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偏头痛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机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是目前已知的体内作用最强的内源性舒血管活性肽。近年来CGRP已成为国内外偏头痛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大量文献显示其在偏头痛三叉神经血管系统(trigeminal vascular system,TGVS)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有的研究者认为抑制CGRP的释放和CGRP受体的活性是偏头痛治疗的关键切入点。由此,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关于CGRP及偏头痛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机制文献,以期能阐明偏头痛发作中CGRP的作用,为基于CGRP的已有治疗药物和新的偏头痛治疗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erenumab是一种新型成人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药物,是首个批准上市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仅限于皮下注射。药物通过靶向结合并拮抗CGRP受体起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临床试验显示,在患有发作性或慢性偏头痛患者中,每月皮下注射erenumab 70 mg或140 mg可显著降低月平均偏头痛日数,证明erenumab可预防治疗偏头痛。  相似文献   

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是参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一种重要的神经肽,具有扩血管的作用。针对CGRP的治疗在临床试验中获得了显著的效果,而且不引起血管收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相对安全。最早合成的药物是小分子量CGRP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偏头痛急性期的治疗,但因肝脏毒性使其研发过程屡屡受挫,目前尚无该类药物获得上市批准。随后出现的CGRP单克隆抗体在预防治疗发作性偏头痛和慢性偏头痛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充分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已经有3个单克隆抗体获得上市批准。本文主要对CGRP与偏头痛的关系以及CGRP单克隆抗体治疗偏头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ubrogepant是一种口服、小分子、高选择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抑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活性而发挥作用。与传统治疗偏头痛急性期的药物相比,ubrogepant可以有效预防急性偏头痛的发作,减少发作次数,且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较少的禁忌证。通过对ubrogepant的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临床评价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日前,美国FDA批准艾伯维(AbbVie)的Qulipta (atogepant)用于预防性治疗发作性偏头痛成人患者.由此, Qulipta也成为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款专门用于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并且该药物只需每天口服一次.  相似文献   

6.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以严重头痛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成人患病率超过10%。病理生理学认为其与头骨血管扩张以及三叉神经激活有关系。5-羟色胺(5-HT)受体亚型(5-HT1B/1D)激动剂是首选药物,但其强效的血管收缩作用并不利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神经肽(CGRP)与偏头痛有密切关系。寻找适于口服的CGRP受体拮抗剂可为偏头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通过高通量筛选得到了先导物(1)(CGRPKi=4800nmol.L-1),进一步的快速修饰和单元替换得到了系列具CGRP受体拮抗活性的螺乙内酰脲类小分子类似物。膜渗透性是口服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7.
杨晶 《黑龙江医药》2021,34(1):114-116
目的:观察分析盐酸洛美利嗪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个组别: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口服盐酸洛美利嗪胶囊,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口服盐酸洛美利嗪胶囊与卡马西平.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头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5-HT、CGRP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1.67%,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及VAS评分均降低,血清5-HT及CGR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痛情况优于对照组,血清学指标水平降低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联合应用盐酸洛美利嗪与卡马西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头痛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5-HT及CG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六经头痛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1月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米村煤矿职工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患者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粒/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口服六经头痛片,3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水平,大脑后动脉(PCA)、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头痛发作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7.42%和93.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cy和CGRP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Hcy、CGRP和5-HT水平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CA、ACA和MCA血流速度水平,以及VAS评分和头痛发作频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六经头痛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可降低患者疼痛次数,降低脑血流速度,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预防偏头痛 发作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30例偏头 痛病人,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颅周肌内注射治 疗,问卷调查记录每例偏头痛病人治疗前3mo,治 疗后mo1,2,3偏头痛发作情况,比较偏头痛发作频 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严重程度及使用止痛药物情 况,观察不良反应。结果: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 mo1,偏头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严重程 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止痛药物的使 用较治疗前减少(P<0.01),疗效可至少维持3mo, 且不良反应轻微、短暂。结论:A型肉毒毒素颅周肌 内注射治疗预防偏头痛发作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 应轻微、短暂,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熄风通络头痛片联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片,1片/次,2次/d(早晚各1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熄风通络头痛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内皮素-1(ET-1)、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和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1、5-HT、CGR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熄风通络头痛片联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降低血清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