝肋缘下可及两指,质韧,肝区轻度迷漫性压痛。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限性水肿,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性,4岁。1998年4月29日以发热、腮腺肿痛、咀嚼不便而就诊。查体:T37.8℃,P90次/分,R26次/分,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双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灼热,有弹性,按压腮腺管无脓性分泌物。给予病毒唑、板兰根及对症治疗,1周后腮腺肿胀消退而恢复正常,1998年6月22日到我站门诊部进行预防接种时,因忽略问诊而给予皮下注射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0.5ml(深圳市通海生物工程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701007,有效期:1998年8月),此前无丙种球蛋白注射史。1998年8月4日患儿再次以上述症状和体征就诊,查体如前。再予同样方法治疗,5…  相似文献   

8.
杨璐 《家庭健康》2008,(5):14-14
病例1:患儿,男,12岁。6天前发热,体温39℃左右,伴有双侧腮腺肿大。在家服用板蓝根后腮腺肿大减轻。近2天又出现了下腹部及左侧睾丸肿痛、阴囊肿胀、皮肤发红而就诊。被诊断为腮腺炎并发睾丸炎。惠儿住院治疗10天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鼻脑型毛霉菌病1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 ,4 4岁 ,农民。因无力 3年 ,鼻出血 5d ,睑面浮肿 ,突眼 ,呼吸困难 4d于 1999年 5月 4日入院。病人 3年来无力 ,一直以“糖尿病”服药治疗。 5d前病人双侧鼻腔出鲜血 ,鼻部及上腭部疼痛。 4d前出现睑面浮肿 ,右眼球突出 ,视物模糊 ,呼吸困难 ,发热 ,体温在 39 8℃左右。入院查体 :T 37 3℃ ,P 96次 /min ,R 2 4次 /min ,BP 135 / 90mmHg。神志清 ,急性病容 ,呼吸急促 ,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及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右眼睑浮肿 ,球结膜充血 ,水肿 ,右眼球突出 ,固定 ,瞳孔散大 ,D =5mm ,对光反…  相似文献   

10.
王东云 《中国校医》2000,14(5):370-370
作者发现 1例再发性腮腺炎患者 ,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  男 ,11岁 ,8年前曾因双侧腮腺肿痛伴发热 ,经某传染病院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 ,当时治疗经过顺利。 1999年 10月 5日就诊诉左腮肿痛 2天余 ,尤以进食咀嚼时胀痛明显。体温 36 .7℃ ,营养发育正常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左腮部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弥漫性肿大 ,局部皮肤紧张发亮、热而不红 ,有明显触压痛 ,质韧 ,腮腺导管口无脓性分泌物。血象WBC6 .8× 10 9/L ,中性 0 .6 2 ,淋巴 0 .38。考虑为流行性腮腺炎 ,预口服双嘧达莫 ,外用新磺片等治疗 4天后 ,左腮肿痛完全消失 ,…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患者女,8岁,学生。主因反复咳嗽3个月,消瘦2个月,腮腺肿大10d于2004年6月10日入院。患儿3个月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咳嗽、少痰,偶有痰中带血丝、胸闷、气急。间断发热,体温波动在37.8~38.3℃,呈不规则热,伴盗汗、乏力。近2个月明显消瘦,双手足关节肿痛,非游走性,无晨僵现象。无头痛、呕吐。曾在当地医院先后按肺炎和结核病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10d前出现右腮腺肿大。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输血史。足月顺产,第一胎,无窒息及产伤,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按时预防接种。家族中无遗传病及传染病患者。也无同类疾病患者。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69岁,农民.因为"双下肢水肿2周"于2008年6月人院,患者于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无颜面水肿、尿少、皮疹、关节肿痛、消瘦等其他明显不适.院外查尿蛋白(++),拟诊"慢性肾炎",治疗无好转.既往3年前有脑梗死病史,半年前发现有高血压,不规则服用降压药,未检查尿液和血液.  相似文献   

13.
例1,男,26岁。因发热伴腮腺肿大6天、意识障碍1天于1992年6月21日入院。6天前患者自觉畏寒、发热、双侧腮腺相继肿大,当地医生给予肌注青霉素、退热剂,热渐退。4天前始觉中等度头胀痛。少语。今晨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面色青紫、二便失禁、意识丧失,约10分钟左右抽搐停止,但仍神志不清。既往体健。查体:T39.2℃,P86次/分,R21次/分,Bp16/11kPa。浅昏迷状态,全身皮肤无皮疹和出血点,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迟钝,双侧耳垂前下方轻度肿胀,不红,边缘不清,无压痛,心、肺、腹无特殊。两侧鼻唇沟对称、四肢均有无意识运动,双膝、桡骨腱反射活跃,颈抵抗,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18岁,住院号45728。因高热、头痛2天,抽搐6小时于1988年2月25日门诊以“流脑”收入院。因受凉后于2天前发热,为持续性高热,伴头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状,按“流脑”治疗不见好转。查体:T39.5℃、BP11.2/6.7kPa,呈浅昏迷状态。两腋下及胸前可见散在米粒大小出血点,压之不退色,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球水平震颤,结膜充血,水肿、双瞳孔等圆,直径约3mm,光感迟钝。颈部无抵抗。心肺(-),肝脾未及。巴氏征(±)。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3×10~(12)/L,白细胞15.6×10~9/L,中性84%,淋巴15%,血小板80×10~9/L;尿蛋白( )白细胞0~2/HP。脑脊液外观清,无凝块,潘氏试验( ),白细胞60个,中性10%。淋巴90%。  相似文献   

15.
姜苗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69-2969
1 病例摘要 患儿、男、11岁、以颈部淋巴结肿大11天,发热8天为主诉入院.患儿11天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右侧淋巴结肿大,颈部稍有触痛,当时无发热,无皮疹,无咳喘,第2天到我院门诊就诊,化验血常规未见异常,做颈部彩超见右侧淋巴结肿大,左颈部、右锁骨上淋巴结显示.口服蒲地兰头孢克洛,并用仙人掌外敷,8天前出现发热,体温达38.5℃,每日发热2次,口服美林后热可退,又加红霉素口服3天,症状无明显好转,颈部淋巴结较前肿大,次日到我院门诊就诊,化验血常规见异型淋巴细胞,肝功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收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9℃,P109次∕分,R29次∕分,BP100∕75mmHg,神志清楚,呼吸稍促,无发绀,周身未见皮疹,双侧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侧较多,最大者约3CM×2CM,质软,轻触痛,活动度可,无粘连,咽充血,双扁桃体Ⅱo肿大,无脓点,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音有力,律齐,腹平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CM,质Ⅰo,触痛(+),四肢末稍温.辅助检查:肝胆脾彩超:脾大,肝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彩超:右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左颈部、右锁骨淋巴结显示.血常规:WBC11.51×109∕L,N%10.0%,淋巴细胞计数:70×109∕L,异型淋巴细胞分数:15%,HGB125g∕L,PLT132×109∕L,MP-Ab:1:80,IgM(+),IgG(-),嗜异凝集实验(+),肝功:ALT120u∕L,AST101u∕L,GGT53u∕L,ALP257u∕L,EB病毒抗体(+),入院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上给予静滴头孢替唑、口服红霉素以抗炎,喜炎平抗病毒,静滴复方甘草酸苷、维生素C以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颈部多间隙感染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0岁,因右颌面部肿痛3 d,伴张口困难,咀嚼、吞咽疼痛,于2008年10月19日入院.患者体温39.4℃,痛苦貌.右腮腺区、颊、眶下、颧部、上颈部广泛肿胀,压痛(++),表面皮肤紧张、发亮,无明显波动感,皮肤温度高.张口1.5指,右下颌第1磨残根,龈沟溢脓.血常规:WBC 9.4×109/L,N 0.937;血糖11.5 mmol/L;超声:颈部间隙脓肿受限,右颌面及腮腺感染;胸部X线片:左胸腔少量积液.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0岁,住院号27973。因发热40余日,伴四肢关节疼痛收入院。发病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左颈部胀痛,继而畏寒、发热,体温达39~40℃,以午后明显,伴四肢关节疼痛,无明显心悸、气短,胸痛咳喘不著。病后自觉乏力,纳减。1971年曾患“肝炎”,对去痛片有过敏史。查体:慢性病容,T39℃,P90次/分,R20次/分。BP120/90mmHg。左腮腺肿大,无压痛。左颈部可扪及3个蚕豆大淋巴结,活动无压痛。皮肤、巩膜无黄染。住院期间全身皮肤曾  相似文献   

18.
杨海霞 《泰山卫生》2004,28(5):47-48
患者男,30岁,因发热、颈痛10天人院。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发热,体温在37.4℃38.8℃之间波动,午后及夜间加重。在当地抗生素治疗6天后无效,且出现颈部肿块疼痛,伴头痛、腰痛,故收入院。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病史。体检:T37℃,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斑点,右锁骨上、右颈部、两腋窝均触及肿大淋巴结4~5个,  相似文献   

19.
患者大,9岁。因腹胀纳差月余,双下肢水肿10天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轻度黄染,双肺、心脏未查及异常,腹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肝右肋下5cm,质硬,触疼,脾左肋下3cm,质韧,腹水征阳性,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腮腺炎相当于中医学所称的"痄腮",俗称"蛤蟆瘟",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有时其他唾液腺亦可累及,少数病儿也可无腮腺肿大。本病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四季都可流行,以晚冬、早春多见。通常潜伏期为12-22天。在腮腺肿大前6天至肿后9天从唾液腺中可分离出病毒,感染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本病前驱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痛等。腮腺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