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优生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妊娠期孕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5%-20%[1].妊娠合并糖尿病按确诊时间可分为两类,一是在妊娠前已经确诊有糖尿病(包括糖尿病Ⅰ型和Ⅱ型),即孕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一是在妊娠期首次确诊为糖尿病,即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所谓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识别的严重程度不同的糖类不耐受,且不排除糖类不耐受在妊娠前己经存在的可能性[2].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GDM发病率世界各国报道1%~14%。我国发病率1%~5%,近年有明显增长趋势。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故应引起重视,其发病相关因素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自身的免疫遗传因素、其它因素如孕妇饮食及慢性炎症等。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 itus,GDM)是常见的妊娠期内科合并症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逐渐升高,导致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母亲产后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及其子女青春期发生肥胖几率也升高。因此,引起临床工作者对GDM的重新思考与研究。本文就GDM国内外现状、诊断标准变迁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GD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并不一致,一般为1%~4%,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国内外产科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而临床上绝大多数GDM的孕妇都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一旦出现症状则对母婴损害已形成。本文分析了四年来对本院非糖尿病孕妇进行GDM的筛查和结果,以期了解孕妇GDM的发病情况,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DM)合并妊娠、妊娠期糖尿病(GDM)。前者指在原有DM基础上合并妊娠。GDM系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GDM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GDM可导致一系列母婴并发症。妊娠期胰岛素抵抗(IR)增加是GDM公认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但GDM发生的具体机理不详。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应用特点.方法 分析2004年元月至2006年11月21例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情况.结果 34周GDM患者胰岛素用量明显多于24周胰岛素用量.应用诺和灵R占66.67%,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占33.33%(其中R-R-R-N占28.57%,N+R-R-R-N占4.76%).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用量随孕周增加而变化,大部分GDM患者可采用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部分患者联用中效,不宜用长效胰岛素,分娩当天及产后减少或停用胰岛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的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我们妇产科接诊的5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运动疗法的不同阶段将患者分成三组:单纯的妊娠期运动疗法组200例(A组)、单纯的产后运动疗法组180例(B组)以及妊娠期和产后均运动的联合运动组180例(C组),进行队列研究,分析三组患者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差异.结果:三组患者的随访时间分别为2.7±1.1、2.9±0.8及2.8±1.7年,三组患者在平均随访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随访期间,共发现2型糖尿病病例68例,其中A组38例,B组20例,C组10例.C组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 B组疗法发展成2型糖尿病的风险低于A组疗法,但通过调整协变量体重指数后,这种差异仍显著(P<0.05).结论:强化运动治疗,特别是强化产后运动,能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它不仅会增加母婴围生期疾病的危险,而且产后转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我院于2005年5月开始设立专门产科门诊进行有关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5年5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所有孕24~28w的孕妇,不包括孕前诊断为糖尿病或长期服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2.方法(1)筛查对象进行25 0m l 50g葡萄糖筛查,在服糖1h后测微量血糖≥140mg/d l为高危对象,若该次筛查血糖正常但又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高危因素存在,在孕32~34w再进行50g葡萄…  相似文献   

9.
一、定义:妊娠与糖尿病并存可见于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的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GDM),大部分分娩后糖代谢转为正常,也有部分妇女若干年后发展为糖尿病.另一种为妊娠前即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第三届国际妊娠期糖尿病工作会议规定,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称为妊娠期糖尿病[1].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将OGTT四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异常才称为GDM,而把只有一项异常称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IGT).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糖尿病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首次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GDM发生率国内报道为1-5%。在随后几年里GDM孕妇发展为2型糖尿病及后代的糖尿病和肥胖的危险因素有所增加。GDM的发病相关因素:①自身免疫,遗传因素。②C反应蛋白(CRP)、胎球蛋白-A(AHSG)、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等导致的胰岛素抵抗(IR)。③与GDM相关的脂肪因子: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γ)、内脏素等。④饮食,物理运动因素。现对其病因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脂素与妊娠糖尿病(GDM)及产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以GDM患者为对象,将糖耐量正常的妊娠者作对照。首先比较不同妊娠周期及产后血糖、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内脂素及体重指数(BMI)的差别;然后,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法探讨内脂素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最后,比较产后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妊娠期及产后半年内脂素水平的差异。结果:①内脂素和HOMA-IR在两组均2期妊娠时最高,产后最低,但试验组高于同时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试验组妊娠期内脂素与胰岛素(r=0.356,P<0.05)和HOMA-IR(r=0.386,P<0.05)正相关;③产后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妊娠期及产后半年内脂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脂素与GDM相关,但不能预测产后糖尿病。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尿病(GDM)系指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GDM能对母儿产生诸多危害,因此,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母儿健康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128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糖尿病(GDM)在孕妇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是妊娠期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高危妊娠,GDM不但增加孕妇和新生儿的多种并发症,而且使孕妇以后发生显性糖尿病的几率增大.因此,对GDM的早期预测、诊断和干预就显得十分重要,并能够大大降低其各种并发病对母婴的危害.目前临床上对GDM的检测主要是集中在孕期的中后期,往往导致病情的延误,而对于早期GDM的筛查临床上并无确定的诊断技术和足够重视.研究发现,血细胞参数对GDM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将血细胞参数应用于GDM的研究中,实现对GDM的早期诊断,对GDM的防治和母婴预后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血细胞参数与妊娠糖尿病关系对GDM的早期诊断的价值以及对妊娠结局、预后的影响和妊娠期铁重要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21例眼科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及预后.方法:经孕妇常规糖尿病筛查确诊的GDM患者132例,其中合并DRP 21例(A组),自GDM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B组),选正常孕妇20人为对照组(C组).分别于妊娠6个月、9个月及产后6个月统计并比较3组对象的矫正视力、眼压及眼底检查结果.结果:妊娠晚期,微血管瘤数量增加者8例(38.1%),但所有病例仍为单纯性DRP;产后6个月,微血管瘤数量减少者15例.DRP组患者的矫正视力在妊娠9个月时与妊娠6个月和产后6个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视力最差(P<0.05).结论:在妊娠期眼底正常或仅有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具有自愈性,预后较好,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定期随诊眼底.如发现有增殖性病变应及时进行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随访的依从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产后血糖的高危因素,以加强糖尿病孕妇产后的教育,提高产后血糖检查的随访率。方法160例产前确诊为GIGT和GDM的孕妇,通过宣教和书面嘱托,于分娩后6~8周回院行糖耐量试验,统计随访率,比较随访组与失访组的年龄、学历、家庭收入、分娩方式等指标,分析产后失访的原因。结果160例中120例进行血糖检查,随访率为75%,失访率为25%。随访组的年龄、学历、家族史、剖宫产率、家庭月收入明显高于失访组。随访组OGTT2h血糖大于11.1mmol/L者、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失访组。结论医护人员在规范宣教GDM产后随访过程中,应对年轻的、本科以下学历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GIGT和GDM孕妇加强产后糖代谢检查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家族病史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T2DM)的高危特征及潜在风险。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安徽省黄山首康医院收治待产的236例合并糖尿病家族史的GDM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产后是否发生T2DM,分为T2DM组和无T2DM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并通过X-tile软件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结果 与产后未发生T2DM的GDM产妇比较,发生T2DM的产妇年龄更大,孕前BMI、FPG、2hPG、LDL-C、HbA1c、MAGE及MODD更高(P<0.05),HDL-C、ApoA、ApoB更低。年龄、孕前BMI、FPG、2 h PG以及HbA1c是GDM患者产后发生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依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使用X-tile软件患者分为三个组,依次为<162分(低危),≥162分且小于204分(中危),≥204分(高危)。生存曲线表明,总分越高的患者产后发生T2DM的风险更高。结论 年龄、孕前BMI、FPG...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发生妊高征(PIH)的因素和妊娠结局.方法对9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根据有无合并妊高征,分成妊高征组和非妊高征组.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合并妊高征的发生率为21.74%.妊高征组孕妇的正规糖耐量试验服糖1、2、3小时血糖明显高于非妊高征组,p<0.05;妊高征组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非妊高征组,p<0.05;妊高征组难产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高征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抗胰岛素作用和血糖控制不良对妊高征的发病有明显的影响,也增加了难产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临床上控制好血糖水平,可以降低妊高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多发于妊娠中晚期,是孕妇妊娠期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筛查和诊断,会对母婴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糖耐量(OGTY)虽然是实验室诊断GDM的金标准,但是需多次抽血、耗时长,常因患者身体原因无法完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收集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酮症酸中毒(DKA)的病历,总结其经验教训。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期间所有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历,分析临床资料和母儿结局。结果2年间共收治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7例,其发病率为0.4%,均未进行正规产检,无糖尿病家族史,占GDM的3.9%,足月活产1例,早产1例,围产儿死亡5例,1例孕产妇死亡。结论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儿安全,应积极诊治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