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郑建立  吴超 《中国保健》2010,(7):125-126
急诊护士因为职业的特殊性,经常会因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给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而急诊护士的心理、生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工作质量。通过这些危险因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使急诊科护士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提高心理、生理适应能力,从而更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科感染患者分诊误区的影响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以期降低急诊感染患者的分诊误区率,提高患者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急诊科急诊感染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病情确诊后,共有18例患者在就诊时发生分诊误区,分析分诊误区危险因素。结果 142例患者中病原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占34.51%;但影响因素显示疾病本身、隐瞒病史、沟通障碍、急诊人数多、慢性病误导、护士年资低、岗位设置欠缺、分诊护士少是影响分诊误区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本身原因、隐瞒病史、沟通障碍、急诊人数>300人/d、慢性病误导、护士年资≤5年、岗位设置欠缺、分诊护士≤5人是导致急诊感染分诊误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急诊科急诊感染患者分诊误区的因素较多,应加强患者相关急诊感染知识的宣教,设置数量足够、经验丰富的分诊人员分诊,以降低急诊科急诊感染分诊误区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秦皇岛市急诊护士职业创伤后应对障碍现状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让院前急诊管理者充分认识创伤后应对障碍,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应对策略,以控制创伤后应对障碍,从而促进护士身心健康发展。方法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由各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统一发放、统一收取。共发放246份问卷,收回228份,有效回收率为92.7%。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问卷、院前创伤事件问卷及创伤后应对障碍自量表。通过整合性分析,获得创伤后应对障碍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创伤后应对障碍自量表评分为15至62分,平均得分为(34.22±13.14)分,其中存在76名护士总分超过38分,创伤后应对障碍阳性率为34.08%,经过综合分析,发现急诊护士职业创伤后应对障碍与创伤性事件、年龄、急诊护龄、健康状况等存在密切关系,上述因素对创伤后应对障碍产生具有潜在作用。结论从调查结果来看,秦皇岛市急诊护士职业创伤后应对障碍整体情况并不乐观。因此,需要对急诊护士职业创伤后应对障碍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通过实施专项心理辅导对急诊护士进行干预,尽可能控制不良因素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从而对创伤后应对障碍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科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原因,为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分析临床实际工作中儿科急诊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儿科急诊是医院中危重症患者最集中、治疗护理任务最重的科室,由于儿科急危重症患儿的特殊性,儿科急诊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护理职业暴露重在防护,儿科急诊护士应针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做好标准预防,严格操作规程,及时处理和避开各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儿科急诊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完善职业暴露管理制度,最大程度地促进儿科急诊护士的职业安全。结论儿科急诊护理管理者及护士应采取综合措施,最大程度地促进职业安全防护,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急诊科作为医院里的一个特定医疗环境,有其他特殊性,有病情急,病情重,不可预见,病种杂等特点。急诊科护士要迅速判断,果断处理直接关系着患者安危的危险因素,每天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嘈杂的环境,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护士自身的压力,社会对医务界的压力,这些不可避免的会使护士产生职业倦怠感,更会降低工作效率,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要面对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将成为这种职业的危险因素。如何解决好诸多的工作压力,既需要多方协调配合,又需要急诊护士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运用积极的应对方法 ,降低工作压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急诊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沈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护士补充替代性创伤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救助者替代性创伤问卷、中文版压力负荷量表和成人心理韧性量表,于2018年1月对沈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共128名急诊护士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展开问卷调查,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沈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护士替代性创伤得分为76.12±15.73,其中以精神信念维度条目均分最高,生理维度条目均分最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年限、个体脆弱性、事件负荷和心理韧性是影响急诊护士替代性创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沈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护士的替代性创伤程度和心理韧性均处于中等水平;个体脆弱性和事件负荷水平均处于中下等水平,而且心理韧性对急诊护士替代性创伤起到负向作用,个体脆弱性和事件负荷的增加对急诊护士替代性创伤起到了正向作用。结论医护管理者应重视急诊护士的替代性创伤程度,注重提高其心理韧性,通过合理安排工作以降低个体脆弱性和事件负荷对替代性创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临床护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其防护对策。方法对护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的特殊性存在许多危险因素。结论应重视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加强护士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一直是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的焦点.医院的工作环境存在潜在的职业危险,医护人员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特别是急诊室医护人员,常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因此,急诊护士职业  相似文献   

9.
腹部外科手术医生感染专率监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研究分析腹部外科手术医生感染专率的监测。方法:将急诊与择期,清洁与非清洁,全麻与非全麻,手术时间(<2h和>2h)等4项危险因素列入,结果;根据资料统计分析,全麻手术及手术时间>2h,术后感染率增高明显(P<0.05),而急诊与择期手术1项无显著意义,危险指数增高,感染率随之升高,结论:腹部外科手术后感染率涉及多方面因素,与医生护士业务素质,手术操作及各类患危因素等密切相关,对各危险因素应充分重视,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10所医院的350名急诊护士及335名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1.4%和89.9%,即以320名急诊护士和301名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职业紧张量表(OSI-R)中的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评价急诊护士紧张反应,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急诊护士紧张反应的影响因素。急诊护士平均PSQ得分高于内科护士(P<0.01),按照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化系数的顺序,调整年龄、婚姻状况、教育背景、医院等级、轮值夜班、每周工作时间后,急诊护士紧张反应的影响因素为:任务过重、任务冲突、任务不适、自我保健、社会支持(P<0.01)。提示应提高急诊护士的个体应对能力,减轻工作压力,降低职业紧张,提高生命质量。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