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角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的角部。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不同,其受精卵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侧,胚胎向宫腔侧发育生长而不是向间质部发育。宫角妊娠属于异位妊娠范畴,发病率极低,但由于症状与体征不典型,不易确诊,常常误诊,现将大庆市大同区计划生育局技术服务站2004年至今所遇到的10例宫角妊娠的诊治经过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宫角妊娠是一种特殊的妊娠,临床上发病率较低,只占异位妊娠的3%。宫角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的角部与输卵管开口交界处的宫腔侧,其胚胎向宫腔内发育。由于胚胎着床部位是子宫血管与卵巢动、静脉和输卵管血管吻合处,血运丰富,最易造成宫角破裂导致腹腔内大出血,病死率高达20%,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非常重要。我院近8年来共收治12例宫角妊娠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角妊娠切开取胚术在宫角妊娠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5例未破裂的宫角妊娠行腹腔镜下宫角妊娠切开取胚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宫角妊娠住院患者15例,均行腹腔镜下宫角妊娠切开取胚术,成功率100%,术中宫角妊娠部位注射垂体后叶素6U,并常规行宫角部注射甲氨喋呤(MTX)。1个月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降至正常12例,3例在2月内降至正常。结论腹腔镜下宫角妊娠切开取胚术用于治疗宫角妊娠是安全、有效、可行性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熊艳  欧倩 《江西医药》2011,46(5):474-47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以来,经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的13例宫角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13例病例中,宫角妊娠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8例。术前超声诊断正确9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1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盆腔包块1例。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0年来本院宫角妊娠的临床诊治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42例宫角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10年间宫角妊娠发生占异位妊娠的比率由1999~2003年的1.8%上升到2004~2008年的3.4%;宫角妊娠的确诊率由12.5%上升至75.0%;经腹腔手术(剖腹探查和腹腔镜手术)由90.0%下降至62.5%;经宫腔手术(超声引导下吸宫)由0上升至28.1%。结论宫角妊娠发生率升高,经宫腔手术治疗比例增多,超声和宫腔镜是早期诊断和治疗宫角妊娠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对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3年8月确诊的18例宫角妊娠患者和1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该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报告证实的30例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3%(25/33).结论 超声检查对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
宫角妊娠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东波  杜秀兰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94-1594
宫角妊娠是少见部位的妊娠,一旦破裂引起内出血将严重地威胁患者生命。本文我院收治的20例宫角妊娠,就其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药实践》2020,(1):53-55
<正>宫角妊娠是指孕囊种植在子宫的宫角部,而输卵管间质部是输卵管在子宫宫壁内向宫角方向延伸的一部分,宫角与间质部位置邻近,很好地区分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对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法以及患者的预后起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诊断并通过手术证实的宫角及间质部妊娠病例,对比其超声特点,探讨三维超声在两者间的鉴别诊断价值。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经手术证实为宫角及间质部  相似文献   

9.
宫角妊娠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5年来收治的16例宫角妊娠病例进行临床总结,以期提高宫角妊娠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9):171-173
目的探讨宫角部妊娠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常见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7例宫角部妊娠患者的超声表现,比较病理检查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37例宫角部妊娠患者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定位诊断正确符合率81%(30/37),3例笼统诊断为异位妊娠,3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误诊为宫角部葡萄胎。结论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技术对宫角妊娠的诊断提供一定依据,仔细观察妊娠囊或包块是否位于宫角部位,与内膜是否相连及周围肌层是否包绕,肌层厚度,能够提高宫角部妊娠的超声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宫角妊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宫角妊娠患者16例临床资料.结果宫角妊娠发病率占同期异位妊娠发病患者总数的2.6%,宫腹腔镜、B超对于宫角妊娠早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79.86%.本组宫腹腔镜治疗成功率100%,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等优点.结论 宫腹腔镜在诊疗上能达到微创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宫角妊娠3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宫腔镜技术在终止宫角妊娠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6年6月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7例宫角妊娠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预后分为足月组、破裂组及未破裂组,未破裂组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又分为A、B组,对各组诊治方法、预后进行分析。结果:①宫角妊娠部分可达足月,但分娩期并发症较多,胎盘滞留于宫角部是其特点。②宫角妊娠破裂时孕周平均78.5±13.2天,与未破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内出血汹涌,平均出血量2253.8±468.4 ml,是宫角妊娠严重的并发症。③在宫角妊娠破裂前可人工终止妊娠,方法A:使用MTX杀胚治疗后行吸宫术;方法B:使用MTX杀胚后行宫腔镜下钳取术。两组比较在出血量、血-βHCG下降10倍所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角妊娠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疗方案。部分可至足月,对渴望妊娠者,加强孕期、产时监护至关重要。部分宫角妊娠可在早、中期穿破宫角出现腹腔内出血,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早期人工终止宫角妊娠可采用MTX等杀胚治疗后在B超监护下行吸宫术或宫腔镜下钳取术,后者在手术效果、安全性上优于前者,是终止宫角妊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角妊娠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6年~2011年收治的10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角妊娠症状、体症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早期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不易区分,易被误诊,超声、宫腔镜、腹腔镜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方法有药物流产必要时在B超监测下清宫、直接在B超或腹腔镜监视下清宫、剖腹探查,腹腔镜下宫角切除修补术.结论 宫角妊娠为一类特殊部位的妊娠,因其部位特殊,诊断有一定困难,宫角部血供丰富,一旦发生破裂易发生腹腔内大出血,早期诊断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宫角妊娠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角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10年来发生的宫角妊娠22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2例宫角妊娠中,18例行患侧宫角部分切除术加患侧输卵管切除术,1例在腹腔镜直视下行孕囊注药,2例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1例行药物流产,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妇检结合B超,腹腔镜等检查,宫角妊娠可以得到早期诊断,治疗上除传统的剖腹手术外,孕囊注药,药物流产,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也可用于治疗宫角妊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在宫角妊娠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0年1月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的19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早期宫角妊娠的确诊率为100%,手术治疗成功率100为%;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0~48个月,其中10例患者已再次妊娠并足月分娩。结论宫-腹腔镜联合可快速明确宫角妊娠诊断,并且对早期宫角妊娠的诊治可达到微创、安全有效和减少患者痛苦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式三维彩超对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要点。方法对近4年来沈阳市妇婴医院38例宫角妊娠及114例间质部妊娠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①观察妊娠囊或包块与子宫的位置;②判定妊娠囊或包块与子宫内膜及外周肌层的关系;③将超声检查的提示性诊断与临床手术后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在沈阳市妇婴医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报告证实诊断的38例宫角妊娠及114例间质部妊娠,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1%,另有3例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相互误诊。结论阴式三维彩超对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有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探讨宫角妊娠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总结宫角妊娠诊断及治疗的特点。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8年9月我院收治的56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症状、体征、血hCG水平及B超,术前诊断符合率50.0%。诊断宫角妊娠的主要依据是:妇检发现宫角突出伴压痛和B超提示宫角妊娠。治疗方法有药物流产、药物杀胚治疗后清官术、介入治疗、直接在B超或腹腔镜监视下清宫术、剖腹探查或腹腔镜下宫角楔形切除、宫角修补术等。其中,经腹手术占71.4%,清宫术占21.4%,急诊剖腹探查占17.9%。结论宫角妊娠因其部位的特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且存在潜在的危险,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5例宫角妊娠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在开腹或腹腔镜下行宫角楔形切除术或宫角切开取胚术,其中11例破裂,3例清宫术失败行手术;4例在B超监护下行清宫术;4例妊娠至足月;1例发生自然流产;3例过期流产行官腔镜切除术。结论宫角妊娠应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患者的愿意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6年3月~2010年3月4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探查,2例腹腔镜下探查,行宫角切开取胚术,2例开腹行宫角楔形切除术+患侧输卵管切除。结论:宫角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较困难,一旦怀疑本病应采取多种辅助检查手段,必要时手术探查明确诊断,减少宫角妊娠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手术治疗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行妊娠部位切开缝合组、宫角楔形切除组、次全子宫切除组。结果与宫角楔形切除组、子宫切除组相比,妊娠部位切开缝合组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保存了子宫的完整性,保留生育能力。结论妊娠部位切开缝合术疗效确切,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