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治疗期间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手术费用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实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就诊于我院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效果显著,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能优化各项手术指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胆囊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 2021 年 1月 1 日至 2023 年 1 月 31 日在本院治疗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 98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9 例.对照组采用胆囊前三角解剖入路,实验组采用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3 d,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得更为显著(P<0.05).术后3 d,两组的血清CD4+和CD8+水平均显著降低,但实验组降低的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后三角解剖入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能降低患者外科创伤程度,缩短康复时间,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107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1).对照组选择胆囊三角入路,观察组选择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患者119例,其中61例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组),58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情况、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 引流管置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3.28%)低于对照组(13.79%)(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利于患者炎性水平及伤口的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Calot三角解剖入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时间为2018年~2020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均上升,且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用时,促进患者手术后恢复,且炎症反应更轻、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早期急性胆囊炎治疗的8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n=43,采取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n=43,采取常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恢复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60%(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加快患者恢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10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42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对比开腹手术的方法优势明显,且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孙伟 《医学信息》2019,(3):113-1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患者CRP、IL-6、TNF-α上升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IgA、IgG、IgM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结石性胆囊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TUSPLC)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8月胆囊结石并发ABP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疗法,对照组予以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法,比较两组的手术各参数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各参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并发ABP患者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疗法,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较传统LC术较优势,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腹腔镜小切口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对胆囊结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拟行手术患者1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9)与对照组(n=68),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小切口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治疗,对比2组结石清除率、复发率、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1 y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抗菌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均高于手术前,胆囊壁厚度均小于手术前,且研究组胆囊收缩功能高于对照组,胆囊壁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小切口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且远期生活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2.
赵斌 《医学信息》2010,23(4):1061-1062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是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一种特殊类型,患者多有病史长、年龄大等特点.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分为开腹胆囊切除术(O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然而萎缩性胆囊炎由于炎症反复发作,胆囊壁不断纤维化,增厚、变硬、体积缩小,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术中易损伤肝外胆管及血管,手术难度大,曾被列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证[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0例,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进行判定。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相比之下,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为(40.5±5.5)min、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为(60.0±8.5)min;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为(5.5±1.5)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为(8.5±3.5)d;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该手术法手术时长短,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与5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C反应蛋白水平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LC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比OC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OC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L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机体损伤较OC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底部应用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80例,同期选取病情情况相似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保胆取石组患者术后第2年复查胆囊收缩功能和胆囊壁厚度,统计胆囊结石复发率。结果保胆取石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上与胆囊切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保胆取石组明显优于胆囊切除组(P〈0.05),术后第2年复查胆囊收缩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随访2—8年胆结石复发5例。结论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结石复发率低,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加安全、创伤小且恢复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胆囊炎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者.两组手术效果比较显示,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轻中度胰腺炎的手术时机选择及对AST、ALT、ALP、AM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轻中度胰腺炎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第3d和术后第7d,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淀粉酶(AMY)水平,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结果 早期手术组住院时间为(11.27±2.36)d,延期组手术组住院时间为(22.41±3.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d和术后第3d比较,AST、ALT、ALP、AMY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但同一时间点,两组AST、ALT、ALP、AMY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感智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在治疗后QLQ-C30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或延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轻中度胰腺炎患者可达到相同疗效,但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46例,将其分成实验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8 d,实验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均接近术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IgA、IgG、IgM,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48例,其中男性91例,女性57例;年龄19~7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4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30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32.83岁。对照组74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27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2.12岁。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行免疫水平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手术前后IgM、IgA及IgG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1.06±4.83)m L,切口长度为(3.61±0.35)cm,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49.37±13.65)h,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为(2.69±0.47)分,术后住院天数为(8.75±1.46)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的IgM、IgA、IgG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观察组术后IgM为(1.19±0.33)g/L,IgA为(1.91±0.43)g/L,IgG为(1.11±0.15)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4.05%vs 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良好,且对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是治疗胆囊结石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LC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6月灌云县人民医院88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其中胆囊周围包裹粘连42例。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21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18例,胆囊化脓坏疽7例,8例有腹部手术史。结果88例患者中85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96.6%,3例中转开腹,中转率3.4%,手术时间35~160min,平均76min,术中出血量10~160ml,平均90ml,术后住院时间3~11d,平均住院6d。术后并发症5例,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术后无1例因胆管损伤、出血、胆漏及腹腔局限性感染而二次进腹手术.无残余小胆囊、胆总管残余结石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更具有恢复快、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单纯性胆囊结石、非结石性胆囊炎的首选术式。对于某些急性胆囊炎,只要术前充分准备及准确评估,早期及时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Lc手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快捷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