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化学药物、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以手术治  相似文献   

2.
陶伟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41+146-141,146
目的:比较开腹与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探讨何种手术方式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将2010年8月~2010年11月前来本院就诊的14例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另一组采用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比较开腹子宫全切术组和阴式子宫全切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之间的差异。结果:阴式子宫全切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子宫全切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开腹子宫全切术。阴式子宫全切术和开腹子宫全切术之间阴式子宫全切术是较佳的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适宜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医院收治的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28例(同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总计15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资料;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情况;分析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免疫组化、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23例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患者中,其中2例分别在术后24个月和36个月复发,部位均在阴道局部。5例未手术,其中单纯醋酸甲羟孕酮(MPA)治疗3例,分别随访24、30及54个月无复发,且1例妊娠并生育。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为鳞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的复发率高于腺癌,病理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复发率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存在相关。对于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尤其对于尚未生育女性,根据其病理资料和免疫组化指标,优先考虑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开腹与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进行探讨其治疗效果,找到一种能够快速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方式.方法 把2011年7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4例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作为对象进行治疗.把这些患者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并且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从得出的数据来看,开腹子宫全切术组的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比较多和阴式子宫全切术组相比时间更长、失血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方面比开腹子宫全切术更加优越.所以,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较好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阴式子宫全切术或者开腹子宫全切术之间阴式子宫全切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达到预防及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的目的。方法对12例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除1例晚期患者治疗死亡外,余11例手术治疗随访至今仍健在。结论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与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高危因素有关;多不具备子宫内膜癌三联征的典型表现;且多数为高分化腺癌,与子宫内膜腺瘤增生及重度非典型增生难以区别;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比老年者好。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可酌情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的病例分析,提出一些诊治体会。结果该患者诊断明确,子宫内膜癌Ⅰ期,无子宫外病灶,手术中经过进行详细准确的病理分期,根据手术分期决定手术范围及手术后的治疗方案。经过术后放疗及激素治疗,病情至今未见复发。结论子宫内膜癌生长缓慢,期疗效和预后与癌的期别、子宫增大的程度及癌细胞浸润肌层的深度、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治疗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7.
赵彬 《中国医药指南》2012,(29):319-319
目的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以手术为主。腹腔镜手术由于对机体创伤小、出血少,盆腔脏器干扰少,痛苦轻的显著特点,在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上,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应用。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2011年1月~10月我院应用腹腔镜手术技术治疗86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回顾。结果均为腹腔镜手术,没有一例转为开腹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住院天数15d,均顺利出院。结论加强术前、术后及并发症护理,缩短住院天数,保证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其临床诊断时多数尚属Ⅰ期,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988年FIGO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将盆腔淋巴结转移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期指标,但Ⅰ期子宫内膜癌是否需要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目前尚有争议。现将我院收治的Ⅰ期子宫内膜癌1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子宫内膜癌Ⅰ期治疗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近年发病率明显上升,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及药物治疗。对于晚期或子宫内膜癌复发患者及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临床以激素治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药物治疗为主。本文综述子宫内膜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45岁子宫内膜癌19例病例资料,与同期>45岁的患者126临床资料作对比。结果本组19例占同期收治子宫内膜癌的13.1%(19/145),其中6例未孕,占31.5%,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排液、月经量多经期延长;18例诊刮确诊,1例外院因功血行子宫切除诊为内膜癌,需作补充手术住院;结论 18例手术治疗,1例孕激素治疗后促排卵妊娠,现已足月分娩。结论 45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期别较早,病理类型主要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分化、肌层侵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以手术为主,对高危患者辅以放、化疗,对于有生育要求低危患者,可保留其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4例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按照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微创术组(行腹腔镜手术)56例,开腹手术组7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术组56例手术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手术,其成功率为100%。结论早期子宫内膜癌微创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可行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疗效和价值。方法根据30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手术治疗及辅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辅助治疗能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术后5年内患者生存25例。结论根据手术、病理期别、细胞分级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配合术前或术后放射治疗及辅以激素类和非激素类化学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点及其早期诊断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按照FIGO制定的标准进行手术治疗;15例患者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其中子宫内膜重度非典型增生并伴有灶性癌变患者3例,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患者12例。结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较为显著,应当注重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类治疗及临床研究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邵淑丽岳丽萍郭晋峰子宫内膜癌是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内膜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关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问题,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等一直是临床医学探讨的重点,本文总结和...  相似文献   

15.
梁文通 《贵州医药》2005,29(9):811-812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占妇产科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1971年FIGO制定的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标准,用于指导临床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由于子宫内膜癌预后与肿瘤类型、组织分析、播散范围等因素有关,1988年FIGO制定了新的手术病理分析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5-1999年间,我院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资料,就其手术前后分期的差异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范秀华  李向英  李晓  邢小芬 《河北医药》2010,32(22):3211-3214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近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激素治疗、化疗、放疗等.早期子宫内膜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治愈率达70%,晚期复发或伴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以激素及化疗等姑息治疗为主.近年来,由于40岁以下患者逐年增加,其中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要求保留子宫.因此,激素治疗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临床应用也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95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分析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方法:对9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符合率为91.68%。结论:手术病理分期、术后适当的辅助治疗(化疗、放疗)是改善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化疗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对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10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Х^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IGO分期(OR=3.234,95% CI:1.324~ 13.454)和淋巴结转移(OR=8.235,95%CI:1.563~18.574)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FIGO分期(HR=4.342,95%CI:1.643~ 15.856)和淋巴结转移(HR=3.853,95% CI:1.864~9.675)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与化疗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是原发于子宫内膜的皮性恶性肿瘤,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许多国家的子宫内膜癌已超过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为探讨子宫内膜癌适宜的手术范围,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4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面分期手术用于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75例,其中腹腔镜手术35例(腹腔镜组),经腹手术40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排气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淋巴结清除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面分期手术对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