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勇  刘双  周敬强 《山东医药》2013,53(15):47-48
目的 探讨胆道镜检查漏诊胆管残余结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的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126例,其中107例用胆道镜取净肝内胆管残余结石,但仍有19例漏诊肝内胆管残余结石,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漏诊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患者中,13例存在肝内胆管狭窄(其中4例合并胆管的汇流异常),开口呈针孔状;6例结石所在胆管与其汇入的胆管呈锐角;上述因素导致胆道镜检查过程中难以发现胆管开口,无法取净.经肝胆CT检查胆管残余结石被发现,根据肝胆CT显示的残余结石部位,再次行胆道镜检查和(或)结合术中胆道镜超选造影,成功发现残余结石,经胆管扩张、液电碎石及取石等措施将残余结石取净.结论 胆管开口狭窄、结石所在胆管与其汇入的胆管呈锐角是胆道镜检查漏诊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主要原因.肝胆CT检查结合胆道镜超选造影可以提高胆管残余结石的检出率;经胆管扩张、液电碎石及取石等措施可将残余结石取净.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并配合中药胆胰和胃冲剂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7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及其胆管狭窄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及服用我院研制的中药胆胰和胃冲剂治疗与预防结石复发,观察其效果。结果结石取净率97.64%(124/127),3例因T管脱落或拒绝治疗,未能取净。胆管狭窄经纤维胆道镜扩张,都可以达到取石和解除狭窄的目的。经1~2年的随访,治愈病例无结石复发。结论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处理术后残石,绝大多数可以解除胆管狭窄,取净结石,服用中药胆胰和胃冲剂可利胆排石,调整胆道内环境,逆转成石胆汁,有预防胆石复发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道外科常见疾病,其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可高达30.0%~96.0%。胆道镜的出现使术后残石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而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electrohymulic lithotripsy,EHL)则进一步提高了镜下碎石的效果和结石取净率,减少了胆道镜取石次数,并为肝内巨大、嵌顿、铸状结石(常规胆道镜下难取性结石)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我院自1996年5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在胆道镜下应用EHL治疗肝内胆管残留结石5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胆道镜下经导管导入碎石器治疗胆管巨大残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镜下经导管导入碎石器治疗胆管巨大残石邢国璋张增海张月寒高五堂张建生纤维胆道镜的临床应用为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取出开辟了新的途径,文献报告胆管残余结石的取净率可达90%~99.4%[1],但仍有少量的结石不能取出。一般认为除胆管狭窄及结石嵌顿外,胆管内...  相似文献   

5.
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是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微创而又有效的方法。肝胆管结石大多不能在手术中一次取净,术后残余结石率高达96%。术后4~6周可行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经B超、CT检查证实无残余结石后才能拔除T管。我院1999—01/2001—06共取石12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中使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的4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即术中使用胆道镜组31例和未采用胆道镜组17例,比较术后残石率.结果 术中采用胆道镜组的术后残石率为37.58%(18/48),术后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为2.08%(2/48);而未用胆道镜组术后残石率为64.58%(31/48),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为10.42%(5/48),术后前者的残石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道镜技术对于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胆道镜技术的应用能显著减少残石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继发结石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疗效。方法对32例胆总管继发结石术后胆管残余结石患者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分析残余结石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取石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患者1次取石成功者25例(78.1%),2次以上取石成功5例(15.6%),2例(6.25%)改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无胆管穿孔、大出血、胆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继发结石术后胆管残余结石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失败原因。自1980年开展胆道镜取石以来,治疗562例,失败24例。手术时T管位置安放不当、肝内胆管的巨大嵌顿性结石和(或)肝内胆管真性狭窄、残余结石位于肝脏边缘和T管脱落、瘘道闭塞等,是造成该组胆道镜取石失败的主要原因。文中就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胆道结石患者约占老年外科疾病的10.72%[1].胆道残留结石是胆道外科术后难题之一,对于老年病人,由于大多合并其他疾病,常常无法再行较大的手术.术后纤维胆道镜经T形管窦道取残余结石,具有明视直观,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优点.本文拟回顾分析采用胆道镜下网篮取石结合冲击波碎石治疗老年胆道残余结石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液电碎石在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对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实施液电碎石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4例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的液电碎石治疗资料。液电碎石方法是:3例术中经肝外胆管,18例术后经T管窦道及3例经胆肠吻合皮下预置空肠盲袢途径,置入电视监视胆道镜至结石处,再经胆道镜送入液电碎石电极直抵结石实施碎石。结果碎石成功率100%,全部病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是简便、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难治性胆管残留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管结石历来以外科手术为主,但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很多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率高达30%~96%,手术越做越大,效果仍不满意。由于镜技术的发展,胆道治疗内镜术已达到了一个临床能够接受的成熟水平,而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则进一步提高了镜下碎石的效果和结石取净率。  相似文献   

12.
手术辅以胆道镜取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内胆管结石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是目前胆道外科的难点之一,因其肝内胆管解剖及病理改变复杂,术后残石率高,并发症多,故其临床疗效多不理想。2003年2月-2007年10月,我院对5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手术辅以胆道镜取石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胆道结石患者,因手术方法及各种原因的限制.术中难以取净所有结石。据报道,胆总管探查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30%左右。1999年11月~2001年6月,我科选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治愈胆道术后残余结石15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肝I期胆道造瘘(PTOBF)联合胆道镜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继发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于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TOBF联合术中硬质胆道镜、术后电子胆道镜治疗的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继发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PTOBF,经胆道镜取净肝胆管结石,术中发现胆肠吻合口狭窄8例(线结性狭窄3例),经胆道气囊扩张及胆肠吻合口线结拆除,7例近期缓解(87.5%),1例再次胆肠吻合手术。结论PTOBF联合胆道镜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继发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取净率高,可缓解胆肠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肝I期胆道造瘘(PTOBF)联合胆道镜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继发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于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TOBF联合术中硬质胆道镜、术后电子胆道镜治疗的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继发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PTOBF,经胆道镜取净肝胆管结石,术中发现胆肠吻合口狭窄8例(线结性狭窄3例),经胆道气囊扩张及胆肠吻合口线结拆除,7例近期缓解(87.5%),1例再次胆肠吻合手术。结论PTOBF联合胆道镜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继发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取净率高,可缓解胆肠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16.
术后胆道镜取石常见的困难及其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胆道术后患者残留结石,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本院自 1998年 12月至 1999年 10月间,发现胆道术后残留结石患者 104例(术后经 T管造影提示有胆道残留结石可疑),用胆道镜取石。现就取石常见的困难及其处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104例中,男 58例,女 46例;年龄 12~ 74岁,在 20~ 50岁之间的有 88例( 85%)。本组病例术前诊断为胆管结石,手术方式全部为胆总管探查+ T管引流,术后经 T管造影报告有胆管残留结石,其中肝内胆管结石 75例,肝外胆管结石 1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 15例。取石情况:一次取净 35例,两次和两次以上…  相似文献   

17.
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附56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院使用导光纤维胆道镜(以下简称纤胆镜)治疗562例胆管结石。其中,术中胆道镜检取石68例,术后胆道镜检取石494例。538例结石取净,取净率95.7%。为便于术后纤胆镜检及取石,用T管由切口引出腹腔,其长臂与总胆管和切口保持垂直;对泥沙样结石和胆管腔内大量絮状物的病人,采用肝素生理盐水T管滴入;对肝内胆管的嵌顿性结石,先采用活检钳在结石上打洞或开沟,再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加压冲洗,或使用等离子体冲  相似文献   

18.
1997年 4月至 1999年 10月 ,我院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结石 5 6例 ,结石取净率为 98.2 %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2 6例 ,女 30例 ;年龄 2 1~ 71岁 ,平均 41.8岁。全部病例胆道术后经 T管造影或 B超、CT检查证实均存在结石。肝内胆管结石 39例 ,其中左肝管 18例 ,右肝管 2 1例 ; 、 级胆管结石 2 2例 , 、 级胆管结石 17例。肝外胆管结石 17例 ,其中肝总胆管及胆总管上段 10例 ,胆总管末端 7例。胆道术后 5周 ,用纤维胆道镜经 T管窦道取石 ,其中 T管放置胆总管内 45例 ,胆总管空肠吻合口以下 11例 ,共行取石 135次。…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 ,肝内胆管结石的术后残石率高达47.8% ,再手术率高达 2 3% [1] 。在治疗上困难较大。1 988年 1 0月~ 2 0 0 0年 1 0月 ,我院采用肝切除及纤维胆道镜 (下称纤胆镜 )技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1 95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5例 ,女 1 1 0例 ;年龄 2 1~83岁 ,平均 47.8岁。 1 9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 ,合并胆囊结石 9例 ,胆总管结石 80例 ,胆囊、胆总管结石 1 5例 ,胆管腺癌 8例 ,肝硬化 2 3例。 1 95例术前均作 B超检查 ,CT检查 46例 ;术中胆道造影 33例 ,纤胆镜检查、取石 1 95例 ;术后有 T型…  相似文献   

20.
姜书勇  张惠 《山东医药》2008,48(19):132-133
传统胆总管探查术是治疗胆管结石有效的手段,但术后残余结石率高达30%以上,它存在很高的盲目性.2001~2005年,我们应用Olympus CHF-P20型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10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