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因子(NF)Ⅰ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增强皮肤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作用。方法:构建NFⅠ-C基因慢病毒载体并且确定慢病毒转染成纤维细胞最佳条件,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PDGF对经NFⅠ-C基因病毒转染后成纤维细胞的TGF-β1及其受体Ⅱ(TβRⅡ)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结果:(1)NFⅠ-C慢病毒载体转染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最佳转染值为50;(2)皮肤成纤维细胞经NFⅠ-C慢病毒转染后NFⅠ-C蛋白的表达较非病毒转染细胞显著升高(P0.05);(3)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PDGF共同培养48 h后TGF-β1和TβRⅡ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显著升高(P0.05);(4)皮肤成纤维细胞经NFⅠ-C慢病毒转染后与PDGF共同培养后48 h后TGF-β1和TβRⅡ蛋白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皮肤成纤维细胞和空病毒转染皮肤成纤维细胞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可增强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1和TGF-β受体Ⅱ的表达,而NFⅠ-C表达增加可抑制PDGF增强TβRⅡ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感染可检测型特异的病毒抗原、病毒DNA和型特异的HSV抗体而进行实验诊断。由于多数HSV-2感染无症状,因此检测HSV-2特异抗体在HSV-2感染的诊断中很重要。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糖蛋白G(gG-2)在其加工过程中裂解为分  相似文献   

3.
1135例性病病原体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明确性病患者的病原体构成。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及培养、涂片对 1135例性病患者进行解脲支原体 (UU)、衣原体 (CT)、淋球菌 (GC)、人乳头瘤病毒 (HPV)、单纯疱诊病毒Ⅱ (HSV -Ⅱ )等五种常见病原体的检测。结果显示 :检出率最高的为UU ,占 30 13% ,CT、GC、HPV、HSV -Ⅱ分别占 :2 5 19%、 12 2 5 %、 6 2 5 %、 10 93%。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混和感染占 14 98%。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的研究已证实,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人巨细胞病毒(HCMV)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感染有关。为了解尖锐湿疣(CA)患者中HCMV和HSVⅡ感染的流行情况,探讨其性传播可能性,我们采用PCR技术对85例CA患者和156例一般孕妇进行宫颈HCMV和HSVⅡ感染的检测,并进行了比较观察,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实验组:85例女性CA患者为我院1994年5月至1996年5月性病门诊患者,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确诊为CA,年龄15~41岁,平均224±51岁;病程半个月至2年,平均28±25年。发病部位:大小阴唇、阴道口、宫颈…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巴尔的摩市性传播疾病(STD)门诊和医院经急诊室入院病人中经血液传播或性传播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Ⅱ型(HTLV-Ⅰ/Ⅱ),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梅毒螺旋体]合并感染的程度及每一特定血清阳性群体中合并感染的频率及类型。于1990年调查了568例STD门诊病人和486例经医院急诊室住院的病人。年龄15~54岁,  相似文献   

6.
鉴于已报告两性霉素乙和无环鸟苷联用对病毒有协同作用,作者用产量减少测定法(Yield reduction assay)在体外研究了酮康唑单用或与无环鸟苷和阿糖腺苷联用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和Ⅱ型(HSV-Ⅰ和HSV-Ⅱ)的作用.结果表明,酮康唑对人肺细胞中生长的HSV-Ⅰ和HSV-Ⅱ病毒滴度的下降与剂量有关,酮康唑最大作用的剂量是10μg/ml.值得注意的是酮康唑对HSV-Ⅰ和HSV-Ⅱ同样有作用.酮康唑与无环鸟苷联用时,在各种浓度时均有抗HSV的作用,特别是两者在高浓度时,而酮康唑  相似文献   

7.
DNA拓扑异构酶及增殖性核抗原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尖锐湿疣为常见性病,它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其中HPV6、11、16、18是引起尖锐湿疣的最常见亚型.其临床表现为乳头瘤样增生,易于复发.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是一种基本核酶,直接参与DNA的复制,与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本研究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尖锐湿疣导致的良性增生过程中,DNA拓扑异构酶活性、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量是否增加.  相似文献   

8.
感染人体的疱疹病毒有4种:单纯疱疹病毒(HSV,按病毒血清学可分为Ⅰ型和Ⅱ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细胞巨化病毒(CMV)和EB病毒.其中由前两种病毒所致的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感染在皮肤科比较常见,虽然一般来讲感染并不重,但前者易反复发作,后者常有后遗神经痛,尤其在因疾病、药物等因素所致的免疫功能不全患者,则病程长,发病次数多,甚至可导致严重的全身感染,并危及生命.但在治疗方面,由于许多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也将影响机体细胞的代谢,且当确诊为病毒感染时,往往复制已达高峰,多数细胞早受损伤,故迄今抗病毒药物为数不多,效果也不好.但现已知在病毒和机体细胞的代谢上是有差异的,并进行了化疗作用于病毒代谢特殊部位的研  相似文献   

9.
生殖器疱疹(Herpes genjtalis)系由单纯疱疹病Ⅱ型(HSVⅡ)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多通过性接触而感染,病毒经生殖器口腔粘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由于HSV在人体中不产生永久免疫力,故每当人机体抗病力减退时,过度疲劳,性生活过度情绪环境改变或患其他疾病时,体内潜伏的HSV即被激发而发病。  相似文献   

10.
EB 病毒(简称)EBV 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在成人主要通过性传播,引起病毒性传播疾病,此类性传播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有些长期反复发作或潜伏感染的病例会诱发癌变,比如 EBV 和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SV-2和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危险人群(同性恋或卖淫者)感染了 EBV 和 HSV-2以后,患上艾滋病的机会大大增加。用心理—社会调节(简称PSMD)做为辅助治疗病毒性传播疾病,国外已有文章报导,但尚未见同时观察 PSMD对 EBV 和 HSV-2两种病毒人体抗感染的免疫影响效果。本实验用 PSMD 方法对20名EB 病毒衣壳抗原(简称 EBV-VCA)和 HSV-2血清抗体阳性的无症状处于潜伏感染的同性恋男子进行了治疗,治疗期间观察病毒抗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变化情况,同时记录被试的情绪状态,并研究情绪变化和抗病毒免疫变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估卢旺达一般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Ⅰ)的血清流行率及群体抽样的有效性,1986年12月上旬一个由90人组成的调查组对全国抽样的60个群体的人口进行了血清学调查。他们采用免疫接种覆盖面调查法,按随机原则对每一群体内的家庭进行抽样,为了避免家庭内部HIV-Ⅰ传播形成的偏差,每一家庭只选一名成员,并争取使群体内各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的人均被选到。同时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Ⅱ型(HIV-Ⅱ)和T 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2.
Berger等最近将艾滋病(AIDS)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总结如下:感染一、脑炎:1.病毒性①人类嗜T淋巴细胞Ⅲ型病毒/淋巴结病相关病毒(HTLV-Ⅲ/LAV)、②巨细胞病毒、③单纯性疱疹病毒Ⅰ型、④单纯性疱疹病毒Ⅱ型、⑤带状疱疹病毒、⑥腺病毒、⑦未确定的病毒;2.细菌性①梅毒螺旋体;3.寄生虫①鼠弓形体、②猪涤虫(囊尾蚴病).二、脑膜炎:1.病毒性①HTLV-Ⅲ/LAV、②未确定的病毒;2.细菌性①结核分支杆菌、②细胞内鸟型结核分支杆菌、③大肠杆菌、④梅毒螺旋体、⑤多种细菌性感染;3.真菌性①新型隐球菌、②烟曲霉、③荚膜组织胞浆菌、④粗球孢子菌.三、脑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报告1例30岁男性艾滋病(AIDS)患者,在接受卡氏肺囊虫肺炎治疗2月后,左鼻唇部发生单纯疱疹,经无环鸟苷治疗损害消退,但以后经常复发,并多次服用无环鸟苷治疗.首发疱疹6个月后,左侧鼻唇新发一2.3×3.5cm糜烂面,并扩大延伸.病毒培养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皮肤病 无疑,第二代抗病毒药物(第一代抗病毒药有疱疹净、三氟胸苷和阿糖腺苷等)的发现是病毒性皮肤病治疗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对疱疹病毒DNA多聚酶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疱疹病毒DNA的复制。无环乌苷对单纯疱疹Ⅰ型病毒最为敏感,对单纯疱疹Ⅱ型病毒次之。,而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相对抵抗,故治疗前两种病祗需口服无环乌苷200mg,每日五次,为预防复发可用口服200mg,每日2—4次(对单纯疱疹感染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性病专科门诊患者中HSV-Ⅰ,Ⅱ型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在典型和非典型生殖器疱疹(GH)患者中的分布。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对836例性病专科门诊患者进行HSV-Ⅰ,Ⅱ型DNA的检测。结果836例患者中,HSV-Ⅰ型感染38例(4.54%),男性阳性率5.20%,女性为3.36%,二者差异无显著性;HSV-Ⅱ型感染380例(45.45%),男性阳性率39.96%,女性为55.3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典型GH或高度可疑GH症状者369例,HSV感染者218例;无明显GH症状者467例,HSV感染者198例,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SV在本地区具有较高感染率,以HSV-Ⅱ型为主。在非典型GH患者中,HSV的检出率较高,须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6.
喷昔洛韦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喷昔洛韦钠盐在体内外对HSV Ⅰ和HSV Ⅱ感染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组织培养中用CPE抑制实验测定喷昔洛韦钠盐对HSV Ⅰ和HSV Ⅱ所致vero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 ;在BALB/c小鼠中测定其对HSV Ⅰ感染BALB/c小鼠所致耳部皮损的治疗作用。结果 喷昔洛韦钠盐能有效抑制 10 0TCID50 HSV Ⅰ (sm44株 )和HSV Ⅱ (3 3 3株 )感染vero细胞所产生的细胞病变作用 ,半数有效剂量 (IC50 )分别为 1.95 μg/ml和 3 .90 μg/ml ;使HSV Ⅰ病毒感染性滴度下降 99%的药物浓度 (IC99)为 2 .40 μg/ml。在HSV Ⅰ (sm44)感染BALB/c小鼠中 ,喷昔洛韦钠盐大剂量组 (2 5 0mg/kg·d)、中剂量组 (10 0mg/kg·d)、小剂量组 (5 0mg/kg·d)均能明显降低HSV Ⅰ感染BALB/c小鼠所致耳部皮损作用。 结论 喷昔洛韦钠盐在体内外具有抗HSV Ⅰ和HSV Ⅱ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转阴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173例宫颈上皮内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HPV检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治疗,对术后6个月HPV转阴的患者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正常组(60例)、CINⅠ级组(68例)、CINⅡ级组(59例)、CINⅢ级组(46例)的HPV感染率分别为18.3%、63.2%、81.4%、95.7%。年龄、病毒负荷量、病理切缘、避孕方式、性伴侣个数、配偶性伴侣个数等6项影响HPV转阴率的相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率随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变程度增加而上升,严密检测HPV有利于预警病情发展,提高宫颈癌诊断准确率。年龄、病毒负荷量、病理切缘、避孕方式、性伴侣个数、配偶性伴侣是HPV转阴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与宫颈病变患者相关性,为宫颈病变患者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共同收治的宫颈病变病人282例,其中包含55位慢性宫颈炎病人、65位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Ⅰ期病人、91位CINⅡ期病人和71位CINⅢ期病人,荧光定量PCR方法对HR-HPV-DNA分型及和病毒载量进行检测,同时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82例研究对象中发现有196例病人感染HR-HPV,阳性率为69.50%,HR-HPV亚型主要有HPV16和HPV18,其所占比例为30.61%和21.43%;CINⅠ~Ⅲ期的病人HR-HPV阳性率和病毒载量比慢性宫颈炎病人的都高(P0.05);但是CINⅠ~Ⅲ期病人HR-HPV阳性率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病毒载量病人的病变严重情况呈正相关。结论:HR-HPV和病毒载量是影响宫颈病变的重要高危因素,本研究发现HR-HPV和病毒载量和宫颈病变相关紧密,病毒载量和宫颈病变严重情况为正相关性,宫颈病变的高发度和HR-HPV感染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E1(hnRNP E1)在人乳头瘤病毒(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北京核工业医院收治的80例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80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hnRNP E1蛋白的表达。根据宫颈癌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15)和未复发组(n=65),分析hnRNP E1蛋白表达与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影响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组织中hnRNP E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复发组宫颈癌组织中hnRNP E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5);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脉管浸润、宫旁浸润、hnRNP E1蛋白表达与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有关(P<0.05);有脉管浸润、有宫旁浸润、hnRNP E1蛋白阴性表...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生殖器溃疡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传播关系密切,因此,对生殖器疱疹(GH)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仅无环鸟苷对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的疗效可靠.对GH的治疗,初次发疹的疗效较好,而对复发性损害的疗效较差,在发病的前驱期用药疗效最好.治疗应根据局部和全身症状的轻重、复发情况给以全身或局部治疗,预防复发则需长期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